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生化视角下片名翻译的审美追求

2018-09-22付晓丹

戏剧之家 2018年20期
关键词:三美移植陌生化

【摘 要】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视觉艺术,多维的叙事技巧将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尾声在矛盾的起伏、激化和化解中达到平衡。片名作为电影的精髓,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片名翻译既受到原名的约束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译者应遵循翻译美学的审美原则,跨越文化差异和审美障碍对片名进行审美要素分析、移植和重构,忠实有效地传递影片的主题内涵,带给观众陌生化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陌生化;三美;移植;重构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213-02

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外语影片也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其反映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情感表达,呈现的多彩生活成为人们了解西方世界的有效途径。一部优秀的影片除了扣人心弦的剧情和演员的精彩表演外,意味隽永的片名也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片名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交际过程中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两种语言间传递,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翻译转换中也同时实现着文化蕴意的移植和重构①。所以,如何能既准确表达原英文影片的思想内涵,体现主题的艺术欣赏性,又有效体现两种语言文化的共性特征,译者在翻译时就需要选取恰当的翻译技巧,忠实、创新、有效地传递影片反映的主旨,给观众一种陌生化的审美体验。

一、陌生化理论和片名翻译的美学特点

早在十八世紀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诗人华兹华斯将艺术创作描述为将新奇的魅力赋予平常事物,唤起人们对寻常事物淡漠性的关注。到了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的先驱者维·什克洛夫斯基明确提出“陌生化的概念”,即“艺术的巧妙在于使研究的对象陌生化,通过形式的错综复杂来增加感知的难度和时间长度,视感知的过程为目的,在延长的审美过程中感受事物主体,这才是艺术存在的意义。”②我国西方文学理论研究者朱刚认为,陌生化理论不是拘囿于语言文学范畴,其研究维度已延伸到感知层面,所以文学性不只是文学作品的特质,一切艺术形式都是感知体验的审美过程。③因此,陌生化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就有很强的阐释力。

英文电影片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运用陌生化手法延长观众对片名的审美难度和审美时间,感受到深刻难忘、意味深长的审美体验。片名翻译的陌生化处理,就是要译者对原片名进行审美要素的分析、移植和重构,既保留源语文化的审美要素,又要跨越文化差异和审美障碍,或如实对等、或创造性地再现原电影片名中所蕴含的“三美”,即音韵美、修辞美和文化美④。在影片和观众之间架起桥梁以达到功能对等的审美感知,从而也更好地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审美追求

(一)片名翻译的原则

电影是影像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不同于文学作品。读者在阅读纪实文学、诗歌小说时,无论是朴实简洁的叙事风格,还是辞藻华美形如流水的抒情表意,文学作品在字里行间与读者的思维进行碰撞和交流,读者可以体味微妙的心理动态和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这种直接的情感共鸣比起电影的表现手法更加细致入微,能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而一部电影首先引起关注的是片名,好的片名翻译既能全面概括影片的主旨大意,还能唤醒观众跃跃欲“视”的欲望,让观众开始关注电影、接受电影,走进影院。

片名翻译与文学翻译具有相同点,都遵循美学原则。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研究人感性的科学,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的规律⑤。我国翻译理论家严复最早提出翻译讲究“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忠于原文谓信,文辞流畅为达,文采斐然为雅。片名翻译要求译者遵循艺术家的审美标准和观众的认知心理翻译出优秀的片名。首先,片名翻译要简洁明快,忠于影片的内容。片名是影片剧情的高度浓缩,反映出与影片的关联性,翻译时可以采用直音译方法来保持原意。其次,片名要体现所蕴含的文化背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定型化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综合统一起来决定着英文片名的命名方式,翻译时译者要实现跨文化的文化移植和重构,翻译出符合中国观众认知心理的好片名,那些生僻怪诞的译文会让观众满脸茫然,不知所云。第三,片名翻译追求艺术性。艺术性是一种模糊的感觉,是一种心灵的共鸣,翻译时可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优美性,使意义的表达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第四,片名翻译要具有商业性。电影产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商业活动,好的片名迎合大众审美心理,决定着票房的收入和经济效益。

(二)片名翻译的技巧与审美追求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的艺术》中提出了“三美”论,即音美、意美和形美,这一原则同样也适用于电影片名翻译。用“三美”原则规范语言、增加艺术魅力、贯通中西文化,在翻译中尽量保留音韵美,创造陌生化修辞美,重塑意象美,这样的片名才能达到知之使人理解,好之使人喜欢,乐之使人愉快的最高境界,从而使影片得到观众的青睐。就翻译方法而言,可以概括为音译、直译、意译和混译四种。

