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思维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
2018-09-21梁剑红
梁剑红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迎来了转型期,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均发生改变。本文通过了解高校图书馆目前开展服务的现状,浅析“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可行性,提出“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服务创新;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3. 078
[中图分类号] G250.7;G252;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3- 0173- 02
0 引 言
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全国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传统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与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化学公式。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以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的优势,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不同方面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模式,从而使传统行业得到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日益蓬勃发展,图书馆受到一系列的挑战,形势不容乐观,固守陈旧模式、一成不变,最终只会使图書馆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想要可持续发展,势必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融入不同的因素,借助科技的发展促进自身的成长,不断扎实推动图书馆管理与推广模式的创新进程,拥有更广阔的开放资源,使图书馆能作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
1 高校图书馆目前开展服务的现状
1.1 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高校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和技术人员偏少,大部分是学校高层的家属和退休人员,老龄化问题严重,他们多数安于现状,服务态度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较少针对读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思维局限于传统图书馆模式,不注重提升创新能力,平时侧重于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轻视绩效,没有充分地向读者展示图书馆的魅力,读者对图书馆的认识仍停留在借还书的阶段,图书馆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缺少在工作中更上一层楼而学习提升的决心,忽视继续学习的必要性,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普遍低下,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环境。
1.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缓慢
多数高校图书馆没有紧跟时代潮流,数字化建设缓慢,至今仍侧重于购买纸质书籍,电子书籍资源相对较为贫乏;服务方式仍停留在面对面地口头咨询和借还书阶段,较少推出读者喜闻乐见的网络应用平台,无法为读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工作效率不高;读者受图书馆设施所限,无法根据自己需求快速获取馆藏信息和书籍具体位置,从而浪费时间和精力,造成资源浪费。
1.3 高校图书馆图书使用率低
高校图书馆的书籍虽然数目众多,但多数比较陈旧,且出版时间久远,较少购入市面上流行的畅销书,更新较慢,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导致读者不愿来图书馆借阅学习;虽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书籍资源,但由于图书馆没为读者进行培训,导致读者不懂如何快速查阅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造成资源浪费;平时注重图书馆开放时间,却较少根据读者的借阅数据进行阅读推广活动,导致读者流失、书籍流通量减少,从而出现图书使用率低的恶性循环情况。
1.4 高校图书馆资源有限
高校图书馆与其他部门经费的落差较大,受经费限制,多数采用低价投标方式购书,购买的多数书籍内容质量较差,高质量书籍寥寥无几,书籍得不到质的提升,同样,对电子书籍资源的投资更是不尽如人意;图书馆的基础设施较为陈旧落后,非基本服务收费(补办借书证费用、丢书赔款等)仍靠工作人员收取,延误了推行先进运营模式的进程;此外藏书空间严重不足,不能在同一馆内藏全所有书籍,只能大量减少复本的数量,当很多人同时想借同一本书籍时,不能全部满足他们的需求,为读者的借阅带来一定的影响。
2 “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可行性
面对“互联网+”这一全新思维模式和服务理念的冲击,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虽然仍处于初期阶段,无论是服务思维方面,还是服务体制方面,都不太成熟,但由于外界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充裕,拥有强有力的支撑,只要高校图书馆用心感知互联网思维,引进相关信息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能实现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全面升级。
2.1 国家支持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使得“互联网+图书馆”有了坚实的政策支持与理论指导。
2.2 互联网技术已成熟
无论从硬件、软件,还是应用方面,互联网技术已达到成熟的阶段,能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人们能够按需获取信息。近年来,各式网络平台被相继推出,“互联网+图书馆”有了更多得以实现的渠道,加上学校逐渐意识到图书馆建设对学校整体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对图书馆的支持力度,无论资金方面,还是其他设施方面的支持,对比往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图书馆推行先进运营模式的构想指日可待。
