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合理需要之维
2018-09-20闫鹏
闫鹏
摘 要: 人的需要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的逻辑起点,满足合理需要则是大学生积极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依据。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寓于人的需要之中,具有物质性与精神性兼有、基本性与发展性相随、个体性与社会性共生、现实性与理想性并存的特征。为此,以满足大学生个体合理需要为根基,通过优化教学方式、融入日常生活、契合利益诉求等途径,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设,殊为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合理需要 认同
新时代需要笃定的精神追求和高度的价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他进一步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慣。”[2]42青年大学生是伟大事业欣欣向荣的力量源,也是多元价值观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他们认可和接纳的价值观正确与否深切关乎整个未来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彰显出巨大的现实意义,并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合理需要视角出发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课题作探讨,以期拓宽研究视野,优化核心价值观认同建设路径。
一、满足合理需要是大学生积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依据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大学生主体对国家和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肯定性体认、评价及赞同,将其内化于个人的思想品德结构中,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当前,各个高校积极创新内容、方式、方法和载体,努力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和认同,取得了一些有益成果,但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究其原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相对缺乏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和正当利益的支撑。新时代若要让核心价值观浸入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必须厘清合理需要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首先,满足合理需要是促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是引发人的一切思想认识和行为活动的起点和动因。诚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在现实中只有人的合理需要才能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更、发展得以满足。正如恩格斯所言:未来的社会制度应“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4]。可以说,满足合理需要是推进人的各项活动持续开展的重要动力,契合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生动活力。
其次,满足合理需要是促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缘由。在对价值本质的不断追问中,主客观关系说认为,客体的属性、功能与主体的需要、能力一经结合,就形成了需要与被需要、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随之价值及价值评价便应运而生。因此,“人们常用需要去界定价值,把主体需要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之一。而实际上,就是主体需要本身,同样也有一个价值评价的问题,即需要是否合理的问题”[5]。由于人的需要丰富多样、种类甚繁,必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其中那些不合理的需求无法在现实中得到满足,自然就不能成为价值和价值观生成的依据。只有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才是其对核心价值观形成认同的主体尺度和内在原因。
最后,以合理需要为内核的利益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一种现实基础。人的需要总要通过社会关系和现实利益表现出来,并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客观实在。纵观人类历史,人们所进行的一切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及产物,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有其背后的利益动因与支撑。马克思曾富有远见地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286由此可见,离开现实利益谈大学生的价值观认同就如同无根的浮萍只能任风浪摇摆,无法屹立长久。同时,利益诉求只有在合理、正当的范围内才有实现的条件与可能,才能为大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带来积极效用与意义,正如罗尔斯所说:“那些需要违反正义才能获得的利益本身毫无价值。”[7]因此,增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要以满足正当利益为基础和支柱。
综上而言,人的需要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的逻辑起点,满足合理需要则是大学生积极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依据。因此,推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关注大学生的合理需要,特别是其成长发展的真切需求和期待。要科学地满足各种合理需要,就须深入分析大学生合理需要的内涵和特征。
二、大学生合理需要的本真意蕴和主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需要,也不是主观意识幻想的抽象需要,而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性需要。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内蕴于人的需要之中。因此,任何人包括大学生的需要及其产生都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能撇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否则它就无法得到满足,就是不合理的。从人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看,人的合理需要就是符合人类正义和人性,又能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人的需要是辩证的、历史的,衡量人的需要合理与否应坚持发展的眼光。判定大学生的需要是否合理既要坚持社会历史标准,又要符合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要求。
基于此,所谓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就是在一定生产力许可范围内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可以被满足的内在诉求,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目的性的高度融合。这些合理需要的主要特征如下:
第一,物质性与精神性兼有。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共同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其从事与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的多种活动。倡导大学生遵从合理需要,摒弃物欲主义、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强调在物质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要,提升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基本性与发展性相随。当代大学生的需要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逐渐由吃得饱、穿的暖等基本需要朝着美好生活需要、发展性需要进发。他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11。这种发展性突出表现在他们的学习活动中,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怀有渴求之心,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期望自我实现。
第三,个体性与社会性共生。由于生理结构、主观爱好、家庭出生、知识水平等条件不同,同时受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带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个体性。但是,个人总是社会的人,个人需要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当代大学生的尊严需要、审美需要、交往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个人合理需要,只有融入社会中才能实现。
