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8-09-25尹坤
尹坤
[摘要]目的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法+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水平低、疗效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佳,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关键词]高龄;冠心病;他汀类药物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6.02
冠心病患者均为冠状动脉血管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状态,随之造成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并发生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不良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亦随之发生变化,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故而冠心病患病率逐渐上升。临床上多以常规方法治疗冠心病,但诸多研究结果显示:单纯常规方法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欠佳,患者病情并未得到彻底改善。故本次研究旨在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纳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男2l例、女19例;年龄8l~90岁,均值为(85.1 7±0.95)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82~89岁,均值为(85.34±0.7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纳入患者病情均经临床病理学诊断证实,患者及(或)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晓,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依据患者病情给药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以及活血化瘀等类药物,并以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对症治疗;经此持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效果。
观察组:常规方法治疗与对照组相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时可选择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每天睡前服药1次;经此亦持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效果。
1.3效果判定标准
疗效:显效提示临床症状积分降低≥80%;有效提示临床症状积分降低30%-80%;无效提示临床症状积分降低<30%或者病情加重。其中: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胸痛、心悸/乏力、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积分评价:积分分值均为0~3分,得分高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f检验;计数资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变化
经治疗1个月后观察血脂得:观察组患者TG、TC及LDL-C水平显著降低,并对HDL-C水平未见明显影响,其血脂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见表1。
2.2疗效
观察效果得: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28例(70.0%),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显效率为12例(30.0%),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疗效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得: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均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的情况,但未见数值>3倍正常值的情況,给药保肝治疗后水平恢复正常;患者亦出现血肌酐水平轻度升高的情况,但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有1例发生下肢近段肌肉疼痛,并存在肌酸激酶(CK)水平轻度升高的情况,但监测后测得其水平<正常上限5倍,用药后相关症状均已消失。对照组中出现3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出现,经处理后症状已消失,并未对患者病情治疗与恢复造成影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
3讨论
冠心病患者均具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对其血管血流造成的危害极大。通常该病多见于年龄35~64岁群体,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高龄人群冠心病患病率逐年升高,而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呈弱化状态,各大脏器功能亦持续衰弱,机体免疫力、抵抗力均差,并合并诸多基础疾病,故而临床用药时需谨慎小心,以免发生无法挽回的结局。故本次研究着眼于高龄冠心病患者相关情况,对其经他汀类药物干预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已知人体动脉粥样硬化为慢性炎症过程,故强调治疗冠心病患者时需重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并要高度控制患者机体存在的炎症反应,从而预防患者发生心脏急性事件。并有资料显示:高龄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年龄增长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同时诸多研究提示冠心病发病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故提示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时亦需重视降脂、调脂,确保患者的血脂水平维持在正常状态。通常人体脂质代谢紊乱时,会使得血管内皮细胞被损伤,并出现细胞功能降低的问题,随之导致血小板功能被激活,故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致冠心病。
他汀类药物目前已是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临床上均用此类药物辅助冠心病治疗。已知此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并能够抗炎及抗氧化,使机体内皮得以显著改善,亦具有肾脏功能改善的效果。而有资料显示:高龄冠心病患者中约50%存在高血脂血症,而70岁以上老年人的血脂逐渐降低,但不排除有些患者呈轻中度血脂异常情况,并有少部分患者呈血脂正常或者偏低状态。将他汀类药物用来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常或者偏低状态高龄冠心病患者时,其可起到明显的抗炎及稳定斑块效果,并具有极佳的内皮功能改善作用,能够显著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的情况,此方面非调脂效果显著,但其亦可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并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内,其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亦可见显著降低,同时未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造成显著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
诸多资料显示:药物调脂的同时需高度重视饮食控制、生活方式纠正、饮食结构改善等方面情况。故而临床上应用他汀类药物辅助常规方法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时,需重视其主动性膳食模式的纠正与改善;通常80岁以上的患者均存在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等方面问题,其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的几率更大,并具有很高的致残性与死亡率,故而需高度重视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有资料显示: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好,并具有极佳的用药安全性,通常用药后有发生肝功能及肌酸激酶异常或者肌病的情况,但患者均见轻度反应,并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此类情况,出现重度不良反应的风险极小。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并未对其临床治疗及病情控制造成影响。不过高龄患者肝肾功能降低,其药物代谢及排泄功能亦降低,加上其均存在多种基础、慢性疾病,故而临床用药时需安全考虑,予以患者科学有效的联合用药,避免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发生无法挽回的结局。
综上所述,高龄冠心病患者可应用他汀类药物辅助常规治疗,其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