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堂讨论提高政治教学效果
2018-09-21饶禹锡
饶禹锡
[摘 要]在政治教学中巧妙运用课堂讨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运用课堂讨论时,应营造宽松的课堂讨论氛围,精准把握讨论良机,设计有吸引力的讨论主题,科学评判学生的讨论。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课堂讨论;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6-0051-01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礼记·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这句话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学习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学习中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助,开展讨论,从而开发自己的思维,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见识。在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广大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已成为一种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可是,我们在听课、教学交流中发现,通过讨论法真正取得良好效果的课堂教学并不多见,课堂讨论时常被形式化。那么,怎样巧妙运用课堂讨论提高政治教学效果呢?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民主平等——营造宽松的课堂讨论氛围
在课堂中创设讨论情境,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居高临下,要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站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使学生放松身心,消除课堂紧张感和畏惧感。要让学生融入课堂,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体会到讨论的自由与快乐。为此,教师要树立人本精神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努力打破课堂沉闷的尴尬局面,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打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课堂讨论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
二、好雨知时——精准把握课堂讨论良机
有道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精准把握课堂讨论的良机,巧妙地设置讨论问题,会让课堂呈现出春风化雨般的美妙效果。那么,如何把握时机组织讨论呢?首先,在知识的比较中引发讨论。例如,在讲《价值与价值规律》一课时,可以设计的讨论问题是:经济生活中的价值概念和今天讲的哲学中的价值概念有什么异同呢?学生相互讨论后回答。其次,在突破重难点时引发讨论。例如,在讲“人生价值评价”这一重难点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讨论问题: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到底是看他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还是看他对自我的满足?让学生就此话题分为两组展开课堂大辩论。再次,针对社会热点引发讨论。例如,在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笔者播放了一段“兰州老人持砖连砸30辆闯红灯违章车”的视频。然后抛出问题:老人连砸违章车,教训无德司机,你支持吗?讨论中,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高涨。
三、匠心独运——设计有吸引力的讨论主题
教师设计有吸引力的讨论问题,是调动学生讨论兴趣的前提。如何设计有吸引力的讨论主题呢?首先,问题难度要适中。讨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有话可说。问题要有发散性,不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问题太难或太容易,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其次,问题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例如,在讲文化与生活中《文化塑造人生》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如你怎么看待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被评为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化作品?你读过这些作品吗?能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吗?你认为哪些书曾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能就此提供自己的说明或例证吗?再次,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例如,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否被看作是改变或创造规律?请举出人类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的实例,谈谈你对人与客观规律关系的看法。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探讨“上网”“校园消费攀比”等问题。
四、激励促进——科学评判学生的讨论
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听取学生的不同观点和见解,把控好讨论的节奏,同时对学生阐述的观点进行适时的评价,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教师的评价必须做到就事论事、言简意赅、观点鲜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评价时,对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有价值的观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对学生提出的有偏颇的观点要进行分析引导,把他们的思想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评价时,切忌不能对不同的观点“一棍子打死”,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是要发扬民主精神,科学评判,做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真正让课堂激荡思辨,充满智慧。
近年来,许多教师的实践经验证明,在中小学教学中,巧妙地设计一些有吸引力的讨论问题,并以小组或全班的方式开展讨论,的确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但是,课堂学习讨论作为一门艺术,探索和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加强思考与研究。
(責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