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2018-09-20李彩莲段晓荣2田春艳管浩廖雪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耳穴乳房肿块

李彩莲,段晓荣2,田春艳,管浩,廖雪



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李彩莲1,段晓荣2,田春艳1,管浩1,廖雪1

(1.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500;2.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昆明 650500)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耳穴贴压;皮内针疗法;纤维囊性病,乳腺;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房部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3]。主要病理改变是腺泡上皮、导管上皮及纤维结缔组织一种或多种组织增生,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4-6]。随着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增加,育龄妇女乳腺增生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7-9],癌变率约为12.9%~21.9%,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10-11]。因此,关注乳腺增生病患者,早干预,早治疗,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近几年运用耳穴贴压疗法配合皮内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并与普通针刺方法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编号并装入不透明信封,以第一次就诊顺序对应的随机号隐藏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和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每组36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学会制定的《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2]。①临床上有乳腺肿块,且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等症状,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②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经前乳房胀痛,青春期乳痛及仅有乳痛而无肿块的乳痛症。③利用钼靶X线、干板、B超、热象图等现代检测手段作为辅助诊断,并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等其他乳腺疾病。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按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中医外科学》[13]乳癖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①肝郁痰凝,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喜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滑。②冲任失调,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缓减,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经闭,舌淡苔白,脉沉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自愿参加临床观察,签署知情同意书,服从医生安排,并配合治疗。③年龄15~50岁女性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有精神障碍、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等。③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有出血倾向者,同时配合其他治疗者,或本观察开始前1周内接受其他疗法者或未签署知情同意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采用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进行耳穴贴压治疗后,立即行皮内针治疗。

2.1.1 耳穴贴压

取内分泌、卵巢、肾、胃、肝、脾。操作者轻轻地由下而上、由内而外地按摩患者双侧耳朵至发热发红,用75%乙醇棉球消毒耳廓后,探针在双耳相应耳穴区域内找到敏感点,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于敏感点上,对准穴位贴紧,患者以食指和拇指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进行对压以刺激埋籽处,手法由轻到重,以局部酸麻胀感或轻微疼痛,耳廓出现热感为佳。嘱患者每天按压,强度以胀痛感为宜,耳廓出现热感为止。

2.1.2 皮内针疗法

主穴取乳根、足三里、期门、膻中、屋翳,肝郁痰凝证配内关、太冲;冲任失调证配血海、三阴交。患者取适当体位,用1%安尔碘消毒液对取穴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将规格为0.22 mm×1.3 mm皮内针的针柄放在预先剪好的10 mm×10 mm胶布上粘住,用镊子或持针钳夹捏起皮内针的一角,针尖对准相应穴位,垂直刺入皮内,要求圆环平整地贴在皮肤上,然后用指腹轻轻按压皮内针,让患者活动,若有刺痛,用镊子把皮内针退出少许或重埋。留针期间,可用手按压埋针处,以便加强刺激,针处不要碰水。

2.2 对照组

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取穴同皮内针取穴。均用长25 mm毫针,先用毫针以泻法针刺以上主穴,乳根斜刺0.5~0.8寸,用平补平泻手法;膻中穴平刺,针尖朝下;屋翳穴向内斜刺0.5~0.8寸。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

2.3 疗程

两组均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8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疗效评价标准”[14],统计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乳房疼痛积分6~30分;肿块硬度积分3~9分;肿块范围积分3~12分;肿块大小积分3~6分。计算其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3.2 疗效标准

治愈:肿块消失,乳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改善率≥90%。

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乳痛消失,改善率为70%~89%。

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乳痛减轻;肿块缩小1/2以上,乳痛不减轻,改善率为30%~69%。

无效: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者;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改善率<3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者间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时,组间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校正’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下降(<0.05),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两组经治疗后均有好转,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与对照组比较2)<0.05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4 讨论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15-16],情志不畅,郁久伤肝,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脉络,经脉阻塞不通,发为本病[17-19]。清代余听鸿在《外科医案汇编》附论乳症中说:“乳中结核,虽云肝病,其本在肾。”指出本病可由七情内伤、气滞血瘀、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所致。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且女子以肝为先天,表明本病与肝、脾、胃、肾相关,正如《外科正宗》:“忧郁伤肝,思虑伤脾,和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治疗以化痰散结、调理冲任为主。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关系密切[20-23],卵巢孕激素不足和雌激素过多,促使乳管管周结缔组织生长,乳腺小叶和间质增生,或使乳腺导管和腺泡扩张,形成囊肿[24]。现代研究表明,耳穴贴压可改善中枢-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功能状态[25],双向调节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降低雌二醇含量,升高孕酮浓度,恢复患者内分泌激素代谢的节律[26]。耳穴中的乳腺穴为对应取穴,气至病所,则病除[27-29];内分泌穴及卵巢穴能调节内分泌、卵巢的功能[30-31];肝穴能调节冲任二脉,利于乳腺增生的吸收[32],脾穴、胃穴、肾穴能健脾化痰,理气补肾,调理冲任。

