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视角下政府的采购监督管理

2018-09-19王志超

财会学习 2018年25期
关键词:财务视角政府采购监督管理

王志超

摘要:政府采购作为国家公共支出重要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目前政府采购管理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缺乏监督机制、监督工作不到位、部分货物采购价格偏高、预算编制不科学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均会对政府采购造成一定影响,本文试图从财政财务管理视角下,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问题来制定解决对策,为政府稳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财务视角;政府采购;监督管理

为改善政府采购问题,笔者将站在财务管理角度上对采购问题进行解决,通过创新思维理念来分析相关问题找出解决对策。笔者分别从政府采购问题现状分析、基于财务管理视角下政府采购对策研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案例分析

某单位采购一批网络设备,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发现部分供应商及采购单位经办人存在管理不当的现状,针对这一现状,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及时进行了核查,对相关当事人处以罚款。

二、政府采购的问题与现状研究

明确政府采购问题及现状是促进政府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据此相关部门应对其引起重视。基于创新的思维理念下,应确保政府采购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就目前来看政府采购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财政管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中小政府部门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采购预算编制先天不足

就目前来看,政府部门采购预算编制科学性不足,编制时间紧张。就目前来看,我国预算编制工作通常集中于每年8—9月,仅仅靠一个月难以达到管理目标,最终导致采购预算编制过于仓促。其次财政部门在采购审核过程中盲目性较大,缺乏专业知识与信息,导致项目经费难以明确,最终导致采购项目无法按预算来批复,与政府采购严肃性产生背离。

(二)政府采购价格偏高

从2013年《法治蓝皮书》中发现,我国地方政府采购价格虚高,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业务的统一部署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采购成本。另外协议供货中无法将采购价格偏高、采购规模偏大等特点体现出来。如若采购管理缺乏标准评价体系便难以让采购人员享受更多优惠。

三、基于财务管理视角下政府采购对策研究

综上笔者对政府采购问题与现状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为促进政策采购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还应对其加强风险管理,对预算制度不断完善、把握好将资金流入关卡、对风险管控机制加以构建、对政府采购内部管控体系不断健全,详情如下。

(一)对预算制度不断完善

为促进政府采购管理的有效实施,还应对预算制度不断完善。对采购项目不断细化,在预算编制中应对资金来源、用途、设备、技术参数相关数据一一记录,为财政审核提供科学参考。与此同时在预算审核工作中,财政部门应与专家评审的中标结果结合,对细化后的采购预算价格科学测算,避免预算不准现象的发生。

基于预算刚性基础上,应对政府采购预算环节加以调整,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另外政府的采购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应实现信息共享,将资产管理与采购预算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预算编制实施前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避免采购超标、采购重复现象的发生。

就目前来看,地域信息孤岛对我国电子化招标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基于这种情况下应对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进行建立。通过电子平台的建立为相关单位提供实时价格比较、网上电子竞价服务。另外还可对类似采购项目招投标情况及时查询,使市场动因得到充分把握,从而获取价格谈判优势空间。

(二)把握好将资金流入关卡

政府部门应将资金流入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对项目资金管理的责任主体以及权限进行明确,并不断完善,保证财务资金及时到位。同时,为了保障资金足额且及时地到账银行,防止失控的项目资金管理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内部管理,需采用到规范化的手段来管理有效合同和票据、印章和发票以及结算收据,尤其要加强管理结算收据的填制和保管、回收和领用以及印制等环节。此外,针对流入资金的情况,相关政府部门需对不定期地抽查制度以及报告制度进行实行,杜绝工程价款转移和挪用以及隐瞒不报等行为。还有,要避免非财务人员对结算印章以及票据进行保管和使用,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从正规渠道获取资金。

(三)对风险管控机制加以构建

为促进政策采购工作的有效落实,还应对政府采购风险管控机制不断建立。通过政府采购风险管理机制可對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任何意外损失进行识别、评估、反馈、预警与防控等,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避免政府采购过程中风险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风险管控作为一个循环过程,通过风险管控可对各种风险发生因素加以了解,从而更好地远离风险。

总的来说,风险管控机制由五个方面组成,即:风险识别、风险反馈、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1)风险识别:在一定范围内对政府采购过程中极易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判断,从而确定风险点,对采购风险全面理解,对采购风险多发环节风险目录积极构建。(2)风险反馈:通过对风险处理方案的检验,对各种缺陷加以观察并作出反馈,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案,促进风险管控工作针对性的提升。(3)风险评估:当识别风险后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展开分析,对风险重要性加以衡量,其中包括:风险可控性、风险可能性、风险后果等分析。(4)风险预警:风险预警是指通过对各种意外的判断来做出反应,促进工作科学性与主动性,降低各种损失的发生。(5)风险防控:风险防控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处理方法,可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率,增强风险承受能力。

(四)对政府采购内部管控体系不断健全

政府采购工作被称为“阳光下的交易”,它是财政改革的重点内容,然而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政府采购工作出现权力滥用、贪污腐败、权责不清的现象,故完善内部管控制度构建十分重要。

因此,政府应建立有效管控采购风险的相关制度。为促进政府部分采购管理的有效落实,还应对政府采购内部管控体系加以健全,对管控人员基本职能不断强化,这便是政府采购风险管控的重要核心。在政府采购风险管控机制运行中应重视其时效性,及时发现各种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

基于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应提前对风险做出预警,对采购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加以完善。据笔者研究,政府采购效益评价主要因素包括:采购方式是否合适、采购数额是否适度、采购成本是否合理等问题,据此对政府采购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将其运用到采购管理中可对采购结果做出科学的评价,基于采购预警机制作用下,使政府采购风险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促进政府采购风险管控机制的有效运营。

四、结束语

就目前来看,政府部门采购管理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若不及时改善便会影响政府采购工作的有序推行。政府采购作为一种政府部门所需货物、服务的交易行为,是市场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起到直接影响。由于政府采购采购频率高、采购范围广、规模大、环节多,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采购管理的复杂性。在这项复杂系统工程中,风险的出现难以规避,据此政府部门在实施采购管理时,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对采购预算合理编制,加强对采购风险的有效管控,使政府采购工作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式,确保采购资金得到有效保障,最终促进政府采购工作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吕桂娥.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11):77-78.

[2]曲云军.基于财务视角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7(08):110-111.

[3]王莉,刘志广,刘佳.基于财务视角的政府采购监督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2):23-24.

猜你喜欢

财务视角政府采购监督管理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财务视角的英国脱欧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
政府采购商业保险服务刍议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基于财务视角的运费纳税处理研究
计量器具政府采购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