第四,现实性与理想性并存。人总是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实现多种合理需要,同时又不断向未来的理想需要迈进。合理需要就是实然和应然、必然性和超越性的统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通过正确方式引导大学生在追求自身需要的过程中,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从而使个人需要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实现高度融合。
三、基于个体合理需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根据大学生合理需要的意蕴和特质,可以把大学生的个体合理需要主要归结为生存需要、求知需要、尊重需要、交往需要、就业需要、全面发展的需要、成长成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这些合理需要普遍體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多方面,是促发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的有效前提。因此,从教育教学、日常生活、利益满足等途径入手,以满足大学生的个体合理需要为着眼点,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设。
(一)优化教学方式
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望和成长成才的期许,须通过不懈的求知努力才能达成。大学生的求知需要是一种完善和发展自我以回馈社会的合理需要,具有个体性、精神性、发展性、社会性等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学习生活方式的网络化、媒体化,大学生更热衷于通过符号、图片和影像等直观的形象图景捕获知识信息,尽可能减少以语言和文字获取知识的频次。所以,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绎方式的理性化与大学生认知方式的日趋感性化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要,适应其求知方式的变化,主动运用一些图片、音乐、微视频等形象化的手段深入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正如习近平所说:“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8]由此可见,生动性、亲和性兼有的直观形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理解、接受和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情绪。
大学生更希望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体验性、互动性,期望在与教师的平等交流与沟通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塑造价值观念。为此,要满足学生求知中的这些精神性需求,教师必须在熟稔马克思主义文本精华的基础上,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人的思想认识生发的规律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努力打造核心价值观念传授的新颖实用的形式与载体。如在编制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时,要符合大学生的需要、接受能力和特点,通过故事化、艺术化的讲演方式,以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话语呈现出来。另外,生动多样、精彩纷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如观看主旋律影视、欣赏祖国秀丽河山、参观红色文化纪念地、走进博物馆等,也是满足大学生形象认知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充分运用、创新这些形象德育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有效地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由现象层面向本质层次递进。
(二)融入日常生活
如果说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是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的话,那么日常生活则是启迪心智、砥砺品行的第三文本。思想意识永远不能离开现实生活的滋育,“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6]525。列斐伏尔曾明确指出日常生活是意识形态的居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内核与灵魂所在。因此,只有植根于日常生活,才能弥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大主题与大学生具体而微的学习生活之间的距离,才能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富有生机活力。
日常生活是除课堂学习和工作之外,大学生的衣食住行、阅读思考、人际交往、运动休闲等活动。在这一场域中,大学生的需要带有明显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基本性与发展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等特征。当大学生在这些生活场景中遇到生活困难、精神困惑、人际关系障碍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同向而行、同心协力给予他们生活关爱、精神抚慰与适宜引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事而化,轻盈地走进大学生的脑海。
日常生活中的大学生先进典型人物,既能满足大学生向他人学习促使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对大学生进行良好道德感召和行为示范的榜样。先进学生典范身上的道德践履与核心价值观认同行为往往能带动同辈群体的竞相效仿。因此,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广泛宣扬先进典型的光辉人格和形象,使之成为引领普通大学生学习、认同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力量。
日常生活是大学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得以实现的平台。积极培育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校园文化,特别是日常礼仪文化,促使他们主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如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坦诚相见,为其认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铺垫。
(三)契合利益诉求
人的需要是价值认同的出发点,现实利益的满足是价值认同的立足点。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时常与大学生所关心的利益问题相结合,就会增加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见于行动的契机。如学校与社会组织、企业和团体进行积极沟通与合作,为大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均等的机会及完善的服务与保障;学校的评奖评优活动、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和结果要充分展现诚信、公平、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
处于价值观形成与定型期的青年大学生,其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与正当利益的满足紧密相关,但并非总是正相关,并不是给予的利益越多越好。因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9]。这就是说,物质利益的满足要适宜、恰当、合理,既能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坚实基础,又让大学生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满意只是人之为人的一个追求,而人更应该向往的是精神利益的满足与实现。所谓精神利益是指一切赋予人身心愉悦、心灵慰藉、精神充盈的意识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往往通过情感、理性、意志、道德、理想、信念在发挥温润和感召人心的功用中表现出来。因此,在生活世界中,适时将物质需要和利益与精神需要和利益统筹起来,发挥二者的共同作用,为大学生高度认同和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11.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0.
[5]苏彩和,赵士发.试论需要与合理性问题——探寻深化价值哲学研究的理论生长点[J].学术研究,2001(5):49.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525.
[7]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8.
[8]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4-05-25.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6.
基金项目:蚌埠医学院人文社科基金专项项目“精神利益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BYKY16139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