APP下载

舞蹈啦啦操教学的乐感训练分析

2018-09-25李文靖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6期
关键词:分析

李文靖

摘要:教师在舞蹈啦啦操实际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音乐节奏,以及音乐旋律的掌握程度不断地加强训练,从而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以及领悟能力得以有效提高,最终使学生在舞蹈啦啦操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对舞蹈节奏进行把握,并使舞蹈啦啦操的教学效率得以有效提高。

关键词:舞蹈啦啦操教学;乐感训练;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235-02

啦啦操课程,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虽然发展时间比较短,但是却发展极其快,并获得我国许多高等体育院校的认可,引得体育艺术院校中纷纷设立啦啦操专业。主要原因是,啦啦操是富有激情、特别阳光、具有团队凝聚力的一项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可以用它来排解和释放学生压力,增强体质,使各项身体素质得以有效提高。对学生的乐感进行训练,是舞蹈啦啦操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乐感的不断训练,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掌握啦啦操舞蹈中动作的节奏、旋律、风格,从而使舞蹈啦啦操所具有的内涵以及表现力得以有效展现,不仅可以使舞蹈啦啦操的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高,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音乐是舞蹈啦啦操的灵魂

舞蹈啦啦操,是以健身为目的,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运动员集体完成特有的难度、过渡配合、基本手位与舞蹈动作,使舞蹈、音乐、体操得以完美的结合。充分展示团队高超的运动技能技巧,体现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并努力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

舞蹈啦啦操项目包括:花球、街舞、爵士和自由舞蹈。舞蹈啦啦操音乐的特点是—花球:节奏明快、节拍强劲、多元素、伴随有特点的停顿;街舞:风格的多样性、鼓舞性、段落连接的创新性;爵士;柔情、有故事性、有共鸣。

舞蹈啦啦操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能给师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创编、塑造和确立动作,丰富动作内容,加强动作的感染力带来灵感。通过塑造鲜明、有说服力的动作来展示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理解音乐与舞蹈啦啦操的关系

一套好的有特色的舞蹈啦啦操音乐,要由多种不同旋律和不同节奏自然流畅的完美衔接,并给人以独特、新颖、变幻莫测的听觉,再与相应的动作契合,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艺术特色的套路。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能激发与强化学生的情绪,学生通过这种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起内心的感情,才能通过动作表现出来,从而使整个套路显得更加生动而有魅力。

对于舞蹈啦啦操而言,由于其具有舞蹈的特点,不仅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完成相应的具有舞蹈特色的动作,而且舞蹈的相关动作,还需要与音乐相配合,并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进行舞蹈[1]。有激情的音乐能够直接带动练习者动作的发挥。

舞蹈啦啦操的相关动作要展现音乐的节奏感以及旋律性,也就是说,每个舞蹈动作都需要与音乐的节奏以及旋律相一致,而音乐的节奏,又对整个舞蹈节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对舞蹈啦啦操实际教学以及表演的时候,其相关动作节奏需要与音乐所具有的节奏进行有机的融合,在进行实际舞蹈的时候,需要通过相应的连续运动,将其展现的不同速度、层次、强弱、方向等进行准确的结合,根据相应的音乐节奏寻找舞蹈动作的节奏,从而使学生舞蹈的美感,能够与啦啦操的节奏感产生共鸣[2]。因此,在舞蹈啦啦操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乐感进行训练。

1.学生认识音乐节拍,把握节奏。在舞蹈啦啦操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节拍进行准确的认识,对节奏进行掌握,因此,学生需要对节拍以及节奏等相关知识进行充分的认识以及熟练的掌握。首先,教师需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在播放相应音乐的时候,让学生对其节拍进行分辨,以此使学生能够对音乐节拍的认识以及掌握更加深入,并能够充分了解到播放音乐的节奏。同时,在音乐的播放过程中,学生的动作能够与音乐的节拍相适应,并让肢体动作能够服从于音乐的节奏,也就是在依照音乐给出的节奏与节拍,跳出相应的舞蹈动作。而在对舞蹈教学的时候,学生对动作节奏能够有正确的概念,从而使舞蹈动作所表现出的节奏运动与音乐节奏能够得以有效的统一。

