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氧化碳中毒致巨大J波一例

2018-09-25张东杨美娟张利宝王丽平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驼峰酸中毒一氧化碳

张东,杨美娟,张利宝,王丽平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4岁,因一氧化碳中毒于2017-11-10 13时入我院急诊科抢救,急查血气分析示:PH值:6.9 ,碳氧血红蛋白比例(FCOHb):46.6%,乳酸(Lac):20 mmol/L,碳酸氢根离子浓度(HCO3-): 7 mmol/L。诊断:(1)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2)重度代谢性酸中毒(A型乳酸性酸中毒)。13时28分急诊心电图(图1A)示:心房颤动(平均心室率49次/min),QRS时限154 ms,QT间期579 ms,以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ST-T缺血性改变。各导联可见J点上抬及巨大J波,肢体导联呈圆顶状,其电压最高达0.7 mV,时间达100 ms,在aVR导联为负向,其余导联为正向;胸部导联J波呈驼峰型,V2导联呈酷似右束支阻滞的RSR',V3导联的J波振幅为3.24 mm·s(27 mm×0.12 s),J/R 为 1.29(27/21)。Ⅱ、aVF、V2~6的 ST 段近似水平型下移0.2~0.5 mV。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平均心室率49次/min),心电轴不偏+62°,巨大J波,QT间期延长,ST-T改变,异常心电图。急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多巴胺升压、碳酸氢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脱水、保温等抢救治疗,因病情危重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一步诊治。

图1 患者不同时期心电图表现

复查动脉血气示:pH值:7.21、二氧化碳分压:34 mmHg(1 mmHg=0.133 kPa)、氧分压:425 mmHg、Na+:141 mmol/L、K+:4.0 mmol/L、Ca+:1.01 mmol/L、血糖:17.1 mmol/L、Lac>15.0 mmol/L、红细胞压积:41%、HCO3-:13.6 mmol/L、二氧化碳总量(TCO2):14.6 mmol/L、碱剩余(BE):-13.2 mmol/L、血红蛋白氧饱和度:100%、总血红蛋白(THbc):127 g/L,电解水平较前明显好转,酸中毒明显改善。15时13分复查心电图(图1B)提示:心房颤动(平均心室率65 次/min),QRS时限119 ms,各导联J波振幅较前明显变小,V3导联的J波振幅为0.88 mm·s(11 mm×0.08 s),J/R 为 0.49(11/24)。 Ⅱ、aVF、V2~5导联的ST段近似水平型下移0.1~0.2 mV。1天后复查心电图(图1C)示:窦性心率(75次/min),心电轴不偏,T波改变,异常心电图。于ICU治疗3 d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入康复科行高压氧及康复等措施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后出院,嘱患者定期复查。10天后复查心电图正常。

2 讨论

J波又称Osborn波,是指心电图上J点(QRS波终点与ST段的交点)抬高≥0.1 mV,时间>10 ms的圆顶状或驼峰状电位变化,其大小为圆顶状或驼峰状波形高度与宽度的乘积,其发生与低体温、高钙血症、酸中毒、神经系统病变、心肌缺血密切相关。当J波电压>0.5 mV,时间>30 ms为巨大J波,与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相关。

人体在吸入较低浓度一氧化碳时,一氧化碳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Hb)可结合成不能携带氧且不易溶解的COHb,导致细胞水平氧输送和氧利用障碍,使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不能转化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从而大量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产生乳酸性酸中毒。

这例患者是由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低温、乳酸酸中毒,属于低温型巨大J 波,其机理可能是由于低温以及酸中毒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与功能,降低肌浆网Ca2+泵和心肌细胞膜Na+-K+泵的活性,心外膜细胞Ito增加,结果产生透壁电压差而形成J波;低温损害并抑制心外膜下的交感神经纤维,使交感和迷走神经失去平衡。巨大J波在心电图上变化有特异性,是恶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临床医师应该重视其他辅助检测手段,积极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防治巨大J 波急剧恶化。

猜你喜欢

驼峰酸中毒一氧化碳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驼峰场编发线向到发场交授权电路探讨
驼峰信号机与驼峰辅助信号机显示不一致问题分析
驼峰第三制动位减速器夹停钩车问题的改进
FDA警告:降糖药SGLT-2抑制剂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
驼峰里面装的是什么?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