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房养老”留遗恨,父子决裂老有何依?

2018-09-19文丽

妇女 2018年7期
关键词:以房养老志成按揭

文丽

2018年春节,本是喜庆欢乐的日子,而66岁的老人潘志成却在养老院里黯然伤神。养老院的老人要么被儿女接回去过节,要么有人来探望,唯有他无人问津。他非常孤独,也很伤心,更想不明白,自己当年前卫的养老选择,为何会引发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最终导致父子决裂?

空巢老人的烦恼

潘志成出生于1952年,是西安市一名普通退休工人。40岁时妻子因病去世后,由于两个儿子正上高中,他一门心思赚钱养家,苦苦支撑孩子学业,后来也未再婚。几年前,随着儿子们结婚搬走,他变成了独居老人,煎熬的寂寞生活由此开启。

潘志成住的房子70多平方米,他总觉得屋子空空荡荡,偶尔接个电话都能听到自己的回声。他的一生除了上班就是忙着做家务照顾孩子,没什么特长和爱好。他从早到晚开着电视,常常是电视开着就睡着了。也有人给他介绍过老伴,潘志成见过几个都不了了之,多年鳏夫的生活让他很难再接纳别人了。

日子孤独又无聊,潘志成的情绪消沉低落。2013年国庆节后,大儿子给他报了去海南的夕阳红专列,潘志成便去了。

这次旅行给潘志成的内心带来巨大震动,他才发现原来同龄人,同样的独居的老人,居然和自己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朝气蓬勃。不用操心日常琐事,每天把自己收拾清爽后和一群老伙计在海边看风景,在沙滩上漫步,天南地北地聊天,吃美食,他的心渐渐明朗起来。

旅行结束后,潘志成和老张等几个聊得来的老人互留了电话,从这些人身上,他知道独居不可怕,没有老伴的日子也不残缺,依然可以让生命滋润丰满。

回西安不久,潘志成接到老张的电话:“你不是对洋县的菜豆腐念念不忘吗?走,我们去一趟!”洋县离西安4小时,潘志成和妻子当年曾在那里短暂停留,吃过那里的特色小吃菜豆腐,两人都爱不释口,可是之后再没去过,也成为他对妻子美好回忆的一部分。

在老张的组织下,四个老人坐大巴去洋县小住了一个晚上。潘志成感慨万千地说:“为了一口吃的,大老远的从西安跑来,以前打死我都不会做。现在看来,你们才是会生活的人,我以前过得真是太无趣了。”

就这样,在这群老伙伴的陪伴下,潘志成渐渐地唤回了对生活的热情,开始了旅行生活。他还学会了手机上网做旅游功课,学会了网上订票订酒店。

两年时间,潘志成和老友们几乎走遍祖国各地,开始把眼光瞄向国外。可他的退休工资不高,积蓄也在旅游中花得所剩不多,不知如何应对。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反按揭养老”,一种前卫的养老方式。

“反按揭养老”成众矢之的

所谓“反按揭养老”,是指有独立房产的老人将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仍可在家居住,且机构根据具体情况每月返给老人一笔固定的养老金直到老人去世。这种养老方式国内刚刚开始。潘志成上网查资料,找专业人士咨询,经过各方面权衡,他认为这种养老方式很适合自己,既让自己的有生之年生活宽松些,实现自己旅行的愿望,还不会给儿子们增添负担,所以他把想法告诉了儿子们。

没想到,两个儿子坚决反对。他们说,反按揭养老实际操作起来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房价走势,房屋是升值快保值高的资产,若房屋升值,那么增值的部分如何合理分配;住宅土地70年产权,若土地年限到期,反按揭如何进行;按老人身体的情况评估,每月返还养老金将持续到老人去世,如果老人长命百岁自然好,可是如果老人没几年就离开人世,那不是太亏吗?

潘志成火了:“你们是在咒我早死吗?怎么我就不能长命百岁?”儿子们赶紧辩解:“我们当然希望您能健康长寿,但什么事都有万一啊。”潘志成缓和了语气,说:“我做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冲动,看在我把你们辛苦拉扯大的份儿上,就别再干涉我的生活了。”

2015年12月的一天,潘志成找到某人寿保险公司。保險员告诉他,说公司有一款住房反向按揭保险产品“幸福房来宝”。他当即向保险员提交了材料,委托对方帮自己购买该产品。

听说父亲真的签了保险合同,两个儿子赶了过来。大儿子生气地说:“现在那么多子女啃老,我们尽量不麻烦你,让你好好享受生活,可你却为了自己享受,连房子都不留给我们!真是太自私了!”小儿子更是激愤交加:“如果你一意孤行的话,别指望我们将来为你养老送终!”

