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8-09-21孟昱宏

戏剧之家 2018年19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中小学思考

孟昱宏

【摘 要】本文所论述的音乐教育不包括社会音乐教育和高等音乐教育,只是基于当下高中音乐教育,从以下几点所作的一番思考。一是音乐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滋润学生的心田。二是教师在音乐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可以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三是音乐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四是教学中的音乐作品介绍有无会影响到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五是在教学中要围绕学生去设计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161-03

作为艺术教育之一的音乐教育,可以说是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任务,当学生第一次接触音乐时就应该把最好的音乐,最正确的音乐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音乐,使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一、音乐教育

高中音乐教育不是“理论课”,而是以音乐为主,在欣赏体验中进行教学的。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音乐,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当学生有了好奇心学生就会产生探索和参与体验的愿望,进而产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在每一堂音乐课上让学生切身的去体验感受音乐,接受音乐的熏陶。我们也应该反思在一堂音乐课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学生有没有受到音乐的熏陶?如果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对于音乐的审美还是停留在表面,不会欣赏音乐,不了音乐文化。那我们是需要重新审视音乐教育的。当然,音乐课堂也不能是单一的知识或专业技能的传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削弱。单拿歌唱课来说,我们教唱一首歌曲,不能只顾演唱技能的传授,而是应该重视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体验,我们还需注意基本演唱方法的问题、嗓音保护意识问题。当下,生活在大城市亦或小城镇、乡村中的学生,如果只学习文化课知识,那么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会显得单调,此时,如果他在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他就会去寻找自己喜欢的音乐去聆听,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缓解了学习过程中的劳累。这也是音乐课的价值所在。

二、音乐教师

音乐课的效果怎么样,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个人专业水平、教学技能、口头表达能力和人格魅力的综合影响。其次可能就是学生个人素质。为此,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去不断的完善自己,并且多和学生去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以此为契机,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和教师敞开心扉交流。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一定不要脱离音乐,音乐是充满活力、充满律动感的,也是在时间中展开的。如果是欣赏课,那就让学生完整的听和片段的听结合起来。并且还需让学生亲自去演唱或演奏以加深个人感受。环望当下,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学生回到家中就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以及其他播放设备联上网就可以听,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去欣赏高质量的音乐,这也是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听到音乐,但是生活中的音乐繁杂且质量高低参差不齐,基于此,教师也就不能简单的播放完就了事。必须有目的的去引导学生欣赏中外的優秀音乐作品。

教师在音乐课上也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讲台上,而应该把活动范围扩大,主动去和学生亲近,以营造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放松身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通过音乐去领悟生活、领悟人生。通过音乐对心灵的滋润而对生活充满正能量,充满希望。以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审美观。我们也发现,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玩手机,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就有必要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伴侣,去让他们有事情做,而不至于无聊的去玩手机。

音乐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上有激情,从踏进教室就应该以精神饱满的态度站立在学生面前,因为,音乐课相对于其他科目的课堂是比较活跃而且不枯燥的,是可以充分活动的。音乐教师必须去带动学生,使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使每个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在课堂上,使课堂高效、有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音乐学习的主人。

三、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应当从最基本的元素开始教学,根据一定的逻辑和先后顺序,逐渐加深难度,以此把音乐最基本的元素印在学生的记忆中, 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另外,音乐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是一门声音的艺术,这也就要求我们要调动所有的感官以及可供我们支配的动作去表达我们所理解的音乐,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反映进行教学,而不是强制性或完任务式的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所以教师要创造宽松和自由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踊跃发言和提问,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新课标中就体现出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在实际当中还是落实不到位。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直观的方式去讲解所讲解的内容,以简单化、趣味化的原则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各个要素、风格和体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课堂中讲授的内容引导到生活中去,因为学生或多或者少也在和社会生活打交道,也会受到家庭文化的影响,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有兴趣去学,这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动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对音乐及其音乐这门课产生了兴趣,也会尝试着在生活中去表现。教师只有自己把自己融入课堂、融入音乐,才能触动学生,使学生和自己一起配合,在音乐的世界遨游。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不要使自己给学生造成紧张感,但是也不能让学生在自己面前过于无礼和无纪律,以至于觉得老师很好戏弄。 而是保持平衡感,使学生在自己面前敢于表现自己。光有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也是单调的,所以要视情况经常举办各种演出和比赛活动,同过艺术实践去影响学生的成长,根据考察,经常参加演出活动是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和审美趣味以性格(人格)的完善产生积极影响的 ,我们作为教师,对于所作的一切,我们应该心里明白,这是为学生的将来的健全发展所作的努力,不可以疏忽。

