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陶器手作人的一份沉宁安稳心
2018-09-25张小新
张小新
认识章垚的作品,是从图片开始的。然而,当见到实物后,还是被器物的强大张力折服,器物整体所传达的感动一瞬间冲击心灵。
第一次觉得,图片对器物的表现如此乏力。
黑和褐色是章垚陶艺作品的主色调。黑,有着无法言说的神秘,和包藏一切的气场。正如木心说言:黑保守嘛?黑是攻击性的,在绝望中求永生。类似古铜的褐色,是历经世事的老者,是栉风沐雨的古树,苍劲而有力。单纯朴素的陶器,只远远地眺望,肃穆和沉静已扑面而来。
作品,传递着它身为一个器皿的品格和创作者的所思。所以,作品一定不会孤立于作者而单独存在。作者的喜怒哀乐,喜好与偏执,经历和生活的点滴都会记录在册。
见到章垚后,对这话有了更深一些的认识。
一个寒凉的冬天清晨,友人相邀一同上山访友。那是第一次见面,章垚坐在前排,我坐后排,热烈地向温暖车厢里的大家问好,并没有看清章垚的容貌。因都是老友,大家迅速聊开,章垚只一句低沉的“您好”后再无下文。
一位羞涩的男子,三十几岁的样子。这是从声音里,我给出的第一印象。后来,就发现了自己的武断。
章垚,1992年出生,如假包换的“90后”。他也并不羞涩,只是内敛和安静。在章垚身上,你会发现属于又完全背离于“90后”这个族群的表现。他善于学习,却又极寡言少语。他不仅线下话少,线上也惜字如金。
2016年,一整年一共62条朋友圈。2017年,25条朋友圈。2018年至今,6条。内容清一色是器物的图片,文字寥寥无几。
惟一的一张自己的照片,他写“故作”。
寥寥的字句里,他说与陶的感情。
“陶器在旋转中成长,是泥土的果实。”“我做陶,喜欢表现陶土的土气,那是原始不携带装饰的山野。”
他记录和器物的日常。
“极静思动,寻一寂处,希望尽力融入背景的沧桑。”“最近特别喜欢摘下眼镜,十公分的距离观察壶身细节,可以看到更多更多。”“一直想找到一种泥质,安静,朴素,自然它出现了,有些好得让自己意外,黄褐色,隐藏着细细的砂斑,手可以感觉到微微的摩擦,像岩石……”
他说心得。
“想表达审美,往往忽略了别人。”“正如普通人的一天,辛苦的劳作中,出现惊喜,对我而言,可以傻笑一天。”“经历得多了,总会有些磕磕碰碰的痕迹。”“灵感不是偶然,源于苦思背后的升华。”
他创作也临摹名家作品。“临摹并非死搬硬抄,而是在前人基础上,加入自我的审美,为己所用一摹日人杉江寿门南蛮急需”
朋友圈里他提及過无锡一拳石斋的王大漾先生两次,两次都是记录王大漾先生在自己作品上题字的事。对长者的敬重,可见一斑。
无论线上线下,相比于参与到别人的对话和讨论里,他更享受做一名倾听者的身份。
他的不露声色,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深沉。然而,这种深沉,并非故弄玄虚,而是自然的由内而外的生发。他只淡淡地坐着,却好像洞悉了一切。
这和他的作品的气质是暗合的。他的陶艺作品,是简素无华的,也是沉默不语的。
在茶室里,它不是会积极表现自我的器皿,就像空气般理所当然得存在着。在茶席上,即便是做主器使用,依然是一种无为之气。只那样安稳的存在,让周遭的一切不恐慌。每当你想起它时,就会发现它一直在身边,守护着一席一室的日常。
在手上,有一种安定的良好手感。手是诚实的,平稳的心情应当是使用器皿的真正喜悦。亲手确认陶土的触感,翻过来欣赏底部的圈足,情绪也会随着沉静。之后,在长期的使用下,等茶渍渗入细微的缝隙,悄悄地改变器物的表情。器物也就随着时间留下使用者的痕迹,完成制作者和使用者的交接。
器物良好的气质,一是与作者的气质息息相关,二是仰仗作者扎实的基本功。
大学三年在宜兴系统学做紫砂,为章垚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后在陶艺创作道路上,陶艺大师青木木米、昌平宝山又给了他深刻的审美启迪,并非规整、完美、无痕迹才是美,拙朴、残缺、痕迹也可以是一种美。正是这种审美观的建立将他从原来的紫砂壶带到陶的领域。
说起自己陶作上的细节,章垚说它们表情丰富而又自成一系,根据泥土、壶型、机理、釉料,壶可分为锈(锈斑)系、铁(金属)系、罗(螺旋)系、轮(巨轮)系,而五色锈、紫金锈、乌金……则是陶土在釉色渲染下不同的颜色,不论何种壶都有他想要表现的朴素,实用之余更经得起观赏。
“陶土在旋转中变化,在旋转中形成自己的纹理,旋转纹、横向水波纹、跳刀纹……这些纹路的形成是简单的,但如何形成美则是创作者用心的地方。”
正如期待陶土在旋转中自在的纹理,章垚也从不限定陶器的创作形式,乐于尝试实验各种烧制工艺、泥土配方。时常为了找到自己满意的泥土,而试上十几种泥料,比如一把简单的煮水壶往往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泥土,而需花上半年之久才能将泥料配方稳定并确定下来。
有人说匠人的心必须是平静的,但冒险的心却总是按捺不住的,一种成功率高,但是效果普通,一种成功率低,但是效果好。
章垚说他选择后者,说这才陶土的气质,宁可燃烧生命的活一场,也不愿平凡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