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体育教学策略,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
2018-09-25黄印钢
黄印钢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不断发展与完善,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越来越突出,教师也越来越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逐渐完善教学环节,努力构建高效体育课堂。
关键词:体育;高效课堂;体验;教学方法;体育竞赛活动
初中是学生获得体育锻炼,培养体育素养的重要阶段,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借策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接下来,本文就针对如何有效应用教学策略,打造高效体育课堂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统筹兼顾课程实施,完善学生课堂体验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基于学生发展,合理规划课程,做好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或擅长方面,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获得更好的课堂体验,使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不再认为体育可有可为,不再用敷衍的态度应付体育活动。但是,有的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盲目追求教学速度,没有考虑课程任务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否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从而导致学生逐渐对体育训练提不起兴趣,丧失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完善学生的课堂体验,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要注意针对年级不同的学生、身体状态不同的学生分开制定训练计划,以免增加身体较弱的学生的负担,使之非但不能得到有效锻炼,反而起到了反效果;使身体强壮的学生得不到充分锻炼,不利于学生挖掘潜力。例如,女生跑步测试800米,时间为4分20秒左右,男生跑步测试1000米,时间为4分30秒左右。依照这个标准,跑步方面存在弱点的学生进行了体育训练,不断加快自己的跑步速度,最终顺利达到测试及格线且没有不良反应出现;善于跑步的学生则不断刷新自己的跑步记录,挑战自我,最终在测试中获得优秀。这样,教师通过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层化的教学设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当、充分的锻炼,有效带动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信心,使学生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二、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体育是初中生锻炼健强体魄、发展体育素养的基本学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体育活动的特点,结合学生的锻炼状态,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课堂,以推动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但是,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成长状态,认为学生进行的体育活动十分简单,不需要刻意采用教学方法来进行详细讲解,只是简单地为学生介绍体育活动的规则、注意事项等,也不关注学生是否已经掌握,造成学生在运动时出现各种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学生的锻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学方法应用这一重要环节,以免降低课堂效率。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体育广播体操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体育广播体操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对广播体操的内容与锻炼的部位、意义等有一个大致了解,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学生观看视频后,对视频中的体操动作有了初步认识,意识到做广播体操时动作一定要舒展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接着,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进行广播体操运动,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等,逐渐掌握广播体操的全套动作。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播放广播体操的视频,给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带来了视觉上的效果,学生观看后,结合自己的特点,都汲取到了不同的训练要点,并进行了专项重复练习,巩固了所学的动作,提高了运动能力与学习质量。
三、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体育竞赛是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素养的综合检验,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体育竞赛,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等体育精神,健全学生的体育人格。但是,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比赛时,只注重学生的比赛成绩、比赛技巧,而不指导学生尊重体育、尊重对手、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使学生一味地去争夺第一,比赛时只剩争斗,失去了竞赛本身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时,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体育知识,包括规则、道德、法律等,丰富学生的体育世界,发扬学生的体育精神,打造优质、高效的体育课堂。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跳绳竞赛这一比赛项目,首先教师依据学生的人数对学生进行分组,共5组,每组10人,其中2人摆绳,8人跳绳,比赛时间为3分钟。比赛前,教师对比赛规则进行讲解,学生了解以后,比赛开始,比赛队员从绳子的一边按顺序依次跳过绳子到另一边,有的学生没能通过绳子,则不计数比赛继续进行,最后计算三分钟内通过绳子的累计总人数为最后成绩。比赛结束后,教师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漏报瞒报等现象进行批评指导,学生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并对获胜的队员进行祝贺。这样,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比赛,在比赛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精神,使学生对体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懂得了尊重对手、尊重体育、尊重规则的道理,使学生从竞赛中得到了真正的乐趣,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发展初中生体育,打造高效体育课堂,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悉心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策略科学合理的应用,是学生树立体育意识,锻炼体育能力,发展体育素质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时刻注意从学生出发,为学生创造舒适、恰當的体育环境,增强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动力,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达喜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当代体育科技2012-09-05
[2]秦鹏飞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师范大学20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