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哪些药物会引起骨质疏松症

2018-09-22王仁忠

家庭用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骨细胞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

王仁忠

我今年68岁,有癫痫史40余年。一直服用苯妥英钠,每天300毫克才能使症状得到控制。但是40年来却出现过三次骨折。最近一次于一个月前因蹲位时不慎跌倒,当用左手撑地时,发生左尺骨远端骨折。当我到医院看病时医生告知这是由于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请问除了苯妥英钠外还有哪些药物也可能引起可骨质疏松症?

南 京 韩女士

骨质疏松症常分为三型,即I型(女性绝经后)、II型(老年性)和III型(继发性),而药源性骨质疏松属于III型。它是指长期服用药物引起体内骨代谢紊乱,导致骨质疏松,甚至骨折。临床上,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抗癫痫药 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而丙戊酸钠则影响较小。由于抗癫痫药物需要长期服用,而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低钙血症、高碱性磷酸酶血症,使骨含量降低,导致骨质疏松。

应对策略:用药期间配合适量维生素D和骨化三醇,能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 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等。这类药物应用广泛,是目前最常见的引起骨质疏松的药物。它可增加钙磷排泄,使骨基质形成障碍。它还有抑制成骨细胞活性、抗维生素D活性作用,长期服用可引起骨质疏松。临床可表现为腰背酸痛,严重者轻微损伤即可出现骨折。

应对策略:每日服用维生素D 500单位和碳酸钙1克,或每日服用骨化三醇0.5克和碳酸钙1克,可予以预防。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单纯性甲状腺肿等。但它也可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形成和破坏,影响碱磷代谢,引起骨质疏松。

应对策略:采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保持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0.5~5微克/毫升,可减少骨质疏松发生。

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和肝素。这类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形成,如心房颤动及急性心肌梗死时的辅助治疗。其中华法林能抑制降钙素沉积,促进骨吸收;而肝素能增加破骨细胞数量和活性,以及抑制骨胶原的合成而导致骨质疏松。

应对策略:服用咪唑喹啉酮、降钙素或亚硝酸钠可进行预防。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 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为胰岛素增敏剂。主要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这类药物可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和抑制成骨细胞分化而增加骨丢失,降低骨密度,进而引起骨质疏松。

应对策略:如长期服用或发生骨折,可改用其他降糖藥。

抗肿瘤药 许多化疗药物可对骨骼系统产生影响,如甲氨蝶呤可通过减少成骨细胞和增加破骨细胞生成而引起骨质疏松,长期用药可导致骨折。环磷酰胺可引起成骨细胞损伤,造成骨发育不全,影响骨代谢。

应对策略:用药期间配合适量维生素D和骨化三醇能起到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其 他 此外,长期服用利尿剂、异烟肼、锂制剂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都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增加骨折风险。

在服用以上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旦引起骨质疏松症也应到医院就诊,由医生给药,千万不能擅自用药。

猜你喜欢

骨细胞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
选择性免疫抑制剂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
葛根素通过miR-34a上调促进了激素诱导的兔股骨头坏死和激素诱导的骨细胞的成骨发生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预防骨折, 从认清骨质疏松症开始
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临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小苏打或可靶向治疗骨质疏松
ImageJ在骨细胞陷窝特性3D呈现中的应用
淫羊藿苷对高重力下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唑来膦酸对破骨细胞黏附及整合素αv、β3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