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众包的“互联网+”教学互动模式

2018-09-25陈自洁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6期
关键词:教学互动激励互联网+

摘要:本文着眼于高校教学,设计移动互联网的教学互动环境,建立新型的“互联网+教学互动课堂”,通过教师制作的互联网微课及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灵活切换面授课堂与网络课堂之间的教学互动。同时我们使用众包的方式激励学生共建学习资源,并根据学生完成众包学习任务的情况制定学习激励机制和评价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互动;微课;众包;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179-02

一、引言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学习的自主性和教育的实践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师生、环境及互动引导过程都非常重要。教师的引导必须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并通过情景化使学生自我理解来提升认知[1]。同时,教学需要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与交往双方所在的环境关系密切,而传统的课内教学互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使得师生无法深入讨论和交流。为了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需求,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探讨将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从构建网络学习资源,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到开设云课堂,再到近年来流行的幕课、微课[2]以及翻转课堂等。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契合碎片化学习时间”等特点,非常适合当今碎片化学习的需求。综合众多文献研究和实践来看,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对微课的认识和应用存在一些误区,包括微课设计重形式而轻教学设计、缺少交互性以及教学效果缺乏客观评价等方面。总体来说,微课不能简单地做课堂整合,而要适应在线学习的特点,将互联网引入课堂教学,发展“互联网+”课堂模式[3,4]。基于大学学习的知识获取途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类型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等方面的新变化,本文借鉴众包模式建设满足大学生新需求的优质微型教育资源,建立“互联网+”环境下以优质微课为支撑的众包式互动教学模式,增加虚拟环境中的教学互动。

二、基于众包的教学模式的主要思想

1.众包的工作模式及激励。众包用分散的方式合众人的智慧解决问题,被广泛地应用于互联网环境下解决各类商业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相关研究和分析认为众包是适合高校学生和教师分享问题解决方案的手段,而且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也更容易接受这种理念,因此在建设大量数字化信息的任务中,众包已经被看作是一种更加开放和智能化的方式。我国高校对众包的应用绝大部分集中在图书馆的相关管理中[5],但是基于众包理念开展教学活动的相关探讨和实践非常缺乏,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如何激励大众积极参与是众包的关键,不少学者对于众包平台用户参与动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从经济学视角以及行为学视角进行了剖析[6]。在互联网环境中,既要根据用户特点和任务特性来设计激励方案,也要结合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工具来调整激励的实施方法。

2.新教学模式的主要思想。当今的大学生非常乐意主动通过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来沟通、接收信息以及在线学习,利用互联网思维来开展教学是必要的。由于众包非常适合高校学生和教师分享问题解决方案,本文将众包的工作模式引入网络教学来实现交互性,以课程相关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众包用户,通过设计恰当的众包方案和用户激励机制,能够借助众包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实现教学反馈和考核。同时,课程教师设计适合移动在线学习的多媒体微课,将微课整合到基于众包的互动教学中,作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材料。这相当于众包“发包”的过程。也就是将微课作为众包用户——“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布到网络课堂中,实践微课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新方式。

三、互联网+教学互动环境的设计

著名心理学家Lev Vygotsky曾说过“教育过程乃是三方面的积极过程,即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处于他们二者之间的环境的积极性”。在教育的三方面积极过程中,教学环境的积极性是真正的杠杆,较大地影响着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积极性。本文的焦点正是利用移動互联网来设计“互联网+”教学环境。

本文设计制作适合移动互联网在线学习的微课,并以微课作为支撑,建立和实施众包式的“互联网+”互动教学。基于众包的“互联网+”互动课堂的教学环境如图1所示,以传统面授课堂的教学活动作为基础,主要由“导—学—问—答”四个环节构成,各个环节之间通过教学互动进行反馈。教师制作交互式微课作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的内容,并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和解答。学生参与虚线框中“学问答”三个环节的学习任务,而教师则在互动课堂的四个环节中进行引导和监督管理。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将“学—问—答”三个环节以众包任务的方式进行发布和管理,并根据学生完成各个众包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打分。这样积极的网络课堂教学环境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四、基于众包的教学互动模式的实施

1.利用众包的理念和工作模式来制定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相关机制和教学方案。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要设计好群体学习的关键环节,要有能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增强群体学习力的相关激励机制和考核方案,还要有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具体完成以下三点:(1)借鉴基于群体智慧的众包来设计和运作图1中的“导学问答”四个关键环节,构建互联网的教学互动环境;(2)结合众包的工作模式以及互联网工具来设计群体学习中的学生激励机制;(3)制定互联网课堂的学习考核方案,并结合实体课堂表现建立更科学的考核机制,改革单一的评价方法。在众包的工作模式下,学习激励机制和考核方案是相关联的。在众包任务中,互联网会自动记录和统计学生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具体数据;教师将根据这些数据对学生进行考核打分。这样的考核方案下,必定能够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众包任务,认真提交结果。

2.利用互联网的特点设计并制作能吸引学生并能量化评估的交互式微课。设计微课关键要注重教学设计,不能只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重复。重点关注以下四点:(1)将教学要点进行重新编排,并以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数字故事描述。关键在于如何将知识点以说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2)利用互联网工具设计交互环节,制作交互式微课,教师可以及时接收学生的学习反馈,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深入交流。互联网微课的交互设计尤为重要,充分利用了web2.0的交互性,是区别于非互联网微课的显著优势。(3)每个微课时长控制在5分钟左右;微课要非常适合在手机上快速学习,操作简单便利,便于通过手机灵活切换面授课堂和网络课堂两个空间下的教学。(4)通过运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数据分析,交互式微课的教学效果根据被点击次数、观看完毕次数、反馈的比例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五、总结

本文运用互联网工具对本科教学实践存在的局限进行改革,创建网络的群体学习环境,制作交互式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设计创新的基于众包的“互联网+”互动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陈自洁.电子商务课程中的体验式交互教学方案[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72-173.

[2]M.J.Lage.Inverting the Classroom: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31(1):30-43.

[3]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5):34-40.

[4]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5]张薷,曾艳.基于众包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8).

[6]Brabham D.Moving the crowd at Threadless:Motivations for participation in a 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 [J].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2013,13(8):1122-1145.

猜你喜欢

教学互动激励互联网+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
“九步五必做”教学法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