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抢救1例空气栓塞的护理体会
2018-09-25龙昭平
龙昭平
[摘要]对1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空气栓塞,通过立即停止透析,同时关血泵夹闭动静脉管路和留置导管夹子,对患者取头低左侧卧位,抬高下肢,予高流量面罩吸氧,静咏推注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等处理后,患者病情好转。因此得出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判断反应能力,合理安排抢救程序。熟练空气栓塞应急预案,瞬间组织抢救小组的能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抢救;血液透析;空气栓塞;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173.02
1病例
1.1基本介绍
患者男性69岁,因(1)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性贫血。(2)消化道出血。(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4)酒精性肝硬化。(5)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在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20+天。于2016年4月份11日转至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每周3次,促红素每周9000单位、叶酸、复合维生素B片等纠正贫血、左卡尼汀护心,碳酸钙维持钙磷代谢平衡,左旋氨氯地平及特拉唑嗉控制血压,甲钴胺营养神经等治疗。一年来患者病情平稳、饮食、睡眠、精神可。
1.2抢救
2017年4月20日12时18分,患者在血液透析开始上机时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气喘及呛咳,并叫喊“我不行了”。护士立即关血原夹闭动静脉管路和留置导管夹子,停止透析,快速通知医生,迅速建立抢救小组进行抢救。查体神消,患者留置导管(输入管)与血路管连接接口松脱,有淡红色带血的生理盐水流出,医师及时为患者测量了一下血压:169/95 mmHg,心率92次/分,呼吸23次/分,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立即予左侧卧位及抬高下肢,同时予高流量面罩吸氧,迅速上心电监护及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地塞米松1 0mg静脉推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经处理后症状稍缓解。12时23分再次遵医嘱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并回输透析器和管路中血液。行床旁心电图检查,请呼吸内科会诊,抽血查血常规、电解质、C02CP。心电图的结果显示:窦性心律,心率74次/分,心轴不偏;血常规:WBC2.10×109/L.AB92 g/L.HCT28%、血小板42×109/L、血钾3.96 mmol/L、总二氧化碳27 mmol/L,呼吸内科会诊无特殊处理。经上述处理后症状缓解,继续行左侧卧位、吸氧、心电监护、卧床休息,患者诉无不适。于14时30分改为鼻导管吸氧,继续观察病情变化,测T36.6℃、P82次/分、R18次/分、BP152/86 mmHg,15时00分停输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已输200m1),经过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以后,随后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同时结合患者的主诉情况分析之后,得出患者无胸闷、胸痛、精神好。嘱患者卧床休息,继续观察病情,第二天再行血液透析治疗,于16时30分送急诊科留院观察。
1.3心理护理
该患者由于疾病突发,且无任何前期征兆,将其送往抢救室进行抢救之后,极容易造成患者的情绪紧张,势必产生极度恐惧和慌乱,从而影响到抢救的效果。此时此刻由于患者的家属又不在身边,所以护士必须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护士应配合医生采取积極抢救措施。与此同时耐心安慰患者,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待患者病情稳定下来以后,及时联系家属要求陪护,同时家属陪护时极容易出现各种关于患者当前的症状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该耐心为患者的家属进行解答,在患者的心目中家属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此时此刻的心情,告诉患者我们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病情已经好转,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总结
经过这次抢救,患者转危为安,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但为患者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心理压力,同时增加患者的痛苦。我们了得到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护士操作要规范,工作要认真,注意每一个细节,杜绝此事再发生。在上机前给留置导管护理时要先检查双夹子是否关闭,再打开肝素冒消毒,勿使空气进入,透析时要观察导管和血路管连接要紧密,下机封管时要关闭夹子,拧紧肝素冒,严防导管内负压使空气进入而引起空气栓塞。空气栓塞是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治疗是困难的,预后差,所以,预防是非常重要,透析管路连接要牢固,尤其是血泵的动脉一侧,用静脉管道输液较安全。最好不要用动脉侧补液,如必须的话,一定要严密观察,如用空气回血,一定要严谨操作。必须精神集中,及时夹住静脉管道和关闭血泉,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空气报警,应同时夹住管道和停止血泉。除此之外,对于抢救过来的患者,由于其对自身的疾病缺少足够的认识,因此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极容易的出现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联系好患者的家属以后,还要在平时的工作期间耐心的为患者及其家属解答疑问,并向其认真讲解患者的病情,消除其心中的疑虑。尤其对于焦虑抑郁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多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让家属也做好对患者的照顾工作。此外,护理人员也要多和患者进行交流,要耐心为其讲解该病的内容,增强患者的自信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早日康复。
本文编辑: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