皮内针是将皮内针埋藏固定于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针法[33-34],又称埋针法、皮下留针法。《灵枢·九针论》:“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运用极细而小的皮内针埋入穴位皮下,给予以弱而长的刺激,沟通皮部及经络的功能,疏通气血[35]。屋翳、乳根属胃经穴,足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乳房为胃经所过,屋翳可疏通乳腺局部的经络,解乳络之壅,乳根可理气活血通乳;膻中为任脉经穴,属气会,能理气调冲;肝俞、肾俞能理气益肾。通过运用皮内针持续刺激相应穴位,以增强刺激强度和时间,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因此,笔者运用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乳腺增生病,旨在调节冲任、化痰软坚、散结消肿、理气止痛。

本研究观察显示,两组经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因此,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且经济安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运用。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样本较小,观察时间尚短,下一步须作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

[1] 王霞.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疗法概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2):77-79.

[2] 高玉华.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0):83-84.

[3] 朱琦,卞卫和,李永刚,等.乳腺增生病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1,17(12):79-81.

[4] 刘东平.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4):132-134.

[5] 张琼,刘冬岩,王岩红,等.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61-62.

[6] 周家萍.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近况[J].广西中医药,2005,28(2):6-9.

[7] 付正伟,袁德培.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31(1):80-82.

[8] 陈舒,陈成博.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2):148-151.

[9] 赵霞.针灸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5):57-58.

[10] 刁利红,吴志秀,薛蓉,等.中药热敷结合耳穴贴压法治疗乳腺增生症150例[J].福建中医药,2002,33(3): 27.

[11] 郭新华.关于乳腺疾病446例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1):38-39.

[12] 韩梅.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修订稿)[J].中国医药学报,1988,8(3):66.

[13] 李曰庆,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第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1-113.

[14] 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120.

[15] 李颖,马仲丽,买建修,等.乳癖散结膏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 243-244.

[16] 董华英,王伟,吴诚义,等.乳腺增生病古代文献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3):5-7.

[17] 黄梅,于庆生.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研究现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7):690-692.

[18] 任瑞芳.乳腺增生病中医治疗概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3):203-204.

[19] 马朝群.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中医研究,2008,21(12):54-57.

[20] 罗雪冰.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进展[J].广西医学,2007,29(5):731-733.

[21] 徐英纳,张福忠.乳腺增生病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6):605-608.

[22] 林宗广,王大增.乳腺增生病辨治[J].中医药研究, 1990,(3):2-3.

[23] 邵翠芳.乳宁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106例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213.

[24] 冯小燕,江赤.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2):47-48.

[25] 姜文,李勇,孙军.耳穴贴压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3):165-167.

[26] 王华良.耳穴贴压法治疗乳腺增生病近期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0,16(6):511-512.

[27] 徐静岚,孔红武,杜晶晶.耳穴埋豆联合内关穴埋针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9):4306-4308.

[28] 叶茵,罗雪琴,王浩强,等.耳穴压贴联合中医健身操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2):1699-1701.

[29] 商秀艳.耳穴压籽及中医心理干预对纠正乳腺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失眠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176.

[30] 郭焱,金季玲.中药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3):295-297.

[31] 张晓阳.耳针联合体针治疗原发性痛经100例[J].陕西中医,2008,29(11):1520-1522.

[32] 王英絮,马闻珠.耳穴贴压治疗乳腺增生32例[J].中国针灸,1999,19(11):54.

[33] 许周洁,周立,贾德蓉.皮内针治疗头面部疾病的临床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7, (12):169-171.

[34] 朱瑜琪,王智耀.揿针疗法治疗骨关节疾病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9(7):141-143.

[35] 郭英民,郭诚杰.皮内针治疗乳腺增生40例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3,9(Z1):14.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plus Intradermal Needle for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1,-2,-1,1,1.

1.,650500,; 2.,650500,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plus intradermal needle for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Seventy-two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36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36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plus intradermal needl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ordinary acupuncture, once every other day, 3 time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for successive 5 courses. The symptom and sign scor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fter the treatment, the symptom and sign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0.05).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plus intradermal needle can produce a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reating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Intradermal needle therapy; Fibrocystic disease, Mammary glands;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1005-0957(2018)08-0900-04

R246.3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8.08.0900

2017-12-25

李彩莲(1992—),女,2016级硕士生,Email:836456359@qq.com

段晓荣(1970—),女,主任医师,Email:Kmdxr@163.com

猜你喜欢

耳穴乳房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长着乳房的大树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