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功能训练辅助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分析

2018-09-22周兰英欧阳观曲早霞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9期
关键词:面肌面神经针灸

周兰英 欧阳观 曲早霞

(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江西 鹰潭 335000)

面神经麻痹多发生于青壮年中[1]。面神经麻痹具有毁容性,如若治疗不及时、有效则可遗留面神经痉挛面瘫等明显并发症,给患者生活、工作及社交造成严重影响[2]。中医针灸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改善机体炎症反应等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中[3]。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以针灸为基础联合治疗面神经麻痹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热点。康复功能训练是专门针对面瘫部位神经的功能性训练,使患者局部神经的灵活性和反应性提高,进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4-5]。因此,本研究选取近年来到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康复功能训练辅助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症状表现为面部受凉、遭受冷风冷雨、感冒;流口水;无力咀嚼食物;无法闭目,说话漏气;伴随耳后乳突处或疼痛;体征表现为面肌瘫痪,表现为迎风流泪、皱眉不全、嘴角下垂、咧嘴不全等[5]。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年龄段处于18~65岁;首次发病,时间<7 d;面部神经功能缺损Portmann评分≤12分;本人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并发症者;精神病患者;处于妊娠及哺乳期女性;严重心脑等脏器异常者;受试中途主动退出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9.40±5.70)岁;平均病程(4.80±3.70) d。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8.90±5.60)岁;平均病程(5.10±3.50)d。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加针灸。经肌肉注射100 mg维生素B1(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007)和100 mg维生素B12(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025),每日1次,连续10 d;之后口服呋喃硫胺(苏州弘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3460),每次 50 mg,每日 3次,连续10 d;同时口服泼尼松(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2389)每次 30 mg,每日 1 次,连续 3 d;地巴唑(江苏吉贝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044),每次10 mg,每日3次,连续2~4周,治疗1个疗程。在常规治疗同时辅助针灸,在操作过程中医师要耐心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觉,对于部分首次接受针灸疗法的患者,治疗期间要间断性关注其呼吸、血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针灸疗法:取仰卧位,取水沟与患侧牵正、太阳、地仓、阳白、下关、睛明、颊车等,健侧合谷,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等局部与远端穴位,使用0.35 mm×40 mm型号针,平刺0.3~1寸,间隔10 min行针1次,每日1次;初始阶段采用泻法,7 d后采用补法,并加入艾条灸,留针0.5 h;7次为1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期间若有病情严重者,心跳加速、冒冷汗、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及时拔出针灸针,平躺,开窗解衣保持空气流畅,及时测量其血压、心率等。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加针灸加康复功能训练。常规治疗及针灸疗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接受康复功能训练,具体内容如下:该训练根据患者面部肌肉力量分为3种运动方式。1)面部按摩:医护人员双手拇指内侧沿眉毛内侧向头顶发迹处从内到外缓慢推拉揉捏,患者闭眼后医护人员用拇指沿眼轮匝肌方向按摩揉捏,医护人员拇指置于患者下眼眶向上推眼睑,四指置于患者下颚,沿颊肌、笑肌、颧小肌缓慢推拉揉捏。2)面肌运动:患者抬眉、皱眉训练额肌与皱眉肌,做患侧的闭眼、皱鼻动作训练眼轮匝肌与鼻根肌,提上唇、咧嘴训练上唇肌与口角肌,患者先噘嘴后咧嘴或向前噘嘴训练笑肌、颧骨肌与口轮匝肌,噘下唇训练颌肌。3)镜像疗法:向患者简单介绍治疗过程,强调期间集中注意观看视频,鼓励患者边看边模仿视频中吹口哨、闭目、挤鼻、翘口角、拉下颌、露笑容、鼓腮、吸吮及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20~30次,每日5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4疗程。对面部肌肉无力者用手指辅助练习,待肌力为Ⅰ~Ⅲ级可自主连续,待肌力为Ⅳ级可用手指肌肉辅助一定的压力。每组每次的收缩时间为2 s,连续5次。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测定患者的 Portmann 评分[6]:比较抬眉、闭眼、鼓腮、噘嘴、示齿、张大鼻孔6项运动,每项满分3分。运动时:正常3分,减弱2分,明显减弱1分,消失0分。安静时:正常2分,轻度不对称1分,明显不对称0分。满分共计20分。同时应用丹麦维迪公司生产的Medtronic 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分析面神经潜伏期(Latency)与面神经波幅(Amp)。 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7]为Ⅰ级:正常,各区面肌运动正常。Ⅱ级:轻度面肌无力、联带运动的功能异常。Ⅲ级:中度面肌无力、明显联带运动功能异常。Ⅳ级:中重度面肌无力和/或面部变形的功能异常。Ⅴ级:重度几乎不能察觉的面部运动的功能异常,表现为几乎不能察觉的面部运动。Ⅵ级:完全麻痹,无运动。

