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阳:“国字号”产改试点进行时

2018-09-20秦永军

新西部 2018年6期
关键词:榆阳区产权制度试点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吹响了新时代进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号角。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作为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之一,先行先试,在赵家峁村“三变”改革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全域推广“三条改革路径”,各类要素充分激活,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广大农村地区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势头强劲,你追我敢,只争朝夕,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国家试点——使命光荣 任务艰巨

2016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7号),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最顶层设计。2017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被农业部、中央农办联合确定为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00个试点县区之一。成为“国字号”改革试点,既是各级对榆阳区近年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探索的充分肯定,也为榆阳大胆尝试探索鼓了劲、壮了胆。

按照中央意见,本次改革试点主要针对有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城中村、城郊村,而榆阳区辖317个行政村,耕地总面积130万亩,占全市的15%,乡村人口33.8万人,占总人口58%,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90%以上的村没有集体经营性资产,如何结合国家试点,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构建集体经济治理体系,有效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榆阳区而言,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三条路径——百村示范 全域推进

对比贵州六盘水、安徽天长、哈尔滨方正等国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市县,榆阳区不遑多让。2013年起,榆阳区委区政府就在深度贫困村赵家峁村开始改革试点,经过四年持之以恒的实践探索,将其打造为全国“三变”改革先进典型。试点成功后,为了全面推广,2017年区上确定了30个改革试点村,整合涉农资金1.4亿元,集中扶持,全力引导;在认真总结赵家峁经验的基础上,带领区乡村三级干部赴国内考察200多人次,针对区境内不同立地条件、农业基础和城镇化水平,科学推出“三条改革路径”。2018年,区政府预算新增产改专项经费5000万元,全力保障改革顺利进行。

第一条: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针对区境内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山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的村,重点解决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土地撂荒严重问题,整村流转土地经营权,由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经营。比如黄家圪崂、黄崖窑、柏盖梁、杭庄等村,集中经营山地林果、特色养殖、乡村旅游,实现了整村脱贫。初步统计,2017年,全区新增特色经济林11000亩,山地苹果1500亩,中草药12000亩,大都集中在这些改革后的重点村;年末全区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50万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8.5%,其中规模在200亩以上的地块流转了29.1万亩。

第二条:推行资源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针对区境内北部滩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重点解决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益低下问题,推进“一户一田”互换并地,2017年实施了10万亩,到2020年再实施30万亩;在此基础上,同步盘活农户伙场地、集体机动地、土地整理新增耕地以及集体林地,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引进工商资本建设现代农业基地。比如三道河则、白舍牛滩、补兔、刀兔等村为示范典型,农作物种植时间由原来的三十天左右缩短至三至五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0%以上,同时有效盘活了集体资源,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再比如大纪汗村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建成陕西大地种业5000亩良种基地,助推了企业发展和农民致富。

第三条:推行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主要解决城中村、城郊村集体经济有一定积累,但在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全部被征用后,怎样转型发展、持续增收的问题;在榆林中心城区的广济南村等地,探索“资产切块、分步实施”,将成熟的商业、物流市场单独组建股份公司,规范经营集体资产,合理分配集体收益,同时有效解决了女户上访待遇问题。

通过这“三条基本路徑”,衍生出因村施策、百花齐放的改革实践,形成了“百村示范、全区推进”的大好局面。与此同时,区上建立了区乡村三级产权流转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流转交易。区财政在农商行注入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1000万元,撬动银行信贷1亿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与合作社股权抵押、担保、贷款业务,把“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本”,每个农户可贷款3-5万元,新型经营主体最高授信20万元,分三年还清,并引进商业保险公司兜底风险,打通了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2017年底,为进一步夯实三级书记抓改革的责任,凝聚起干群一心的强大合力,区委书记到24个改革重点村,和镇、村书记签字按手印,立下军令状,限期完成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册;如完不成任务,区委书记在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上做检查;乡镇书记“三农”工作考核一票否决;村党支部列入后进整顿,村支部书记扣发绩效补贴5000元。

