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14世纪“新艺术”兴起谈中世纪宗教的权威

2018-09-21苏婷

戏剧之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教会

苏婷

【摘 要】本文对14世纪“新艺术”时期西方的社会背景及音乐的发展进行了简要论述,阐明了这一时期音乐特征很大程度上是对教会权威的挑战这一观点。旨在以此反映中世纪宗教权威对当时音乐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新艺术;人文主义思潮;教会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076-01

疫情所带来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整个欧洲的人口急剧下降,人们整日生活在恐慌不安之中。于是人们的不满日益高涨,封建的政治制度开始瓦解,掌握财富的中产階级崛起,开始向封建贵族阶级挑战,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这种挑战并不是只在政治界展开,同时也向教会的权威发起。漫长的中世纪,教会的腐败现象日益凸显,人们开始质疑,教会权威下降,批评之声不绝于耳。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文主义思潮开始萌芽,人的本体认知逐渐觉醒,人们开始正视在神的启示和人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区别,不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而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于是促成了宗教与科学的分裂。同样文艺界也受到这样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经典重新燃起兴趣,创作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涉及诗歌、戏剧、美术、音乐以及科学领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是一场声势浩大、范围极广的人文主义思潮运动,是西方古代历史的结束以及近代历史的开端。

在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过程中,14世纪的“新艺术”时期由于教会反对一些新的音乐创作技法,导致中世纪繁荣的宗教复调音乐开始衰退,严重制约了音乐家们的创作。这直接导致了大量的音乐家开始摆脱教会的束缚,转而投向贵族、宫廷寻求支持来进行音乐创作。于是欧洲音乐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新艺术”这一概念源于14世纪法国诗人、音乐家维特里名为《新艺术》的一篇论文,而最早具有“新艺术”特征的乐谱出现在长篇讽刺诗集《福维尔传奇》。“新艺术”的特征是直接与13世纪以巴黎圣母院乐派为代表的复调音乐创作的“古艺术”对峙的,其特征的表现多样。

首先,为了探求新的音乐发展方向,开拓新的音乐表现手段,音乐家们开始尝试将世俗音乐融入到宗教音乐中去。这种在教会神权统治下不可能进行的尝试,在音乐家脱离了教会背景后得以展开。虽然经13世纪经文歌这一体裁已经历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合流,但14世纪音乐家们的这一尝试无疑是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界限进一步模糊了。

其次,被宗教视为正统的拉丁文歌词已不再是音乐家们创作的首选,而是在欧洲各地兴起了采用本土母语进行音乐创作的风潮,这样亲切的音乐作品得以快速传播,也给予音乐家们强大的创作动力。

再次,记谱法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出现了时值更小的音符形态,同时二分法的节奏也开始取代中世纪被认为是神的“三位一体”的完满三拍子的节奏而被经常使用,使得音乐可以呈现出更加多变发展。

另外,终止式尤其是兰迪尼终止式的应用,及导音的引入,使中世纪教会调式开始向大小调体系发展过渡,三度、六度音程不再被禁止而被认为和谐,中世纪教会音乐常常出现的五度、八度的连续进行被禁止,这些新的创作尝试让音乐家们兴奋不已,音乐创作的视野也更为开阔。

以上这些“新艺术”的创作特征无一不是在诉说着教会的权威在14世纪受到了巨大的重击。反观我们不难看出,中世纪教会对于当时的西方世界一定是有着很强大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有着我们无法体会的禁锢。在漫长的中世纪,教会的日益腐败及对人思想的控制,使得当时处在生产力比较低下同时精神又受到宗教禁锢的人们生活的十分的压抑、困苦。于是才有了后来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这是人们借着复兴古代经典来创造新的世界,作为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度的14世纪的“新艺术”就是最有力的体现。到这里我对“西方文化里认为‘中世纪一词是带有贬义意味”的描述才有了更加深刻认识。

我们生长在中华文明里的人们很难理解,宗教怎会有这样能力让人们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受到它的禁锢,甚至于国王登基都要经过教皇的加冕才能够名正言顺。毕竟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神权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情况存在,神权常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这样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差异让我在教学研究工作中经常感到很奇妙,让我更有动力去学习和了解。

猜你喜欢

教会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教会读者什么
教会孩子做选择题
只住五星级酒店的女上司教会我的事
桥下那位流浪汉教会了我什么?
做一只会“偷懒”的“小蜗牛”——关注学生的发展,教会如何学
他用一碗鸡蛋面教会孩子别占便宜
初恋教会我们爱
教会思维:语文教学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