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美外衣下的残酷本质

2018-09-21刘菲

戏剧之家 2018年19期
关键词:社会问题

刘菲

【摘 要】中岛哲也作为日本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他的电影总是广泛吸收借鉴其他艺术样式。如童话般唯美的影像风格之下,却通常叙述的是一个残酷的故事。本文将从中岛哲也电影的影像风格中对于色彩和光影的运用,以及剧本选择时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暴力情节的热衷两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中岛哲也;影像风格;社会问题;暴力元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117-01

日本导演中岛哲也一直善于吸收借鉴其他艺术样式,在其指导的影片里大胆融入动漫、音乐剧、音乐短片等艺术样式,影像风格极富美感又充满了个性化的表达。虽然前期和近期的作品风格有所改变,但以唯美画面表现残酷的社会问题与暴力元素的思路一直贯穿始终。

一、唯美外衣:影像风格特点

中岛哲也早期和近期的影片虽然在光影色彩的运用上有些许转变,但都倾向于非写实性的表现手法,画面风格唯美,追求视觉造型性,镜头设计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富于表意性,呈现出诸多后现代主义风格特点。

(一)早期作品光影色彩明艳。在中岛哲也早期的电影(如《下妻物语》《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帕高与魔法绘本》)中,剧中人物常穿着色彩鲜艳的奇装异服,场景设计华丽繁复,背景光照强烈,映衬出居中角色与创作者丰富的情感、内心的炽热与生命的活力,给观众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影像世界。

中岛哲也偏爱戏剧化的照明方式,使电影画面时常呈现出色彩饱和或过度曝光的状态。不论是积水和牙齿的反光,还是直直射向镜头的逆光,又或是剧中角色死后出现的神秘光芒,这些非常规的光影应用体现了中岛哲也不拘一格的电影思维和个性化的影像风格。

(二)近期作品光影色彩清冷。中岛哲也前期的影片一直采用夸张明艳的色彩基调,即使在悲剧故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也充满了喜剧元素与童话风格,但其近期作品《告白》和《渴望》虽然依旧保持了唯美诗意的影像特点,却一反之前夸张明艳的光影色彩风格,改用更为严肃的灰暗色调,人物着装也大多陈旧朴素。《告白》中的天空时常阴云密布,不充分的光照赋予影片清冷阴郁的色彩基调;而《渴望》中则多为照明不足的夜景,画面中大面积的黑暗给人以压抑恐惧之感。

二、残酷本质:剧本选择倾向

中岛哲也早期作品通常为年轻人心理状态的“速写”,近期作品则多着眼于对社会阴暗面的揭发,但归根到底都拥有同样的残酷本质,即对于社会问题与暴力元素的一贯呈现。

(一)社会问题的审视。中岛哲也惯用戏谑的手法来嘲讽现世,梦幻般的童话风格与诗意唯美的影像之下却总揭示着当代日本某些残酷的社会问题。如《下妻物语》里的两位女主角桃子和草莓分别代表了日本两类被打上“颓废”标签的群体——“御宅族”和“暴走族”, 她们迷失的自我认知与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正是当今在日本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松子53年的人生展现了日本战后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青年时期的泡沫经济时代,中年时期的偶像冰河期与乐队盛世;《帕高与魔法绘本》则影射了日本社会的强者崇拜现象,这种来源于“武士道”的价值取向催化了民众的尚武思想,使弱者时常处于被忽视或被欺凌的状态;而《告白》和《渴望》都是聚焦少年犯罪这一主题,在《渴望》中导演还更为露骨地展现了性丑闻、黑社会、虐杀等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

(二)暴力元素的热衷。中岛哲也在其早期的作品《夏天的大人们》中就有暴力情节的展现——以一个父亲的视角居高临下地观看一个女学生被同学欺凌。而在其之后的作品中,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告白》《渴望》,都探討了青春期这一人类敏感的心理和生理时期青少年所涉及的犯罪行为,三部影片中的血腥暴力画面以及致死人数都呈递增状态,导演在影片中所诠释的世界观也越发阴暗。《告白》中有将喷溅的鲜血用慢镜头呈现的片段,这种具有艺术美感的画面却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反差与压抑之感,而《渴望》一片更是因为涉及大量血腥暴力镜头而被限定观看人群。

三、结语

中岛哲也在艺术上一直坚持突破自我,这虽然有时会挑战观众的接受程度,影片《渴望》在日本公映后两极分化的评价与不理想的票房成绩就是这一矛盾的体现,但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只要他一直保持高度的创作热情,之后必定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高水平电影。

参考文献:

[1]王晓通.中岛哲也电影的影像风格[J].电影文学,2013.

[2]张振会.中岛哲也《渴望》中的人性刻画[J].电影文学,2017.

猜你喜欢

社会问题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审美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