看着儿子们悲愤的面孔,潘志成被震住了。考虑再三,他终是不想众叛亲离,三天后前往保险公司撤回了资料。

与儿对簿公堂晚景凄凉

2016年6月的一天夜里,潘志成的胃部疼痛难忍。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他给小儿子打去电话,希望他陪自己去医院检查。可话没说完,小儿子就不耐烦地说:“你自己去医院吧,我还忙着呢。”说完挂了电话。

事实上,自从“反按揭养老”事件后,两个儿子都对潘志成敬而远之,父子间远没有过去那么亲密。潘志成只好硬着头皮再次拨通了大儿子的电话。大儿子的态度好一些:“爸,你先去医院查下吧,晚上我去看你。”

潘志成只能自己去医院。医生建议他做胃镜,他强忍不适做完检查。医生问他:“家人来了没?”“就我自己。”潘志成心里有种不好预感,强打精神说,“我是空巢老人,有啥事直说吧。”“情况不太好,有肿瘤,先交押金办住院吧。”潘志成的心沉了下去:“我想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医生说:“胃癌手术的存活率还是很高的,你别太担心。”

潘志成拖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走回家。环顾空荡荡的房间,他不禁泪流满面,心中充满绝望。他没想到,与儿子们的关系恶化后,自己却得了胃癌。但在生死关头,他相信孩子们不会不管自己的。

晚上,两个儿子都来了。潘志成讲了自己的病情,希望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儿子说自己经济困难,孩子每年的幼儿园费用都快承受不起。小儿子说话更不客气:“既然你有卖房享受的新理念,那也应该有卖房救命的思想准备吧。”

“既然你们都不帮忙,也就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潘志成火了,“滚吧,就当我没有儿子!”

“既然命已不久,那我豁出去了,为自己活一回!”2016年9月,潘志成放弃治疗,卖掉唯一的住房,带着所有房款准备前往世界各地旅游。儿子们说他疯了,亲戚们也对他的行为瞠目结舌。但潘志成傲然不理,写好遗嘱随身带在身上,悲壮出发。

很快一年过去,潘志成将所有的钱几乎花光,却毫无人之将死的迹象。2017年10月,潘志成前往西安市肿瘤医院检查,结果他胃里的肿瘤是良性的,根本不是癌症。这场误诊让潘志成彻底傻眼了!

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潘志成的工资仅够交房租,交了房租后他的生活变得捉襟见肘。万般无奈下,潘志成只好又找儿子,却没有一个愿意接纳他。

走投无路下,2017年11月,潘志成把两个儿子告上法院,要求他们赡养自己。最后,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两个儿子按月支付赡养费给他。

有了儿子的接济,潘志成住进西安市北郊养老院。2018年春节,潘志成已在养老院住了两个月,两个儿子除了依协议按时把生活费打到他账上,一次都没来看过他。他为此伤心不已:自己当年前卫的养老选择最终导致父子关系决裂,真的是自己错了吗?

编后:以房养老在西方国家较为普遍,在我国还属试行阶段。主要问题在于社会文化和法律背景的差异。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房子既是老人的居所,更是一份家业的传承,是两代人家庭情感的纽带,以房养老对大多数人来说需要一个接受过程。中国虽然有养儿防老的传统,但老人也应多站在子女的角度考虑,尽量不给儿女造成负担。同时,子女也应对父母的晚年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常陪伴他们,以免老人因为过于孤独而做出一些不恰当的选择。总之,两代人之间应该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猜你喜欢

以房养老志成按揭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
《天·水》《时空》
胡释中、刘虹、肖文庄、张志成作品
“以房养老”:现状、问题与路径选择
房市平稳是“以房养老”的前提
我国商品房按揭法律关系研究
天天都是感恩节
“以房养老”的生机与冷遇
不要按揭你的烦恼
中国开展“以房养老”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