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中的文本解读活动浅谈
2018-09-24郦菊红
郦菊红
【摘 要】通过阅读文本,学生了解另一个世界,既开阔了视野,也能帮助提升世界观、人生观,更激發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本文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实际,从阅读前阶段、阅读中阶段、阅读后阶段这三方面的活动设计入手,对如何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提高人文素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人文素养
阅读文本大多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佳作,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同时还能传递思想、表达情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内涵。而如今,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总是走程序,忽视了阅读文本自身的价值。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外语课程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程效堂、刘兆义(2008)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有四点:(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2)在篇章中学习语言知识,(3)了解信息,丰富知识,(4)欣赏,获得乐趣。阅读文本不仅仅涵盖了传统的字母、单词、句子、段落和篇章的知识符号,还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各种文体。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几易其稿而成。这些阅读文本承载着语言知识、语言文化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如何根据不同的文本, 设计不同的阅读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和作者意图,欣赏文本独 特的语言特点,创造性地用英语表达思想观。
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只有走进文本,将文章意义与语言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有效阅读教学。在重视人文素养的英语阅读课堂中,师生赏析阅读材料,体验作品的情感,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成为了积极主动的阅读者。通过阅读文本,学生了解另一个世界,既开阔了视野,也能帮助提升世界观、人生观,更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挖掘文本内部信息资源
教师在导入阅读文本时喜欢用一些照片或视频材料,在公开课时更加。但是这样的导入,只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并没有多大的实效。有时整个阅读准备阶段就要耗时不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学生走进文本的时间。我们的导入是为了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要学习的阅读文本,如果花太多的时间去导入,未免有点喧宾夺主。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1SectionB的“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时,首先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幅图片,这是一个专业登山员在烈日下攀爬悬崖的一个剪影。学生常常会把日常的爬山和专业的登山混为一谈,看了图片后,立马对登山运动的专业和冒险精神肃然起敬,对这项危险又令人激动的运动项目产生了兴趣,而且可以在引入时就把take risks,exciting和dangerous教给学生。此外,可以让学生说说这项运动给人的感觉,或者问问他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这项运动,并交流下他们的理由。同时还可以问一些问题,如照片中的人是谁?他在哪里?如果遭遇危险,你会怎么做?如果失去一只手臂,还能登山吗?这样的引入,自然又贴近文本,为后面的教学设置了很好的背景铺垫。
二、帮助学生深层理解文本
笔者所说的由表及里是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文字信息和阅读策略,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1 时,编者把两篇Jane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游记放在一起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写游记的范本,整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以马来西亚槟城为地点背景,而且两篇游记在内容上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借此可以训练一下学生对比阅读的技巧。根据文本特点笔者在阅读中阶段设计了以下一些活动,引领学生由浅入深走进文本,领悟并感受文本。
(1)拟写文章标题。
(2)在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后,完成一个表格。
(3)赏析文本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朗读体验。
三、进行文本拓展
不少教师在阅读拓展阶段都喜欢设置一些开放性的任务来升华主题。设计的开放性问题必须是在学生充分领悟了文本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展开的探究活动。脱离文本的讨论活动即使放在阅读前进行,学生的产出也差不多。阅读后阶段的活动要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重组、加工和内化。
八年级上Unit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学习了如何制作香蕉奶昔文本之后,教师可以现场做香蕉奶昔,课前准备好各种水果和榨汁机,先由教师来示范,然后给学生品尝,品尝完之后再由学生来操作,一位学生操作,一位学生站在旁边用英语来解释每一个步骤,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想和发自内心的英语主动输出,达到学以致用;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也想说,阅读课不只是眼前的文本考点,还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