1.5 疗效标准 治疗3个疗程后的疗效标准根据文献[8]拟定。治愈:患者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无口角与眼睛的斜,表情控制比较自如。显效:患者表现无显著异常,鼓腮、露齿等稍有斜。有效:患者口角、眼睛稍有斜,但主要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主要症状无显著改善,甚至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比较(分,±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5 11.30±1.20 18.10±2.30△对照组 35 11.70±1.50 15.20±2.40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肌电图结果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 Latency结果均减小(P<0.05),Amp结果均增大(P<0.05),而观察组的Latency与Amp结果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肌电图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肌电图结果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 Latency(ms) Amp(mV)观察组 治疗前 5.74±1.31 0.61±0.13(n=35) 治疗后 4.32±0.73*△ 1.24±0.42*△对照组 治疗前 5.62±1.22 0.62±0.23(n=35) 治疗后 5.02±0.93* 0.82±0.31*

2.3 两组治疗前后H-B评级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B评级比较n(%)

2.4 两组临床疗效与满意度比较 见表4。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与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面神经麻痹长期被认为与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面神经麻痹早期主要病变机理为面神经水肿,也可能出现神经断伤、失用等,因此会导致面神经内压发生变化[9]。西医认为面神经内压与神经水肿有关,故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病毒、激素以及维生素等可快速消除水肿的药物治疗,以尽量减少神经受损程度,但疗效甚微[10]。近年来,传统西药治疗结合针灸在治疗面神经麻痹方面取得一定效果。综合治疗是指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之上进行康复功能训练,逐渐成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热点。

针灸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我国特有的“内病外治”医术。传统理论认为面瘫早期不宜针灸,而现代医学证实行针灸可通经活络[11]。有研究表明,针灸刺激可促进恢复神经肌肉功效[12],本研究观察显示治疗3个疗程后,常规药物治疗结合针灸患者的Portmann与H-B评级、Latency和Amp结果均明显改善,表明中医针灸对面神经麻痹有明显的改善。中医学认为正气不足、体虚则可导致风邪侵入头和面部筋络,引起静脉不养、肌肉不收,最终会出现面神经麻痹。针刺可促进血液循环,兴奋神经和肌肉组织,使肌纤维强力主动收缩,维持其原有的特性[12-14]。在针刺作用下,肌肉可主动收缩和舒展,肌纤维的充分收缩舒展可改善淋巴回流、血液循环,减少神经缺血,进而使受损肌肉和神经恢复原有功能[15]。另外,针刺还可加速神经水肿吸收,改善机体炎症,从而缓解神经受压并促进神经自我调节[16]。此外,传统治疗忽视了对患者进行功能恢复的主动性训练。面神经麻痹患者不进行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恢复期仅针灸,易错过最佳的神经恢复时机,疗效不太理想,而辅助康复功能训练,可增强面部血液循环与血液供应,减轻面神经水肿,达到良好的疗效[17]。

康复功能训练主要是结合面肌运动训练和镜像疗法的特点应用于面神经麻痹中。面肌运动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指通过表情肌的各种运动增强肌肉对神经的反馈,促进生物电信号的传导[18]。有研究表明,坚持面肌运动训练可促进面部肌肉功能恢复,从而治疗面神经损伤后遗症[19]。本观察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肌力级别分进行面部按摩、面肌运动及镜像疗法,叮嘱患者集中注意力,按医嘱完成运动,促进患者表情肌运动,结果显示针灸辅助康复功能训练患者Portmann评分、Latency、Amp结果与H-B评级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接受单一针灸疗法的患者。有国外研究者发现,对于坚持长期镜像疗法的可以有效抑制具有面部共同运动患者[20]。本次研究,将康复功能训练中内容依据其每种疗法的原理应用到面神经麻痹治疗中,在接受治疗前期向患者简单解释治疗原理,使患者对治疗过程有初步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配合医师。此外,播放视频,鼓励患者模仿视频中面部动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强度及内容,每个动作要重复20~30次,每天坚持做5次。最后,本研究显示针灸辅助康复功能训练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且满意度为100.00%,优于仅单纯针灸治疗患者。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辅助康复功能训练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突出,直接改善面瘫的病灶,快速恢复运动瘫痪肌肉,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面肌面神经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