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能力的公选课考评体系实证研究
2018-09-19何必繁
【摘 要】 本次研究以重庆某高职院校的校内公选课学业能力鉴定改革实践为样本,采取平時成绩、课程作业、期末笔试以及复合修正系数相结合的“教学全周期鉴定模式”,研究性地论证了高校基于综合能力的公选课考评体系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 高校;公选课;能力鉴定改革;实践
一、引言
在高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选修课的教学则可以有力地拓展其视野,增强综合素质,重视选修课的教学,是培养“情商智商手拉手”的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选择。[1]高校选修课是高等教育全面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更是专业必修课的有力补充。选修课对于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意义重大。[2]然而,在高校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却不乏存在教师教学随意性、学生盲目被动选课、教学内容与课程考查手段单一片面等系列顽症。[3]部分高校的公选课开设缺乏严格把关,公选课课程内容、大纲及目标不明确,完全由开课教师的意向和兴趣决定,并非依据多数学生的需求进行综合能力考核,这也是制约高校公选课提质增效的顽疾。[4]如何切实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
本次研究以重庆某高校校际公共选修课学业能力综合鉴定改革实践为例,深入研讨了基于教学全周期的过程动态考核模式改革实践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理,着重论述了教学全周期过程动态考核鉴定模式指导高校公选课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考核体系构建
1、研究样本
关于选修课的能力鉴定改革实证研究样本为重庆某高校校际公共选修课,研究拟采取以平时成绩鉴定、课程作业与期末笔试为主,借助复合修正系数的“教学全周期”能力鉴定改革模式开展教学与综合学业能力鉴定。
2、鉴定体系架构
“教学全周期”课程学业能力鉴定模式主要基于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实践而设计。学习评价的目的不是以学生的最终成绩为标准,而应促进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采取过程性评价来衡量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5]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广大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迫使公共选修课沦为“配角”,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6]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公选课学业能力鉴定模式对于扭转公选课的被动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历年公共选修课的授课情况以及学生客观学习成果分析,笔者提出了本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鉴定模式架构如表1所示:
课程考核实施方案为:平时成绩鉴定指标K1计算方式为满分100分,扣分因子包括缺课、迟到、早退;加分因子包括课堂参与、互动讨论等;具体量化尺度由授课教师掌握。K2为课程作业得分,赋分方式为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各占50%;K3指标为期末笔试得分;复合修正系数K0的取值为,其中σ表示K0的标准差。基于“教学全周期”模式的课程考核综合成绩(以字母C表示)计算方式为c=(0.2K1+0.4K2+0.4K3)×K0+α,其中α表示C的标准差。
三、“教学全周期”模式研讨
1、实践案例分析
笔者借助SPSS数理统计软件开展数据处理,其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上表中“-”符号表示没有相关参数。根据表2不难看出,复合修正系数K0指标的极差为0.17,比较显著,这与设置K0实现扩大优生与差生的综合评定分数差的初衷相吻合。综合成绩C的极差为34,非常显著,凸显了优生与差生在课程学业能力量化指标方面的悬殊特征。K1、K2、K3与C的标准差都维持在6~7之间,表明经修正的综合成绩C整体趋于稳定;而C的均值为74则显示班级整体学习情况良好;C的方差为42进一步说明学生综合鉴定成绩分布的离散性较高,实现了优差生学习效能的量化区分。
(1)K1指标分析
平时成绩K1与期末综合成绩C之间的离散分布如图1所示:
