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习题教学中学生思维逻辑路径培育的策略

2018-09-2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读题习题逻辑

王 明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215411)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习题教学可以大大帮助学生掌握课堂所学基础知识、理解所学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所以习题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习题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刷题”状态,如何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呢?学生思维逻辑路径的养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习题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掌握学生的思维逻辑路径,并不时的加以引导,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习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路径的意义

有的教师认为习题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会做题,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讲解清楚题目的做法、技巧、陷阱、考点,即可以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所以这样的习题教学多呈现以下四个特点:典型例题堆砌、例题简单切割、假变式、大容量.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也看到了以上四个特点,经常在习题教学中把往年高考题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导学案上也全是这样的经典例题;笔者还一度的认为只要通过一定量化学习题训练,就可以弥补学生的知识盲点,从而达到全面掌握化学知识的目的,所以习题教学也曾经一味的追求大容量.

随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笔者发现以上的习题教学方式不论是从学科思维、学科实践还是学科价值等层面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没有任何意义.所以笔者也在尝试改变,在习题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路径的养成,在课堂中解决学生思维上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学生思维逻辑路径,来加强学生处理新情景、新题型的能力.下面就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相关探讨.

二、习题教学中学生思维逻辑路径养成的案例研究

1.提取有用信息

现在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大多是课前让学生做好,课堂上直接讲解方法与技巧,接着当堂训练、当堂讲解.在这其中教师往往忽视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读题,学生的读题与审题能力.要知道学生在解题时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读题,如何读题,如何从繁杂的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则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思维逻辑路径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大声朗读(并不是文科的专利),提笔圈划,标注等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用心去体会题干中的信息.

案例1:在1.0 mol·L-1NaOH和0.5 mol·L-1MgCl2溶液中,混合物X(MgH2、Al)都只能一部分产生氢气,遗留的固体物质γ-射线衍射谱图如图所示(γ-射线衍射适用于分析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物质晶态所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是不同的).在上述NaOH溶液中,混合物X中放出氢气的化学物质是 .

带领学生大声朗读两遍以后,拿笔圈出重点,由“混合物X(MgH2、Al)”可知本题的答案是二选一,难度立即降低,由“在上述NaOH溶液中”并结合图像可知只需要观察图像上面的一条曲线,难度进一步降低,最后由“(γ-射线衍射适用于分析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物质晶态所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是不同的)”知道曲线的意义,从而可以发现第一个衍射图中铝的量较少,而MgH2的量较多,学生也就顺其自然的得出了答案为Al.最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总结,通过有效的读题,将题干中的信息筛去了一半以上,难度自然也就降低了.

2.整合原理

教师在指导完学生读题,提取了有用信息以后,就要要求学生不要急于落笔,要先在大脑中调用存储,分析此题是热力学问题还是动力学问题,是平衡问题还是速率问题,是实验问题还是原理问题一定要定好位,千万不要盲目答题,所以在这里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思维逻辑路径的第二步,整合原理.

3.逻辑推理

接下来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思维逻辑路径至关重要的第三步,即根据命题者所问进行恰当的逻辑推理.

(1)以问题驱动学生思维逻辑路径的达成.根据命题者所问,教师可设计有效问题来牵引学生思维的发展,并驱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分析、质疑和推理,去建构问题的答案.而有效的问题则要落在“最近发展区”,一节课,一节习题教学课,更应该是由一连串有价值的有效问题组成.预设问题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依据学生思维逻辑路径的发展,适时采用生成性问题,当然,最后要将问题融合于情境之中.

案例2 在实验中,某同学将1.0 mol·L-110ml的KMnO4溶液与酸化的NaC2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c(Mn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原因为 .

(2)以差异性思维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合适的情景先让学生自主分析、判断,通过差异性思维来设置“两难情景”,形成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路径的达成.

案例3 水在加强热的状态下会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情境中,加强热,水分解产生的主要气体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图中A、B所代表物质分别为 .

本题中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是水的受热分解,教师先可以让学生写出方程式及作图(气体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图像),现有知识学生可得出H2O(g)不断减少,H2(g)、O2(g)不断增加且满足2:1的关系,对比上图,认知性差异1,多出两条曲线A与B,并且符合2∶1的关系,认知性差异2,H2(g)、O2(g)在3500K后也开始减少,而这时A与B才开始增加,在没有其他元素的前提下,学生可得出A为H2(g),B为O2(g).

(3)以最终过程反思形成学生特有的思维逻辑路径.习题讲解完毕以后,并不要急于进入下一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思考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这不仅能认清知识脉络,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路径的形成.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解题的历程,明晰探究解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最后形成化学思想方法.

案例4 在案例2中的习题解决后,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总结:①这个问题我的思考过程是什么?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哪一步?③与其它速率问题有无相似之处,蕴含着怎样的化学思想.

教师在习题教学教学中选题应该少而精,不要堆砌,在立足学情、立足规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路径,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还会继续思考、继续实践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路径.

猜你喜欢

读题习题逻辑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逻辑
抓住习题深探索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创新的逻辑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