2.培养学生舞蹈动作与乐感的配合。在舞蹈啦啦操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对舞蹈节奏以及音乐节奏进行良好的掌握,还需要将相关的舞蹈动作进行融合,在表现舞蹈动作的时候,就不是简单的身体动作,而是需要展现相应的身体美感。因此,在舞蹈啦啦操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就需要精确地数节拍,然后让学生能够对音乐展现的旋律与美好进行充分的享受,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舞蹈啦啦操的时候,不再是单纯地数拍子,学习动作,而是通过内心对音乐节奏以及舞蹈旋律的感受,进行舞蹈,以此使舞蹈啦啦操在表演的时候,能够更加流畅和完美。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训练,学生不仅需要视觉观看教师的演示,对训练的技巧以及方法进行掌握,还需要通过听觉养成自身听音乐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从被教到主動学习,在听到音乐旋律的时候,就能很自然地将动作展现出来。

三、根据不同舞种风格的音乐,完成相应的舞蹈动作

1.根据学生水平不同,选择相应舞种风格的音乐。教师在对舞蹈啦啦操教学的时候,需要对不同学生自身的水平、舞蹈素养水平以及不同教学阶段中所运用的不同音乐节奏进行掌握,从而使音乐节奏能够与学生掌握的舞蹈动作相符合。通过音乐所展现节奏的快慢、强弱以及音调的高低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舞蹈动作的具体节奏快慢、强弱得以有效控制,并使学生对动作的领悟能力得以有效加强。因每个学生舞蹈素质不同,教师应由简及难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在了解舞蹈教学相关音乐知识的同时掌握好舞蹈动作的学习,针对学生舞蹈能力的水平进行教学提高,在其有一定音乐欣赏和舞蹈表现力后,尝试不同音乐类型。

2.根据教学需求,变换不同音乐强化学习效果。针对每一套舞蹈啦啦操,都有针对不同音乐呈现的规定动作。在实际教学中,如老师针对一套动作让学生反复练习和聆听,容易导致学生审美疲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音乐风格,让学生学习舞蹈时,更有节奏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师还应根据音乐潮流,选择学生喜爱的一些流行歌曲,把舞步和音乐巧妙结合,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能够把每个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巧妙融合,跳出完美的舞步。

四、强化音乐赏析训练,培养学生音乐修养

对于舞蹈啦啦操的开展,学生不仅要学习舞蹈动作,而且还需不断强化音乐赏析训练,从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学生只有准确掌握音乐的节奏旋律,通过对课堂内容的反复学习,通过在舞蹈中对音乐进行感受与理解,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不断深化,最终使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音乐美感,以及较强的音乐鉴赏力。

在舞蹈教学中,因学生舞蹈素质、文化差异以及自身条件的不同,导致不同学生在学习舞蹈啦啦操时对舞蹈动作的掌握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舞步僵硬,动作不流畅,舞蹈啦啦操的技术特点不能显著呈现,更无法有效感知舞蹈中的音乐。因此,在舞蹈啦啦操教学中,教师首先就需要对学生所具有的音乐素养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教学课时,以及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音乐素养,不断强化学生对音乐的赏析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听懂音乐的同时,能够实现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以此实现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

综上所述,在舞蹈啦啦操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啦啦操的兴趣,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乐感进行系统训练。乐感训练贯穿于整个舞蹈啦啦操教学内容的始终。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也不断增强,从而使学生对舞蹈节奏以及舞蹈风格进行更好的把握,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与舞蹈的魅力,最终展现出激情、活力、具有超强感染力的专业啦啦操技术动作。

参考文献:

[1]高明川.高校舞蹈啦啦操教学的乐感训练[J].商情,2016,(24):194.

[2]周丹,宋波.高校舞蹈啦啦操教学的乐感训练[J].运动,2014,(24):99-100.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