音乐课的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摸清学生的已有的音乐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和提问,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课堂的教室座位安排也可以视情况而灵活排列,如学生坐成半圆形,教师站在中间,以缩小教师和学生的空间距离感,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也不能随意否定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表现,要引导学生去欣赏中外经典的音乐作品,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抵制低俗的音乐。引导学生去学习经典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的去聆听、感受、体验,可能的话去说出自己得感受,或者用身体动作去表达自己的心里感受。音乐课中所使用的教学法教师一定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学习、研究和总结,如通过对比欣赏作品去使学生领略不同作品的风格 ,通过不断的研究教学法是一定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的。

音乐课的教学中有的学生不举手并不代表学生不知道,没有想法,作为教师一定要兼顾提问不发言的学生,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教学中通过音乐元素的体验与学习为学生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基础的音乐学习事关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即使他将来不想从事音乐这方面的职业,但是也会影响他的综合素养。如,在歌唱课或者是欣赏课都会涉及到音乐术语和乐理知识,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阶段有步骤的去把音乐的核心知识逐步传授给学生,当学生知道了一些乐理知识和术语后,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就会有所提高,学生也能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也能理解作品。音乐教育最根本的是对音乐的基本元素的切身感受和领悟,如旋律的理解、和声的概念、情感表达等的深刻理解。用身体和感官去体验音乐的各种元素。

杜威曾说:教与学是相互对应和互动的过程,颇类似于卖和买。所以,学生有需求,也就是求知欲,或者说学生喜爱音乐才能主动去靠近音乐,进而去参与体验音乐,从而爱上音乐。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学习中的主动权在于学生。生命是充满活力的,机体无时无刻不在动态中持续着生命,生命寄存与肉体,而肉体充满欲望,而欲望进而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需求。肉体如果不动了就说明生命的终结,而精神的凝固这个人就会痴呆、麻木、无法自理自己的生活。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万物,我们就会看到,刚一出生的婴儿就会伴随着身体四肢的舞动而发出哇哇的哭叫声,其后几个月他会对出现在眼前的任何事物都要前去触摸。为此,音乐课要充分考虑到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生命机体是充满动力的,是动态的,是在需求和满足中持续着生命的动力。所以,音乐课不能是气氛压抑或者是学生个体受到束缚、怀着紧张拘束的状态去上音乐课,而应该是学生自然的表露自己欲望,也就是流露出对音乐的感受后,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学生内心要积极的去参与到自由开放、宽松活跃的课堂中来,才能受到音乐的滋润。

因此,学校的音乐教育要想切实有效的对学生的音乐素质起到实际的效果和巩固课堂上所获得的有益影响,笔者认为,课外音乐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学校的音乐氛围要有利于学生的音乐素质的锻炼和巩固,但是根据笔者的考察,现实情况确实是落实不到位的。

四、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是在一定的时代诞生的,对于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介绍要在音乐课的进行中去穿插进行,尤其是那些有关作品的历史知识,要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合理安排和处理、加工音乐历史知识,最好变成小故事,使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而且要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去排列,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在这里,对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就比较高,教师对音乐史的解释最好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教学的丰富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提高教学的效果。

