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季槐引种适应性研究

2018-09-21张云峰

山西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槐米坡位保存率

张云峰

(晋城市林业局,山西 晋城 048018)

双季槐是槐属(SophoraL.)国槐中以生产槐米为主的优良品种,其树冠紧凑,干形直,树皮粗糙,树势强壮,喜阳、抗晚霜、抗旱、耐瘠薄、较耐盐碱,抗病虫能力强于普通国槐;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生范围广,发展空间大;1年2季结槐米,米穗大且紧凑,米粒饱满,色泽正,黄中带绿。为了丰富晋城市树种资源,调整特色经济林的品种结构。笔者于2014年引进双季槐优良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观测比较不同生境下双季槐的生长指标和产量,以期为其在晋城市的大面积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晋城市阳城县芹池镇将军腰村和町店镇上黄岩村,地理坐标112°12′45″~112°20′15″E,35°34′15″~35°36′15″N,海拔550 m~1 000 m.年均温11.7 ℃,年均日照时数2 400 h,年降水量62 mm,无霜期180 d.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土层厚度在50 cm以上,pH值6.5~7.5.

1.2 试验设计

试验材料为从运城市盐湖区引进的3年生双季槐苗圃定植苗。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了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3月下旬,从运城调苗,随起随运随栽。不能及时栽植的,假植于试验地旁的芦苇河中。栽植前,修剪苗木根系,剪去病根、烂根、多余的根,保留主根、侧根、须根等。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进行栽植。根据不同密度、坡位、坡向分别设计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栽植20株苗木。

1)密度。处理1:1 665株/hm2(株行距2 m×3 m);处理2:1 110株/hm2(株行距3 m×3 m);处理3:825株/hm2(株行距3 m×4 m);处理4:615株/hm2(株行距4 m×4 m).

2) 坡位。在北坡(株行距3 m×4 m),设计坡顶(海拔1 000 m)、中坡(海拔800 m)、中下坡(海拔650 m)、坡底(海拔550 m)4个坡位梯度。

3) 坡向。在中下坡(株行距3 m×4 m),设计东坡、南坡、西坡、北坡4个坡向。

分别于当年和第4年(2017年10月)调查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指标、槐米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度对双季槐生长及结米量的影响

不同密度下双季槐生长及结米量见表1.

表1 不同密度下双季槐生长及结米量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4个处理,栽植当年成活率相差不到1%,胸径最大相差 0.2 cm,树高最大相差 0.1 m,总体差异不大,这与当年移栽苗木处于缓苗期有关。

栽植第4年,825 株/hm2处理的保存率最高,达95%,比1 665 株/hm2处理高5%;825 株/hm2处理下,胸径4.4 cm,树高3.1 m,冠幅1.9 m,高于其它处理,仅树高略低于处理1.处理3(825株/hm2)的槐米产量达1 800 kg/hm2,高于其它3个处理。

2.2 坡位对双季槐生长及结米量的影响

不同坡位下双季槐生长及结米量见表2.

表2 不同坡位下双季槐生长及结米量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4个处理中,当年生长量各项指标差异不大。栽植第4年,坡底(550 m)处理的保存率最高,达98%,比坡顶(1 000 m)处理高出7%.坡底(550 m)处理的胸径5.0 cm,树高3.6 m,冠幅2.1 m,槐米产量达1 850 kg/hm2,高于其它3个处理。说明海拔低、土壤水分多,相对温度高的地块更适于双季槐生长。

2.3 坡向对双季槐生长及结米量的影响

不同坡向下双季槐生长及结米量见表3.

表3 不同坡向下双季槐生长及结米量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4个处理中,当年生长量各项指标差异不大。栽植第4年,西坡处理的保存率高达96%,比最低的北坡高3%.南坡处理,胸径4.2 cm,树高3.3 m,冠幅2.0 m,均高于其它处理。南坡处理槐米产量达1 800 kg/hm2,高于其它3个处理,但差异不大。证明坡向对结米量影响不大。

3 结论与讨论

双季槐是阳性树种,萌发力强、生长快、耐强修剪,移栽成活率高,根系发达。其造林密度直接影响双季槐园区的通风、光照、生长量、米槐产量。

1) 种植密度对双季槐槐米产量有影响,初植密度应在825株/hm2左右,成年后适当减少株数。

2) 坡位(海拔)对双季槐结米量影响较大,通过试验,阳城县海拔低的地方更适合双季槐生长,值得推广种植。

3) 坡向对双季槐槐米产量影响较小,各个坡向生长和结米量差别不明显。

猜你喜欢

槐米坡位保存率
采收槐米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我家秘方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坡向坡位及郁闭度对森林公园内林下南方红豆杉生长的影响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如何种好中药材槐米
种植地坡向和坡位对楸树引种早期生长的影响
西兰花干燥过程中还原型VC与氧化型VC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