所谓音译,就是借助英文片名的发音直接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由于思维方式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英美社会文化注重个体人格的培养,倡导个人主义,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英美片名的形式多样化,常常采用人名、事件、物件、数字等简洁明快的方式命名,翻译时可以直接采用音译法,例如Jane Eyre翻译成《简爱》,Titanic翻译成《泰坦尼克号》,这种音译法简单明快、不加修饰、直入主题。但还有一些英文片名需要将音韵和主题结合才能产生艺术效果,提升观众审美体验。例如影片Oliver Twist就不适合直接音译,这个片名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外国人名对中国观众有一种陌生感,所以翻译时应结合影片主题翻译,这部影片讲述了雾都伦敦的孤儿贫困心酸的成长历程,所以影片翻译为《雾都孤儿》,既简单明了地反映了影片故事情节,烘托了影片的主旨,又符合中国观众的认知心理。从音韵的表现形式上看,英语的音韵美表现在轻重音交替和押韵上,而汉语属于声调语言,主要表现在声母和韵母的平仄变化上,同时《雾都孤儿》采用了汉语四字词翻译技巧,读上去平仄押韵,朗朗上口,为影片增添了艺术美感。音韵美的片名翻译例子不胜枚举,例如The Green Was My Valley翻译为《青山翠谷》,平平仄仄音律押韵,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翻译为《浮生若梦》,“sheng”“meng”采用叠韵方法使译名富有音乐感,实现了“三美”原则中的音韵美。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作者使用的语言往往打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对于原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应尽量保留原有的笔调与情趣,给译语读者带来几分新鲜感⑥。采用直译法可以将片名原汁原味地带给观众,保留源语文化的特色。例如意大利影片Life Is Beautiful《美丽人生》,运用直译法保留了原来影片的风格和情感基调,将二战时期集中营里一家三口乐观生活的精神风貌生动地表现出来,战争的残酷、非人的遭遇、乐观求生的精神三者互相映衬,形成了巨大的艺术张力。影片Schindlers List《辛德勒名单》、Rain Man《雨人》都是采用了直译方法的经典翻译。

所谓意译,就是指在影片主题风格的基础上,当直译不能充分恰当地表达影片的主旨内涵时,需要译者对英文片名进行再创造加工的方式。意译和直译有时会交替并存,即所谓的混译。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姚斯曾将读者对阅读前作品的定向期待性称为期待視野,同理,观众对影片也有期待视野,影片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和缩影,观众对影片的期待视野表现在电影和观众的动态交流过程中,观众的理解、认可、接受决定着影片的意义和商业价值。因此,译者在翻译中以影片主题为基础,巧妙运用互文、双关、矛盾等陌生化修辞手段延长审美时长,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现主题,以观众体验与电影视界相融合来满足观众期待视野,兼顾文化差异,达到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例如影片The Other Boleyn Girl翻译为《雀占鸠巢》,该片名采用了仿拟的修辞手法概述了影片主题,该影片讲述了英王亨利八世与两个女子间荒诞的爱情故事,仿拟的陌生化处理为原平淡无味的英文片名增添了修辞美感,使观众跃跃欲“视”。再如影片Mrs.Doubtfire翻译为《窈窕奶爸》,翻译中使用了oxymoron矛盾修辞格,给影片增添了陌生化新奇感,使观众满怀期待想去影院一睹这位奶爸的风采。

好的片名能表现影片的意境,表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味深长的审美特征。例如影片Waterloo Bridge的译名《魂断蓝桥》是音美、形美、意美的完美体现。“蓝桥”是中国文化中带有爱情意义的意象,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这样描述蓝桥“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庄子·盗跎》中最早记录了关于“蓝桥”的典故:“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西安府志》中记载了蓝桥的具体位置在陕西省蓝田县兰溪之上,故称为蓝桥,从此人们把相爱的男女一方失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⑦。从形美来看,四字格是中国文化里常用的形式,其结构对仗工整,音韵平仄押韵,《魂断蓝桥》巧妙地运用了中国文化中的四字格,将音韵美、语义美和形式美相结合,具体生动、形象鲜明地表现影片故事的情态与意境,达到了悦耳、悦心、悦目的最高境界,增强了影片的审美效果。

三、结语

电影是一门综合视觉艺术,多维的叙事技巧将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尾声在矛盾的起伏、激化和化解中达到平衡,片名作为电影的精髓,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片名翻译既受到原名的约束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译者应遵循翻译美学的审美原则,跨越文化差异和审美障碍对片名进行审美要素的分析、移植和重构,忠实有效地传递出影片的主题内涵,带给观众陌生化的审美体验。

注释:

①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②维·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③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

④冯庆华.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24.

⑤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5.

⑥王述文.影视片名的翻译及其审美意义——从《美国丽人》说起[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4):117-122.

⑦付晓丹.应用归化异化策略翻译英文电影片名[J].电影文学,2011,No.546(21):137-138.

猜你喜欢

三美移植陌生化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移植”瘦人粪便能减肥?
浅谈高考记叙文的“三美”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