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肥胖亚型血清sCD163、TNF-α、CRP水平与内脏脂肪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2018-09-25张培培王晓丽唐潇潇常向云

重庆医学 2018年26期
关键词:腰围内脏脂肪

张培培,王晓丽,唐潇潇,孙 侃,常向云△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新疆石河子 832000;3.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乌鲁木齐 830000)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14亿成人和4千万5岁以上儿童超重或者肥胖[1]。不同部位的脂肪在机体代谢中的作用不同,研究表明内脏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2]、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异常[3]等关系密切。肥胖作为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已得到公认,腹型肥胖尤其是内脏型肥胖是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重要原因。以往的研究大多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等指标反映肥胖情况,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合腰围、BMI、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内脏脂肪指数(VAI)的概念在2010年被提出[4],用VAI是反映内脏脂肪聚集的良好指标,并能预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肥胖类型人群的VAI及其临床特点,探讨VAI与血清sCD163、TNF -α、CRP等炎症指标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12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156例成年患者作为病例组。纳入标准: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和NCEP ATP-Ⅲ的定义及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断标准。将入选的156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代谢异常性肥胖(MAO)组(56例)、代谢正常性肥胖(MHO)组(54例)和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MONW)组(46例)。排除标准:(1)严重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2)垂体、甲状旁腺等内分泌代谢病;(3)慢性病需长期用药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另选取性别、年龄、族别相匹配的同期体检健康的成年人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MHNW组)。本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嘱研究对象空腹、排尿后测身高、体质量;站立位,经肋弓下缘和髂嵴上缘的连线中点绕腹一圈检测腰围;经臀部最隆起部位测臀围;嘱受试者安静休息5 min,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使用高压液相法(日本-ADAMSTMA1c HA-818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1 000×g离心(美国Thermo-scientific离心机)6 min,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的浓度(罗氏Modular DPP-H7600生化分析仪)。计算WHR=腰围(cm)/臀围(cm)、BMI=体质量(kg)/身高2(m2)。计算VAI[4]:VAI(男)=腰围/(39.68+1.88×BMI) ×(TG/1.03)×(1.31/HDL-C);VAI(女)=腰围/(36.58+1.89×BMI) ×(TG/0.81)×(1.52/HDL-C)。

1.3实验室指标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美国Bio-Rad检测仪、sCD163、CRP、TNF-α试剂盒)血清sCD163、CRP和TNF-α水平。

2 结 果

2.1各组一般资料及生化结果 201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3.6±11.2)岁,4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VAI、尿酸(UA)、SBP、FBG、DBP、PBG、HbA1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NAF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组血清sCD163、TNF-α、CRP水平 MHNW组的血清sCD163、CRP、TNF-α均低于MONW、MAO和MHO组(P<0.01),MAO组的血清sCD163、CRP、TNF-α水平高于MONW和MHO组(P<0.01)。MHO组的血清sCD163、CRP明显比MONW组高(P<0.05),见表2。

表1 各组临床特征及生化结果

续表1 各组临床特征及生化结果

a:P<0.05,与MHNW组比较;b:P<0.05,与MHO组比较;c:P<0.05,与MONW组比较

表2 各组血清sCD163、TNF-α、CRP水平比较

a:P<0.05,与MHNW组比较;b:P<0.05,与MHO组比较;c:P<0.05,与MONW组比较

2.3血清sCD163、TNF-α、CRP水平与VAI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sCD163、TNF-α、CRP与VAI、NAFLD、SBP、DBP、HbA1c、FBG、PBG、ALT、UA均呈正相关(P<0.05),与AST无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sCD163、TNF-α、CRP与VAI及各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表4 sCD163、TNF-α、CRP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

-:无数据

2.4血清sCD163、TNF-α、CRP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sCD163、CRP、TNF-α为因变量,将VAI、DBP、HbA1c、FBG、SBP、PBG、ALT、UA、NAFLD纳入多元线性回归中作为自变量进行统计,血清sCD163与VAI、UA、NAFLD、DBP、PBG、ALT呈正相关(P<0.05);血清TNF-α与VAI、UA、NAFLD、DBP、FBG呈正相关(P<0.05);血清CRP与VAI、UA、NAFLD、DBP、PBG、ALT呈正相关(P<0.05),见表4。

3 讨 论

随着人们对肥胖及相关慢性炎症研究的深入,其发生机制渐渐阐明。巨噬细胞的浸润和内质网应激等是脂肪组织发生慢性炎症的关键因素[5]。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增加[6],大量的炎性因子(如TNF-α)被释放。有研究发现sCD163是反映巨噬细胞活化的特异性标志,且与多种炎性疾病关系密切,已被作为预测炎症等级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7-9]。在本研究结果中,各组血清sCD163、TNF-α、CRP存在显著差异,提示MHO、MONW、MAO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巨噬细胞活化及慢性炎性反应。MHO组人群虽然糖脂代谢指标正常,但其血清sCD163、CRP水平高于MHNW组而低于MAO组,提示MHO人群体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慢性炎症,MHO可能是MAO人群的前期或过渡状态。

肥胖个体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是内脏脂肪的过度蓄积,而非皮下脂肪[10]。目前评估内脏脂肪的方法有磁共振、双能X射线等,但其价格昂贵,难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010年AMTO等[4]用腰围、BMI、TG、HDL-C等临床指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内脏脂肪指数(VAI)的计算方法。AL-DAGHR等[11]报道VAI与脂肪组织功能及糖脂代谢紊乱直接相关,可作为反映脂联素水平和评估糖代谢受损风险的间接指标。AMTO等[12]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常用评价肥胖的指标(BMI、腰臀比等)比较,VAI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最强,VAI是一个能很好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简单工具。

内脏型肥胖患者更容易出现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紊乱[10,13]。本研究发现,MONW组虽然BMI正常,但其VAI明显升高,提示内脏型肥胖是MONW人群的重要特点。MONW组血清sCD163、TNF-α、CRP均显著升高,提示MONW患者存在慢性炎性反应。MONW人群因内脏脂肪蓄积,TNF-α、IL-6等促炎因子增多,抗炎因子减少,致使骨骼肌、肝脏等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的发生[14-15]。本研究中,VAI与炎症指标sCD163、TNF-α、CRP均存在相关性,MONW组SBP、DBP、FBG等明显高于MHNW组,预示MONW人群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不同肥胖类型中VAI存在差异,血清sCD163、TNF-α、CRP升高的程度也不同,提示不同肥胖类型的患者内脏型肥胖程度及炎症状态不同。本研究还证实,VAI与血清炎性因子sCD163、TNF-α、CRP等均存在相关性,提示内脏脂肪蓄积与肥胖相关慢性炎症存在密切关联,VAI可能是反应不同类型肥胖人群炎症及代谢状态的良好指标。由于本研究属于病例对照研究,无法证实VAI与血清sCD163、TNF-α、CRP等炎症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或者动物实验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腰围内脏脂肪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反派脂肪要逆袭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