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
2018-09-20海金秀
海金秀
摘 要:通过“以志明德、以境修德、以艺传德、以习立德、以德育德”的办学途径,永登县城关小学校园文化的构建与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创建了永登县城关小学为德育特色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园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出发点和支撑点,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辐射点和延伸点。
关键词:中年级;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班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小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健全人格、形成思想观念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对启蒙教育的小学来说,要把一个个顽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少年,小學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小学中年级特色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思想境界的拓展、文化修养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而小学中年级特色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因此小学中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小学中年级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它支撑着小学生全部的学习生活,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不仅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能够熏陶孩子的心灵。物质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没有物质文化建设,其他的班级文化建设就好比是沙滩上修城堡了。因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让孩子和课桌直接对话,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座右铭卡片,写上自己的理想、崇拜的人等,贴于桌角,或以名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时时提醒自己,克服随意性;在柜屉里放个塑料袋或盒子,把垃圾放进去,告诉他们班级卫生就是从一个小纸屑开始,平时要求桌椅摆放整齐有序、保持教室清洁卫生,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爱整洁的习惯。
2.教室环境布置,教室内要配合班级文化建设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办好班级板报,教室的布置一定要符合小学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
二、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用来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的,是建设优良秩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对于启蒙教育的对象——小学生来说,要把他们从一个不懂事的顽童培养成具有“四有”品质的社会人,必须使他们从小在学校里养成能受制度约束的习惯。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突出“五爱”教育,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中国共产党”这个主题。《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是针对全国小学制定的,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各学校各班级发展不平衡,所以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的来说,小学班级制度建设要尊重小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突出班级制度文化的民主性、科学性,同时要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要突出主题、简洁适用,这样便于小学生记忆、理解和执行。
三、小学班级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是小学班级的象征,它反映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无形的东西也是班级文化最核心的东西。
1.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应从抓班风入手,以建立和谐班级为奋斗目标
从小学生进入班级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和睦相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怎样与他人交往,如会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语词;要经常组织集体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谅解别人的过失。培养学生的是非感,形成正确舆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只有班级里有了正确的舆论,学生才能分辨是非,敢于坚持正义,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正确舆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班上的一些现象展开评论、辩论,使学生明辨是非而形成的,要树立起“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损害集体荣誉可耻”的共同价值观。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次精心设计的班队活动的教育作用远胜于一百次空洞的说教。开展班队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活动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行动上得到改进。班会的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歌曲、辩论、调查汇报等,内容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守信、节日庆祝活动等为主。还要注意联系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
一个有心的老师,必然能带出一群有心的孩子。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像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作用,就像这春雨一样。所以要求班主任做个有心人,紧紧围绕班级文化的基本点,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文化、合作创新的班级文化、具体精神感染的班级文化。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推动学校德育特色建设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也是学校德育特色办学的一个载体。因此,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进行认真的、全面的、深入的探讨,已经成为我们每位班主任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占玉芳,杨勤学.班集体建设三部曲[J].班主任之友,2001.
[2]钟杰.一个学期打造优秀班集体[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