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中型超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8-09-20杜娟刘青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6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

杜娟 刘青

摘要: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发展背景下,国民的消费不断升级,由此作为零售业新型业态的大中型连锁超市在我国应运而生。但是我国的超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关于超市内部控制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超市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本国超市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的解决对策、解决措施,旨在使我国的超市经营模式和管理体系趋于完善。

关键词:大中型超市;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

在2002年,美国国会颁布的《萨班斯法案》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的开端。内部控制是超市在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制度的实施包含了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企业各类人员的共同参与,旨在实现超市的总体目标。内部控制同样也是一个持续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只有拥有一套更加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使超市的竞争力不断地提升,同时,运用内部控制也是现代大中型超市在管理超市过程中的必须手段。

一、我国大中型超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超市零售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低利润率行业,当服务呈现标准化趋势后,超市未来的竞争就会变成成本之间的竞争。又因为超市的存货成本占据超市总成本的40%~60%,因此谁能更好的对超市的存货成本进行控制,那么谁将是最后的赢家。存货的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完成相应目标而事先制定的一套控制机制,旨在保障企业存货的完整和安全,当然也是为了使企业的资金能够加速运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我国,超市存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存货的采购及验收、存货的保管和维护、存货的出库和配送

第一、在超市存货的采购及验收上存在的问题。存货采购的数量是进行存货内部控制的首要环节,存货的数量关系到企业资金的占用情况,存货数量的多少同样也关系到企业资金的流转效率。我国的大中型超市在采购和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采购计划不完善,预估不准确、不能和供应商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存货入库验收不及时。1.采购计划不完善,预估不准确。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主要是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最佳订货批量和最佳订货时间的计算,会造成两种情况,一是存货采购变多了,当存货采购的数量比预期市场需求多时,就会造成存货的库存积压,大量的现金得不到周转,这样的形式如果长期存在,则会使企业失去利润来源,最终导致现金链的断裂。二是存货的采购量变少了,当出现相反的状况时,则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导致超市中的商品不购賣,并因此使顾客对超市的满意度降低,甚至会主动寻找其他商家,改变今后的购物场所。2.不能和供应商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只有当采购的商品是物美价廉的时候,与其他家超市的相比才会有更大的竞争力。只有低廉的成本,才会意味着低廉的售价,才会意味着在销售层面上拥有更大的主动权。但在我国的超市中往往存在购货方不断压榨供货方的情况,购货方依仗着对产品的成批进购,不仅不断压低供货方提出的价格,而且出现拖欠供货方的账款长期不还的状况。同样,碍于购货方对商品的成批大量进购,供货方也是敢怒不敢言,致使双方不能形成良好的供购关系。3.存货入库验收不及时。当产品进行验收入库时,有时可能因为自检人员的事情,不能亲自进行验收货品,这时由于仓库代检人员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常常只能从产品数量的表面进行验收,但对于产品的质量问题则很难发现,影响购进货品的等级。同时,由于采购数量大,采购的品种多,加之可能出现验货人员数量的不达标,常常不能及时准确的填写相关的进货单,而是通过后期的一些方法进行补录,这样就会造成存货数量上的偏差。

第二、在超市存货的保管和维护上存在的问题。合理有效的进行存货保管能够降低存货的损失数量,好的存货管理制度则是在无形之中保障企业的资产总值,但在超市存货的保管和维护上往往会出现监督不够完善,存货的盘点不够准确等多种问题。1.监督制度不够完善。许多大中型超市虽然也设立了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但是由于监督人员的素质不高,往往会出现监管不到位,甚至在监督过程中由于人情面子等关系,不能有效的发挥监督人员的职责。其次,连锁超市存货的保管,离不开仓库的管理人员,由此仓库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这项保管工作则非常重要。现在超市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利用职务之便,偷取超市货物,并牟取不正当利益的人员,这极大的损害了超市的整体利益。2.超市存货盘点不够准确。存货作为企业的流动资产在企业的总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其期末的真实数据对于企业的财务情况至关重要。首先,由于超市存货盘存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就很有可能发生盘查人员在盘查过程中不仔细,不敬业的情况,导致相关的盘查工作得不到重视。其次,即使在盘查的现场,由于货物数量大,品种众多,当采用实地盘存法时,由于其任务极大,经常会出现盘存工作流于表面形式,而没有进行认真的盘存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存货的盘存数据缺乏真实性,致使其失去了参考价值。

第三、在超市存货的出库和配送上存在的问题。存货的出库就意味着存货的销售,就意味着企业利润的产生,这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同样,企业的配送环节也是存货管理的关键环节。1.在出库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在出库的环节上缺少检查机制,当货物出现问题被退还时,不能辨清是甲方还是乙方的原因。其次当出库采用先进先出法时,可以使大多数的产品都能在正常的保质期内出售。但是在操作过程,可能由于仓库搬货员的不规范操作,导致此项原则无法正常实施。例如,搬货人员为了方便或者节省力气,往往会出现就近取货原则,即依据货物距离仓库出口的远近程度来完成取货,在这种情况下,距离仓库近的货物则先被取出,而不管商品的保质期。2.在配送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国内本土超市大多数虽然建立了配送中心,但是其大多是“有名无实”。由于目前大部分的物流管理手段和配送的技术装备都不算发达,再加之信息系统的不全面,网络服务的不健全,导致了超市物流配送化程度低。其次,配送环节的中心服务也不尽人意,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大多存在配送环节考虑不周的现象。

