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北落叶松苗木各生长指标动态研究

2018-09-21冯耀飞张慧艳姚延梼

山西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速生落叶松华北

冯耀飞,张慧艳,姚延梼

(1.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景洪 666100;2.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松科(Pinaceae)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Mayr),为华北地区高山针叶林带中的主要树种。木材淡黄色或淡褐色,材质坚韧,结构致密,纹理直,含树脂,耐久用,可作建筑、桥梁、电杆、舟车、器具、家具、木纤维工业等原料。树干可割取树脂,树皮可提取栲胶。华北落叶松生长快,材质优良,对不良气候的抵抗力较强,有保土、防风的效能。华北落叶松产于海拔1 400 m~1 800 m的河北围场、承德、雾灵山,海拔1 900 m~2 500 m的东灵山、西灵山、百花山、小五台山、太行山(易县、涞源)及海拔1 800 m~2 800 m的山西五台山、芦芽山、管涔山、关帝山、恒山等高山上部地带。可作分布区内以及黄河流域高山地区、辽河上游高山地区的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树种。

关于华北落叶松研究的文献很多,笔者研究了华北落叶松2年生苗木生长指标、保护性酶活性和大量元素含量在1年中各生长期的动态变化,以期为培育健壮苗木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山西农业大学校园苗圃,地理坐标37°30′N,114°00′E,海拔870 m.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8 ℃,1月平均气温-6.2 ℃,7月平均气温23.7 ℃,年均最低温-25.3 ℃,年均最高温38.2 ℃.年均降水量456.0 mm,年蒸发量1 700.5 mm,年日照259.22 h,全年无霜期170 d左右。试验地地形平坦,东北5 m处有一口井用于灌溉,以保证苗木需水量。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发育良好的2年生华北落叶松苗木。在生长初期、速生前期、速生后期和硬化期,分别选取8株苗木,从地表下30 cm处连根挖出,用冰壶带回试验室。之后用流动水将所取样品表面冲洗干净,再用无离子水冲洗2次~3次。然后用吸水纸吸干样品表面水分,放于4 ℃冰箱内待测。

2.2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1)植株生长指标的测定。在4个时期内,用钢卷尺和游标卡尺分别对苗高、地径等进行测定,其中株高精度为0.1 cm,地径精度为0.01 cm.

2)叶绿素含量测定用乙醇法;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及根系活力的测定参照《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中的方法。

3)N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P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K的测定采用火焰光度计法。Ca,Mg,Fe,Cu,Mn,Zn采用日本产AA-62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波长:铜324.7 nm,锌213.9 nm,镁285.2 nm,钙422.7 nm,铁248.3 nm,锰279.5 nm)。

2.3 数据统计分析

原始数据的处理及作图由Excel软件处理,逐步回归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华北落叶松苗木测定

华北落叶松苗木生长指标的测定见表1.

华北落叶松苗木各元素的测定见表2.

表1 华北落叶松苗木生长指标的测定

表2 华北落叶松苗木元素指标的测定

3.2 华北落叶松苗木各指标的年动态变化

为便于比较,数据经过无量纲化处理。

3.2.1 苗木各指标生长动态分析

华北落叶松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动态分析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从生长初期到速生后期,苗高的生长量呈上升趋势,即苗高在加速生长,速生前期生长最快,速生期苗木的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9.75%.根系活力也呈上升趋势,即根系活力逐渐加强,速生期最强。而地径的生长量呈下降趋势,即

图1 华北落叶松苗木各指标动态分析

地径的生长越来越慢,生长主要在前期。苗高和地径都在硬化期停止生长,根系活力在此时也最弱。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长期呈降—升—降的趋势,从速生前期开始增加,到速生后期达到最大,之后开始减少。总体来看,苗高生长、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均在速生期处于高峰状态,地径生长高峰期在生长初期。

3.2.2 苗木叶片中保护性酶生长动态分析

华北落叶松苗木叶片中保护性酶生长动态变化见图2.

