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学下的艺术类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考
2018-09-25杨帆
杨帆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在阐述开放教学模式简介及当下比较典型的三种开放教学模式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放教学模式对艺术类研究生培养产生的冲击,并就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自律性的约束、课程评价体系、混合教育模式以及建立开放模式下艺术类教育战略联盟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研究生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0213-02
伴随网络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态变革,其弊端日渐显现。在协同创新、交叉学科的新情势下,研究生教育尤其是艺术类研究生的教育尤为明显,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艺术类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
一、开放教学模式简介
2012年,伴随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供应商的兴起,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孕育而生。慕课(MOOC)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在线学习高校发布的名师课程,其教育方式的机动性震撼了以课堂为主体地位的传统授课方式;微课则以某一个教学重点或难点为核心,通过录制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而翻转课堂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课下网络自主学习,课堂上交流、答疑,提高了教学效率[1]。这三者似乎代表了教育系统变革的三个典型方向。下面就这三个方向笔者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1.MOOC:(1)多元化的数字教学资源,便于网络使用。(2)突破了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依托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授课。(3)由于网络性的特点,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2.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适合实验或实践的教学课程,就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环节而展开教学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学时间短。(2)教学内容较少明确单一,主题突出。(3)资源容量小。(4)反馈及时,针对性强。
3.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翻轉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为学生。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学生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课堂的交流讨论,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二、开放教学模式对艺术类研究生培养产生的冲击
1.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担负着主体地位,而作为教学中心的学生却很少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开放教学模式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对于本科的通识化、大众化教育,研究生阶段应该更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培养。2007年犹他州州立大学最早开设了开放式的大型网络研究生课程,提供全球有兴趣学习的人来参与学习,也就是MOOC的原型。在开放教学的模式下,研究生可以自主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
2.高等教育跨国化协同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化合作是国家宏观政治和经济发展计划中的一项重要目标。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支持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科技发展以及区域一体化和国际对话。开放课程这种新机制,使得高等教育更加跨国化,一些高校特别是国立大学和一流院校成立高校联盟,开放课程体系改变了大学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内的地域空间结构[2]。
3.交叉学科的渗透。目前高校的专业越分越细,尤其是艺术类研究生的研究领域呈现多学科的交叉性,传统的单一的研究方向已经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社会需要,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知识和技能是如何在解决真实实际问题时相互连接盒相互交叉的,要让学生参与跨学科的学习环境[3]。以电影学为例,就是一个多学科综合交叉的艺术门类,例如不懂计算机就做不出数字化影视作品,不会数字渲染就设计不出好的电影背景等,而传统的艺术教育因学校发展定位,相对专业工科院校的数字化水平相对薄弱,对交叉学科的学科设置很难达到一个高度。
三、关于开放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观念是从观念形态上对如何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做出的最高层次的抽象概括,它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过程,作为教师,要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掌握前沿信息,要善于设计和把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空间,要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集信息、获取知识、交流经验、批判反思。鼓励教师借鉴、尝试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育技术,满足学生的需要。当然,作为开放教学模式,如何保护教师的知识产权,防止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被模仿、抄袭和窃取,如果保证教师及高校的经济利益,促进教学良性竞争,将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4]。
2.学生自律性的约束。开放模式下的教学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环境、经济、时间、兴趣来安排学习,这就对学生的自律性提出了更高要求。MOOC一大缺点就是完成率不高,有些学生选择课程仅由于一时兴起,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兴趣逐渐减弱而导致课程不再跟进。
3.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培养个性化的质量标准不同于传统意义下的质量评价标准。视频课程的质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教师是否能够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学习质量,学生能否适应开放课程体系,做到交流互动等,在现今大量开放课程开设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课程的质量。
4.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开放课程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进行学习,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但艺术类研究生的教育很多还依赖于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不断的交流、尤其是表演类的研究生更需要导师实地的指导。因此,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同时,我们要完善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研究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课堂学习的交流和讨论,带着问题来上课,在此基础上通过开放课程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用创新的方式将丰富的核心内容传播给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学习并且使用所学到的内容。探讨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询问为基础的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等深度学习方式,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及智能手机将学校课程与学生的实际将结合,让学生融入到自主学习的氛围中来,使学生从教育的消费者变成教育的创造者。
5.艺术类研究生开放课程的战略联盟。近年来,科学(S)、技术(T)、工程(E)、数学(M)以及艺术(A)组成了STEAM教育。而STEAM教育不仅是加强了这些学科的教学,其核心理念是:所有的学科度可以也应该相互连接,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知识和技能是如何在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时相互连接和相互交叉的。艺术是一个综合的门类学科,以电影学为例,他涵盖了编剧、导演、动画、影视制作、音乐等相关专业领域,在协同发展的今天,一所大学,几位导师以经不能满足交叉型学科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目前,开放课程平台如MOOC很少有艺术类的课程,国内一些开放课程平台涉及的艺术类课程多以理论研究为主。
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探究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教育模式对于提升艺术类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提高艺术人文素养培养,为高校教育的公平化、大众化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伟.“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J].中国教育报,2015-04-09.
[2]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02).
[3]李艺.浅析学科交叉和高校艺术类专业发展[J].科技资讯,2008,(15).
[4]徐明,龙军.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Vol36,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