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治”到“法治”
2018-09-25袁延长
袁延长
摘要:班级的管理与社会的管理一样,一个好的班级管理模式需人人参与、且依法治理。在管理与被管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人治;法治;民主;依法治班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大部分的班级管理模式都是班主任的随性“人治”。甚至本文作者在工作中也曾有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人治”班级管理经历。庆幸的是这种“人治”管理模式呈现出来的一些严重弊病,使得作者产生了新的思考,逐渐从班级管理的“人治”之路走上了“法治”之路。下文,作者就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及探索,来简要谈谈班级管理的“人治”与“法治”。
一、“人治”班级管理的不足
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落后而且低效,往往还会产生一些反面效果:
教师工作很累,学生学习很苦。班主任上要贯彻落实各级领导的方针与指示,下要亲力亲为安排、检查班中各项事务,真可谓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学生创造力受到限制,自我意识受到制约,自觉性越来越弱,依赖性越来越强。
管理的随意性很强。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因班主任当时的情绪或对学生已有的印象而受到很大的影响,给学生一种“笑面虎”、“六月天,孩儿脸”、“一切都是老师说了算”等惡劣印象。
班级管理的成效取决于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这种模式下,在学生心中,自己仅仅只是来学校求学的学习者,“参与管理”学生根本没有感受,觉得管理班级那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班级中教师的个人权威和个人魅力与学生的自我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二者应该有机的融为一体,这有机的融合体就促成了“班法班规”的诞生。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班法班规”来提升,这样,班级所有的成员(包括班主任)都成了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班级管理从此由“人治”走上了“法治”。
二、“法治”班级管理的构建
一个好的“法治”班级管理模式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为祖国培养许多的优秀人才。如何建设一种“法治”的班级管理模式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法治”班级里,班主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伪皇帝”。班主任应与学生一视同仁,必须遵守班级公约,如若违犯也应受到相应“部门”和相应公约条例的惩处。
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被管理者转变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同时也仍是被管理者。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管理,设立小组、部门、职位,各司其职,互帮互助,相互监督。
2、制定班级公约。
班级成员角色发生的转变,需要一部完善的《班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作为坚强的后盾。《公约》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提议、归纳、整理、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试用稿,最后班级公示并使用。《公约》形成之初,班主任必须多学习法律知识,将公约条例与国家法律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公约》更具科学性和执行力,同时也为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打下一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公约》是大家花费许多心思共同努力订立的,又结合了国家法律,因此都认识到《公约》的权威性。
在制定《公约》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民主性。在制定《公约》时必须以全体学生为主要制定人。
(2)可行性。制定的《公约》要符合国家法律和班级实际,不能定一些看似合理但很难做到的要求。同时《公约》中要明确指出“违反了应怎么办”。
(3)广泛性。《公约》应尽可能的包含一切有可能出现的违纪情况。
(4)权威性。《公约》人人都必须遵守,且不可随意更改或废除。
(5)强制性。《公约》不应只是“道德的提倡”,而应有一定的强制性。
(6)互制性。《公约》应体现部门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相互监督。
(7)教育性。教育学生廉洁自律、减少犯错、依“法”办事是《公约》的主要目的。
3、依“法”治班。
(1)班级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在班级里,每个部门每一位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都将有明确的公约条例作为指引,使大家在执行的时候有章可循。这是“依法治班”的中心环节。同时既加强了执法力度,又化解了被管理者与执行者的矛盾。
班级制定了《公约》,那么人人都必须遵从《公约》行事,一切部门、小组、个人(包括班主任)都必须遵守《公约》,不得有《公约》以外的特权,且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以《公约》作为自己的准则,这是“依法治班”的前提。
(2)班级管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管理者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必须有《公约》上的依据,不能超出《公约》规定的范围。而“执法必严”并非指的是管理上一律要从严,运用条例从严或从宽,需根据班级案情的具体情况和《公约》的具体规定确定。“执法必严”主要是指要维护《公约》的极大权威,是从宽或从严都要有《公约》作为依据。另外,“执法必严”要求班干部之间、小组长和主管部门之间要相互尊重职权和职责,不但要防止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蛮横或对职权的滥用,也要防止由于权力过于集中现象而造成的不良后果。这是“依法治班”的关键。
“违法必究”,是指在班级里任何人(包括班主任),不管地位多高、功劳多大都没有违反公约的特权;任何人的违反公约行为都应被及时揭露,依“法”承担应有的责任。这是“依法治班”的必要保障。
3、班级公约需不断完善。
《班级公约》的制定与完善并非一蹴即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事先没有预设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呈现出来的越来越多,增加的公约条例也将会越来越细。此外,当《公约》中的一些条例呈现得不合理,危害了班级利益的时候就要适时的修订。
班级管理理同社会管理,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科学、民主、法治的管理。作为一名奋斗在教育前线的年轻教师,本人将继续加强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创新,为班级建设,为学校教育,为祖国富强献出无限热血与激情。
参考文献:
[1]李学农,班级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2)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译林出版社,2013,5(1)
[3]张万祥,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
[4]国务院法制办,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法规全书.中国法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