图2 3种保护性酶的动态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SOD活性在整个生长期呈上升趋势,在生长初期到速生前期,酶活性增加最快,在硬化期达到最大。PPO活性从生长初期到速生前期迅速下降,速生前期以后快速增加,在硬化期达到最大。POD活性从生长初期到速生前期急剧下降,速生后期到硬化期急剧上升,在硬化期达到最大。3种酶活性在整个生长期表现并不一致,但都在苗木硬化期达到最大。

3.2.3 苗木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动态分析

华北落叶松苗木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动态变化见图3.

图3 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的动态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叶片N和K的含量在生长过程中呈下降趋势,速生后期趋于平稳。P与Ca的含量变化相似,先减少后增加,到硬化期时达到最大。Mg的含量始终呈上升趋势。

3.2.4 苗木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动态分析

华北落叶松苗木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动态分析见图4.

图4 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动态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叶片中Fe,Mn和Zn含量变化较为平缓;Cu含量变化较大,生长初期较高,随后下降直到速生后期,硬化期又有所回升。

3.3 华北落叶松苗木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

华北落叶松苗木苗高和地径与其它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见表3与表4.

表3 华北落叶松苗高与其它指标的逐步回归

表4 华北落叶松地径与其它指标的逐步回归

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将变量逐个引入模型,每引入一个解释变量后都要进行F检验,并对已经选入的解释变量逐个进行t检验。当原来引入的解释变量由于后面解释变量的引入变得不再显著时,则将其删除,直到既没有显著的解释变量选入回归方程,也没有不显著的解释变量从回归方程中剔除为止。

对苗高和14个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11个因子在逐步回归检验中不显著而被移出,剩下3个显著的因子,即苗高和叶绿素、Fe,Ca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并且苗高与Fe,Ca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叶绿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对地径和14个元素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11因子在逐步回归的检验中不显著被移出,剩下3个显著因子,即地径与K,Zn,Cu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地径与K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Zn,Cu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4 结论与讨论

华北落叶松苗木的高生长期为3个月,高生长量在速生期生长最快,约占总生长量的80%.前期生长型苗木的实生苗,从2年生开始明显表现出高生长期短,生长量集中的特点,生长期为1个月至2个月。全期生长型苗木的高生长持续在全生长季,一般出现1次~2次生长暂缓期,生长期为3个月至6个月。根据苗木生长类型,华北落叶松苗木高生长属于全期生长型。地径在生长初期增加最快,然后生长量逐渐减小,到硬化期时生长量稍有回升。研究发现,苗木的地径生长量先出现生长高峰,然后高生长量才出现生长高峰。核桃楸苗木地径生长的第1个大高峰期出现在5月,之后出现高生长的第1个小高峰;在7月至8月,高生长出现第2个大高峰,之后地径生长出现第2个小高峰。华北落叶松和核桃楸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规律基本相似。

苗木叶片度过寒冷冬季后开始生长发育,SOD酶活性自发增加,PPO和POD酶活性下降。可能是因为此时主要通过SOD来抵御外界环境不良因素。到了夏季,气温升高,酶活性也有所增高;在进入硬化期后酶活性继续增高,这种酶活性的增加可能是叶片在衰老前的生理反应。在落叶前叶片细胞发生老化,自然会受到许多病原菌的侵害,故提高酶活性来抵御危害。

光合作用是衡量植物合成功能的重要生理指标,而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础,当病原苗侵染植物后,会出现叶绿素合成受阻。因此,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往往能客观反映植物抗病性的强弱。本研究中的速生期叶绿素含量处于高峰期,与苗高的生长规律相吻合,并且与苗高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另一方面,是否可以说明在速生期间植物生长抗病性较强,有待进一步研究。

叶片中元素含量在不同时期有升有降,一方面与根系吸收元素的强弱有关,另一方能可能是在根茎叶中的分配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植物的矿质营养含量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每种矿质元素的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同,整体体现的作用也可能会有差别,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速生落叶松华北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Review on Regist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