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红海行动》中的文化霸权元素

2018-09-21王一帆

戏剧之家 2018年19期
关键词:红海行动意识形态

王一帆

【摘 要】自2018年2月16日上映,《红海行动》就一直备受欢迎,票房高达36亿,获得了绝大多数观众好评。影片内容丰富连贯,节奏紧张起伏,为观众们带来了别样视听体验,将我国主旋律动作片创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本文将探究影片中所体现的文化霸权元素,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红海行动》;文化霸权;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113-01

一、文化霸权理论

伴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推进,文化全球化发展态势也不可阻挡。文化传播的载体有很多种,电影作为一种集视听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思想交流碰撞。人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会不自觉被影片所传达的文化思想影响,并主动接受影片所传达的观点。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在电影中同样适用。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有多种形式,既可能是一些实体组织机构,又可能是一些社会群体。市民社会是一个权力场,各种社会利益集团通过竞争在这个权力场中寻求认同,并试图树立权威,而一旦某一社会集团在这一权力场中,在文化、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等方面确立了权威,它就确立了所谓“文化霸权”。

二、《红海行动》中的“文化霸权”思想

《红海行动》以撤侨行动为主题,讲述了蛟龙突击队员深入非洲伊维亚,解救被恐怖分子追击的中国领事馆巴士及绑架的人质的故事。队员与恐怖分子展开生死搏斗,传递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决心。

(一)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在树立和传播国家形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1 世纪以来,国产电影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电影创作者花费了很多心血塑造和传播我国正面、丰满的国家形象。《红海行动》就是成功典范。它契合了当下国人渴望肯定、国际地位提高的强烈愿望。中国需要建构自己的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肯定。这是电影意识形态功能实现,也是中国人情绪的一个宣泄口。

影片中展示了很多现代化军事武器,军舰、无人机、重装枪械等。临沂舰成功拦截敌对分子炮弹并展开反击;当海盗杀人后迅速撤离公海,蛟龙突击队员并未放弃追捕,在最后关头让杀人者付出了惨重代价等,都是电影叙事的一大亮点,也是中国国力强大表现。它既直白地重复了武器使用的残酷性,又含蓄地宣告中国人任人欺辱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当8名突击队员深入敌方去解救人质时,他们也将“人”看作最重要。在营救了人质之后,又救出了其他所有人质。即使没有得到上级命令,8 人中两死两伤的情况下,为了夺回危害世界的核武器他们主动冒死出击,孤军深入。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体现出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二)群体英雄塑造

一直以来,以美国电影中塑造的超级英雄角色为代表,各国电影都致力于塑造不同的英雄角色。人们往往对“英雄”这个充满传奇色和吸引力的词汇有着特殊执念。“英雄”往往是社会正义的化身,是国家和民族主流的意识代表,为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红海行动》在塑造英雄人物、突出英雄品格上有了进一步突破,成功地塑造了蛟龙突击队群体英雄形象。它没有把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当作表达英雄主义精神的制高点,而是把镜头对准了集体的力量,塑造了群体英雄的形象。影片中,蛟龙突击队的 8 个成员虽都身怀绝技,却各有不同,当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时变得无比强大,无坚不摧。《红海行动》也成功塑造了两个勇敢坚强的女性形象,海清所扮演的华裔女记者与蛟龙队员佟莉,前者既有无所畏惧的勇敢,又有面对家人朋友的柔情;后者既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骁勇善战又有女性独有的细腻。这两个崭新的女性形象出现,也更容易让观众对片中人物产生认同。

(三)军事装备武器展示

电影真实地还原跨境作战的各种细节,尤其在展现中国海军及特种兵军备力量、作战能力和精良的武器装备上下足了功夫。影片《红海行动》展示了多种轻重枪械装备。极大激发了观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临沂舰”“潍坊舰”“微山湖舰”等大型现代化战舰展示到越野车、狙击枪、无人机等大型作战设备亮相,整部影片充满了激烈打斗和拼杀的场面。我国作战人员不仅可以从容使用国有化军事装备,在特殊情况下对欧洲装备使用也是十分熟练,这既是我国军人优秀作战素质体现,也是我国军事力量不断强大与威慑,强调了中国的大国实力,使得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军事和科技实力有了更清晰认识。

三、结语

提及文化霸权,自然会想到美国的文化工业,很多人对好莱坞电影、迪士尼乐园等文化产品持一种批判态度,批判美国对于其它国家的文化殖民主义,但是,这种他国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灌输从来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利用电影这种文化载体将“被动”变为“主动”之后实现。在全球化时代占据优势地位的美国,很擅长通过电影向各国输出他们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这必须要引起中国影视行业警醒和反思。

《红海行动》可以看作是中国一次反击,是中国电影对中国意识形态向世界的一次输出,体现了中国文化霸权策略。在未来影视发展中,“既不是受压迫者,也不是压迫者”的中国形象需要寻找一种不同于他国的创作观念和方式,去建構国家形象,谋求更好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红海行动意识形态
《红海行动》离现实有多远
林超贤:中国海军鼎力支持《红海行动》(手记)
《红海行动》大年初一登陆全国院线
《红海行动》举行发布会
《红海行动》举行发布会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