2018年2月3日,在陕西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榆阳区就“三变”改革做了经验交流发言,全省分享学习推广。截至4月10日,全区有140个行政村注册成立了15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累计颁发股权证44883本,涉及股民143547人,改革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发展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稳步走上壮大集体经济、脱贫致富的崭新道路。

榆阳模式——党建引领 久久为功

透过“三农”问题的现状看本质,实质离不开两个要素,即农民与土地。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如何调整二者关系,使之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建立适合新时代农村发展的经济体制,必须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改革非一日之功,榆阳区开展赵家峁“三变”改革试点,进而百村示范、全域推进,关键在于党建引领、上下齐心,在于聚焦问题、敢于创新,在于脚踏大地、久久为功。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始终将“三农”工作列为重中之重,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如何补齐“四化同步”的“最大短板”和找准现代农业的“根本症结”两个问题,从赵家峁改革来看,区委书记亲自抓、负总责,四年来深入村上调研指导100多次,研究克服了股份设置、合作社注册、抵押贷款、产业转型、资金整合等一个个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思考,每一个涉农政策文件的出台、调整、改革、创新,都体现了榆阳区对于“三农”问题的深刻理解、把握、应对,体现了紧盯上级政策、紧跟时代潮流的前瞻和远见。

一是实践中探索。围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鼓励推进土地流转。流转面积从2012年的500亩,调整到2014年的200亩,再到2015年调整为南部50亩、北部100亩,是结合实际,准确理解把握上级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结果。2017年,榆阳区创新实施“一户一田”工程,年内完成了10万亩,2018年截至3月底完成了18万亩,农业规模化经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外,在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三个美丽、农田水利、科技农机、农村养老等方面,都有创新实践,走在了全省前列。

二是理论上总结。2012年,省市媒体先后刊登《“十大农业”在榆阳——关于榆阳区农业科学发展路径的思考》《一条主动转型的科学发展新路——榆阳区建立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探索》。2013年,榆阳区开展了“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与路径选择”课题研究,总结形成了“市场主导、产权推动、工业反哺、科技支撑、产业特色、融资多元、生态文明、城乡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榆阳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路径。用区委书记苗丰的话讲,就是选好一个人、整好一块地、建好一个社、养好两只“机”(科技和农机)、织就一张网。

三是政策上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研究转变为政策的“真金白银”,才能让老百姓真正受益。2014年区委以一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农居建设奖补方案》,基于前期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对未来一个时期“三农”发展进行了深刻谋划。2015年,区委印发《关于加快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东南部山区脱贫致富“幸福工程”的实施意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和产业转型步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2018年分别以一号文件印发《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現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凝聚全区上下智慧结晶,突出问题导向,贯穿创新思维,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强,接地气,含金量高,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基层干群的充分肯定,推动榆阳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回顾榆阳四年多改革历程,从实践摸索到试点突破、从一枝独秀到百村示范、从政府引导到主动改革、从宏观政策到基层创新、从“一潭死水”到充满活力,无不彰显“党建引领、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的精神内涵。固然改革过程千难万阻,但推进改革、发展产业、富裕农民的初心不改。而今,全域推进产改如火如荼,广大农村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国字号”产改试点正在进行时,已经在乡村振兴的崭新征程上赢得了巨大先机,“榆阳模式”必将成为引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样板。

作者简介

秦永军,中共榆阳区委农工部副部长、小康办主任,兼任区产改办副主任;市十大战略课题之“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课题组成员,榆阳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主要负责人。

猜你喜欢

榆阳区产权制度试点
榆阳区文化馆:“魅力榆阳 多彩非遗”榆阳区首届泥娃娃节系列活动
米东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和成效
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CS&E)试点将于2019年3月1日重启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问题分析
追赶超越看榆阳
浅议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
100个县将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榆阳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国资委力推国企改革“十项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