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效率
2018-09-25袁海英
摘 要:精细化管理指的是:通过优化管理的细节,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优的效果,最终实现管理效率最优。在初中德育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在精细化德育教育过程中,首先需明确德育方向,通过与班级实情相符的管理指标制定,实现学生在精细化管理下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开来。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精细化管理;德育工作;效率提升
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于知识体系、价值体系的重要构建阶段,德育教育对初中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当学生具备良好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时,学生发展方向才具有正确性。在班级德育过程中发现,学生德育成果通常难以直观评价,德育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基于此,在初中德育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利用,将不确定性降低到最小,实现德育效果的显著提高。
一、 初中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一) 教师对德育教学目标存在认知偏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任课教师对德育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认知错误,认为德育教师仅需教师或德育教师去完成,在科目教学过程,仅围绕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安排,学生喜爱课上学习到的仅为科目知识点。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不利于提高学生内在核心素养的,将导致学生德育培养工作有所缺失。
(二) 德育活动目标不够明确,导致教学未落到实处
在德育活动中,许多教师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许多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足,时常存在德育管理设计不科学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其中无法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作为主要的德育活动策划者,其占据德育核心地位,许多教师在开展德育互动过程中,并没有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缺乏。
(三) 管理侧重点通常为分数达成
传统应试教育中,教学目标主要由分数导向,导致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关注点通常为学生学习成绩,教师对师生沟通交流、情感建立等方面未加以重视。在当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这样的德育管理手段是存在滞后性的,导致班级管理目标错位,影响了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二、 初中班级德育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策略浅析
(一) 管理指标的不断优化,明确德育培养方向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教师首先需明确德育目标,通过对班情、生情的有力分析后,从个性化发展视角出发进行德育目标设定,然后以目标为核心开展精细化细节制定。教师在对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可根据学校个性化发展所需设定精细化管理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由此为基准开展精细化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其次教师可简化指标,因为德育考核具有模糊性,决定教师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需通过多种指标对学生进行考核,例如问卷调查或试卷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价值体系。在调查、考核完毕后,通过谈话的方式掌握学生的主观思想,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还能够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问题解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最后教师在制定德育培养目标和精细化管理细节时,需与时俱进、及时改变,德育的方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德育的内容也会因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发生相应变化,教师可通过网络途径不断学习,吸收汲取当前先进德育理念,最终为学生带去最好的德育教学。
(二) 不断优化各指标权重,突出德育重点
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需秉持有所侧重的原则,而评价指标作为检验学生德育成果重要参数,教师需不断优化各指标所占权重,因为学生在性格、思维、兴趣等方面具有差异性,教师需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权重设定,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此外,德育考核权重应适时发生变化,学生在初中三年,每一年的德育内容都应有所不同,培养应由浅及深、不断深化,教师应及时对考核内容和权重进行变化。例如在初一阶段教师可培养学生“尊长爱幼”的良好品质,在初二阶段教师可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在初三阶段教师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同学互爱”的良好品质,在培养目标发生变化时,考核指标的权重也应该发生变化。
(三) 班主任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德育教育作为一种长期教育存在,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教师除了精细指标外,还需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实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向教师进行学习。在德育教育、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明白如何行事才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求学生懂礼貌、尊重同学、尊重老师、尊重家长,班主任首先需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要求学生热爱劳动,那么每天放学班主任都应培养学生打扫卫生。通过这样言行相符的德育教育,学生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综上所述,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于价值体系构建的初级阶段,教师在此阶段,需通过对德育课堂的不断优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教师可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引入,不断提高德育效率。教师在构建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需从学生视角出发进行培养目标、培养成果建设,实现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此外,教师还需不断优化培养指标、优化考核权重,实现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打下坚实的价值基础,向着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开来。
参考文献:
[1]李坤霖.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效率[J].教育观察,2018,7(04):41-42.
[2]邓秋,梁友志.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93.
[3]张有林.初中德育主题教育的实施与改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4]刘树生.关于初中德育中存在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25):6.
[5]杜尚荣,吴忍.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7(18):104-106.
[6]冉强红.浅谈初中阶段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80-281.
[7]樊娅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德育课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
[8]迟秀英.回归生活的学校德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袁海英,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华阳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