2.3 有充足的案例可借鉴参考
其他地方图书馆已具有较成熟的“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体制,比如杭州图书馆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悦借”服务,借助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技术打造线上线下借阅平台,市民只需要一张证、一部手机,随时随地就能享受网上借书和图书送到家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多学习借鉴,结合本馆实际情况,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方便性的服务措施,提高图书的利用率,打响图书馆的知名度。
3 “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充分发挥的新路径
3.1 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馆员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努力学习互联网知识,提升网络应用技能,同时图书馆应多为馆员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多与外校图书馆交流、学习,把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引进本校图书馆,取长补短,以便为读者提供更令人满意的个性化服务,尽量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优化知识创新服务。
3.2 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
(1)微信目前已成为大众普遍乐意使用的通信工具,应设立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图书馆,方便读者办理各项图书基本业务,如资源检索、图书查询、续借书籍、过期交款等,此外,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通知公告,使学生了解图书馆最新图书推广活动和通知动向,方便读者第一时间获取所需信息;设置调查问卷,了解读者借阅特点,分析不同专业学生对获取其他学科知识的侧重程度和需求,方便规划购买书籍的类型;设置报名、投票、点赞等活动模块,丰富阅读推广活动形式,进一步吸引读者进图书馆,增加借阅量,使得图书馆的資源和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
(2)学校读者的主体是学生,但有一部分读者是职工,他们大多是保洁人员和保安,文化水平不高,不太懂得上网查询信息,在图书馆内设置智能查询触摸一体机,操作十分简便易懂,不需太复杂的操作技巧,对于职工这一群体来说是极大的方便措施,可供他们快速方便地查询图书馆楼层馆藏信息、图书类别及所有信息,体验数字图书资源的浏览和借阅。
(3)图书馆网页是对外比较官方的平台,即使设有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也不能忽视图书馆网页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更新,不仅要设计简洁亮眼的网页封面,而且要设立多个实用栏目,供读者通过导航快速地进入所需模块中,为其提供便捷性和针对性服务,方便读者了解图书馆各类信息,以及满足其信息需求。
3.3 提高图书使用率
图书使用率受诸多因素影响,多数学生会根据图书内容质量的好坏来决定是否借阅,如果图书内容不好,不是名著或者畅销书籍,即便数量充足,也只会沦为滞销品,尘封书架上,无人问津;图书使用率与在校学生的专业也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分校区的情况,每个分校区的专业分布都不一样,如果图书馆购入的书籍与该分校区的专业不符合,没有迎合该专业学生的需求,那么此类书籍对学生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不能引起学生的借阅兴趣,即使有学生借阅,借阅量也不大;书籍再好,也需要推广宣传,才能为人所知,高校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主体,应把阅读推广与“互联网+”进行结合,通过创新推广的手段,以及充分利用借阅数据来了解读者的阅读特点和需求,提供符合读者需求的阅读推广服务,从而吸引读者多进图书馆阅读,提高图书使用率。
3.4 扩充图书资源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如果仅仅依靠本校的支持,那么图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可通过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服务机构进行联盟的方式,联合共建,丰富彼此间的数据库资源,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目的;此外,可考虑拉赞助的方式,在学校举办相应的活动,为商家做宣传推广,商家则为图书馆赞助经费或者书籍,以此扩充图书资源。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用最少的经费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和服务,是图书馆的义务之一。
4 结 语
面对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巨大变化,高校图书馆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基于“互联网+”思维,更新理念来推动服务工作的拓展,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以敢于跨界、融合创新的精神重新定位和重新认识图书馆服务方式,让人性驱动图书馆服务,构建智能互联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使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使用价值在社会中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从而进一步推进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敏,沈锡琼.“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3):196-198.
[2]蔡焰.“互联网+”与高校图书馆服务融合发展研究[J].出版广角,2016(10):35-37.
[3]杨三方.“互联网+”下图书馆服务变革与创新探讨[J].晋图学刊,2016(1):28-31.
[4]温菁菁.“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提升——以南航金城学院图书馆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40).
[5]郭顺利,张向先,李中梅.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4):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