(二)超市管理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化大生产环境中,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自制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但由于内部控制的所有实施过程,均是靠人来最终实现的,因此内部控制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就变得极其重要。素质是驱动一个人产生优秀工作业绩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在内部控制问题中,人员的素质主要表现在品德和能力上,而在我国的大中型超市中,经常会出现管理人员的品德不佳、能力不够的问题。

首先,由于中国五千多年来的的文化传承,导致中国本土的人民有一个共同的思想体系,那就是大多数的人们会以“中国的处事原则”来做事。由此则会严重引发超市中亲缘化问题,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超市的人员由于这层关系的存在,往往会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致使内控的体系形同虚设,内控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往往会出现背后有靠山,他人不能将违反规定的人加以处罚的现象,最终的结果将是内部控制不到位。

其次,则是内部控制人员的思想和能力达不到要求。超市的内控人员不能将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真正的理解,没有一个高度的思想,没有将顾客消费的形成将是企业整体利益的形成的理念根植于心。遇到问题不能进行合理的解决,换言之,不能体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有一件真实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位顾客在一家大型超市购物,当时货架上标明物品的售价为1.25元,而当这位顾客去前台结账是,却发现这个物品使顾客花费了1.3元,但当这位顾客和超市相关人员理论时,相关人员则以超市货架标签没有及时换取为由,草草解决这件事,没有给这位顾客一个合理的解释,并最终收取1.3元作为这件事的结局,当然这位顾客愤愤离去,并表示再也不会来这家超市购物。这就是由于超市内部控制人员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能力不够,致使超市失去了一位忠实的客户。

(三)商品陈列展示存在的问题

前面两条陈诉的是超市内部控制中的深层次问题,在超市的内部控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超市中商品的陈列问题则是实实在在的、顾客可见的,陈列方式可以影响顾客的消费心理,好的陈列方式能够增加顾客的消费,进而促进企业营业额的增加。因此如何对超市中的物品更加合理的摆放,则成为了超市卖出货物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上,我国超市的陈列方式还远远不及一些大型的外国超市,超市货品的摆放在超市中千篇一律,没有体现出每个超市的独有特点,没有专业的设计团队对超市的物品摆放进行研究,没有对顾客的消费习惯进行全方面的调查,例如:顾客大多喜欢什么样的物品、希望什么样的物品超市能够多多的进购,反之对于家庭生活中不太需要或者根本用不上的物品,根据调查,超市可以少进购、还有希望在超市的什么位置摆放什么商品对于消费者更加的合理、除此之外,面对超市中排队结算难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等等这样的问题,超市中都没有一份正式的调研报告。

二、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超市的主要资金是存货,如何加强存货内部控制,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至关重要。

第一、对于采购计划不完善,预估不准确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利用大量的数据资源来打造本超市的APP;超市在寻找供应商时,就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能筛选出合适供应商的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和低劣的供应商合作的关系;面对存货验收不及时的情况,就应该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超市也应该通过各方面的考核,聘用那些责任心强,有上进心的人员作为验收的管理人员,并对超市内部加强监督,建立独立的超市存货内部审查机制。

第二、在存货的保管和维护上,力争建立一套独自的审查机制,使各不同组织之间能够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并严厉杜绝超市中的滥用私权,损害超市利益的现象;对仓库货物的保管要有更加科学的方法。我国现行的超市存货管理制度大多为粗放型,同样也缺乏经常性的盘存,因此在存货的保管上应对超市的货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存;仓科货物的保管可以采用已成熟的保管方法——ABC存货管理方法。

第三、针对管理人员素质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从源头抓起,聘用高素质的人才并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制定一套综合的高素质人才考核机制,这套机制不仅要考核相关人员是否有能力胜任所在的职务,还要对管理人员的品德方面进行考核;同时建立一套对管理人员行之有效的奖赏惩罚制度;利用组织及岗位之间相互牵制的关系,对管理人員的行为进行监督、也可以通过大众顾客的监督,对超市中出现的问题或者管理人员的失职行为在APP上进行投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一个人、一个组织、还是一个企业,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之后再解决问题,才能进步、才能做到不断向前。研究本土超市的发展现状,通过比较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大中型超市的发展、同样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张冠英.TM超市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

[2]仲颖佳,朱林.大型超市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2016(12).

[3]刘青,刘畅.企业高管薪酬与成本粘性关系的实证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

[4]刘泽华.连锁超市存货管理问题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9).

[5]刘青,王玉蔚.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与因素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6(01).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刘青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
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基于我国国情的COSO报告应用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内部控制角度的利润操纵行为探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