对于教师讲授的方法也是需要每位教师注意的,那就是最好把需要讲授的音乐历史知识能用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感官面前,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但是根据我们在日常的学校教学中的观察和身边孩子接受的音乐教育的了解,我们发现音乐教师们做的还是不够。

在一堂音乐课上,音乐教师要把本学期需要讲授的有关音乐作品的历史知识做合理的安排,每节课内容要适当,不易过多,要循序渐进。夸美纽斯就曾在其《大教学论》中说:“假如 一切事情都按学生的能量去安排,这种能量自然就会同学习与年龄一同增长。”

五、教學对象——学生

作为音乐教育对象的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亦或音乐认识力作为基础,那么学生在选择音乐时是没有判断力的,从而就会出于本能的判断跟随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去选择音乐,而选择的音乐质量高低学生是不会去考虑的。音乐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引导我们的审美趣味,去引导我们认识美的东西,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就说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也应该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音乐中唤醒其内心的音乐灵性,培养学生的感官感知音乐的能力,从其内心中流出一股活的“源泉”,这对于创造性的培养也是有益的。以此让音乐成为其终生的“伴侣”,成为它伤心孤独时的真挚“友人”,让音乐开启对这个世界的观望的新窗口,从而使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音乐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进而让学生的生活有滋有味。音乐教育也应当引导学生去感觉与体验“声音”,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也就是内在音乐感觉,对声音的敏感度。其次就是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探寻大自然和社会中的声音,体会他们所生存的自然与社会,进而丰富情感和滋润心灵。音乐对精神的鼓舞也可谓是所有艺术在当中最有力的,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在人生的学习道路上是非常重要的,精神饱满做起任何事情就会不至于懒散、心生乏味,以致最后放弃。这种精神状态从小就得去培养。

当今,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殷实,随着也就有了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而音乐是再好不过的了。而且,学生在音乐方面所受到的影响不只是学校的音乐教育,还包括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音乐世家以外,主要还是受到社会生活中流行音乐的影响比较大,但是社会上的流行音乐是良莠不齐的,并且,也因学生所在地区的发达程度的差异,学生受到的音乐熏陶也是有所差别的,当然,主要是受家庭经济的影响比较大。由此我们可见,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的参差不齐会影响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学生如果没有基本的音乐知识,就不会正确的去从事音乐活动。学生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识谱的基础上去进行各项演奏演唱活动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否则只会是一团混乱。如,在课堂上使用奥尔夫乐器,要依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心理发展去实施,学生必须明确自己当前在做什么,而不能毫无目的的去做,这样效果是不佳的。对于学生使用奥尔夫乐器进行演奏,不能流于表面热闹,而是要组织有序,按照一定的曲谱或节奏去演奏,通过这样的途径去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音乐感觉,也要通过这样的活动去培养学生的纪律和团结友爱的品德,去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而不能为了开展活动而去开展活动,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在音乐课教学当中要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同时要把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用音乐去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格累哥利-那奇恩曾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 今天,音乐教育对于师资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所以,音乐教师要注重学习和音乐学科有联系的学科,完善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展视野,开放思想。因为,音乐教师面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而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这些孩子现在由母亲和父亲送来上学,再过上几十年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孩子,也会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学。所以,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音乐去感化他们的内心,去充盈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每一天都有音乐的伴随,无论将来的人生道路多么艰苦,希望音乐是他们的精神动力或者是他们一生从事的职业,也希望通过后音乐活动使他们彼此增进友谊,增进彼此的交流,怀着一颗纯真友爱的心走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能识别真善美。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真无邪,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充满欢声笑语,却不知这个世界的另一面,也不知社会生活的真面目,此时,我们就应该让孩子,在音乐的陪伴下振奋精神,勇敢的去面对生活,去营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陈铁成.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反思与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葛春.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王姣姣.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六所中小学校为个案[D].湖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中小学思考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