借助数理统计分析软件,笔者采用二次多项式非线性拟合方法,分析得知K1、C两组数据之间的拟合方程为y=-0.008X2+1.5917X,相关系数R2=0.03718,这表明K1与C之间无相关关系。
根据图1不难看出,K1曲线走势离散且无明显规律可循,少数学生K1得分较低,结合K1记录信息得知无假缺勤是造成K1较低的主要原因。多数学生K1与C之间差距较小,仅个别学生K1与C相差较大,笔者认为部分学生存在敷衍学习、出工不出力的消极应试现象是造成K1与C偏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在授课过程中,确有少数同学是为了选修学分而被动选修,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堪忧;因此,笔者力求通过改进授课方法、推进课程能力鉴定改革等举措扭转公共选修课的尴尬局面,切实发挥公选课在个性化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2)K2指标分析
期中考试K2与期末综合成绩C之间的离散分布如图2所示: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软件,笔者采用二次多项式非线性拟合方法,分析得知K2、C两组数据之间的拟合方程为y=-0.0048X2+1.3434X,相关系数R2=0.4108,这表明K2与C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在本次能力鉴定改革中,K2扮演了教学互动与实践应用能力检验“试金石”的角色;通过学生自评与教师客观鉴定各占K2分值50%的方式,实现了学业能力鉴定过程透明与师生互动。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同学在自评环节比较客观,仅个别同学在课程作业较差的情况下仍给自己较高评价;教师为了维护K2鉴定的客观公正性,可适当使用“自由裁量权”平衡K2的异常赋分。分析图2得知,K2与C之间的绝对偏差普遍较小,主要缘于K2占期末综合鉴定权重较高;实践表明,K2占期末综合成绩的权重取40%是合理可行的。
(3)K3指标分析
期末考试K3与期末综合成绩C之间的离散分布如图3所示: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软件,笔者采用二次多项式非线性拟合方法,分析得知K3、C兩组数据之间的拟合方程为y=-0.0054X2+1.3951X,相关系数R2=0.3561,这表明K3与C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期末纸笔测试仍是我国学生能力鉴定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次教改实践中,k3在C中的权重设定为40%,也体现了传统笔试的主体地位。分析图3得知,K3与C之间的绝对偏差整体较小,多数偏差维持在10分以内,笔者认为这是由于K3占C的权重较高所致。个别学生K3与C的偏差接近20分,笔者通过卷面分析、K1和K2比对发现,这部分同学K1和K2较差而连锁导致K0较低,尽管在计算C的过程中补足了标准偏差值,但仍然无法弥补K1、K2和K0的短板;突出针对课程教学全周期的综合考查也正是本次教改实践的精辟之处。研究表明,K3占期末综合成绩的权重取40%是合理的。
(4)复合修正系数K0分析
复合修正系数K0与期末综合成绩C之间的离散分布如图4所示: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软件,笔者采用二次多项式非线性拟合方法,分析得知K0、C两组数据之间的拟合方程为y=105.08X2-2.1488X,相关系数R2=0.9647,这表明K0与C之间显著正相关。
结合图4可以看出,K0与C曲线走势趋于一致,修正系数K0的设置初衷就是实现学生综合鉴定成绩的二次调节,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大优差生的分数悬殊,实现差别量化考核;其次,通过设置复合修正系数督促学生重视整个教学环节以期获得较高的修正系数,避免在期末综合成绩鉴定中掉队落伍;而复合修正系数的绝对偏差叠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部分差生的及格过关刚需。由表2可知,复合修正系数K0的极差达到0.17,这表明优生和差生的悬殊相对较大,也凸显了K0甄别优差生的重要意义。
2、“教学全周期”模式分析
本次课程学业能力鉴定改革实践采取以平时成绩K1、课程作业K2以及期末笔试K3为基准、辅以复合修正系数K0的“教学全周期”综合能力鉴定改革模式开展实施。研究显示,课程综合鉴定成绩分数段分布比较合理,如图5所示:
根据图5可知,期末综合成绩80分以上的优生率达到35%,70~79分的良好率达到52.5%,而不及格率则为2.5%;以上数据表明采取“教学全周期”学业能力鉴定改革模式实践效果显著,在客观体现多数学生学业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优差生的量化区分。
笔者就本次学业能力鉴定改革实践成果归纳如下:首先,采取平时成绩与课程作业相结合的教学过程鉴定模式,强化了教学过程在学业能力鉴定中的主体地位,弱化期末笔试有效规避了应试投机的现象。其次,复合修正系数的设置迫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努力寻求K1、K2以及K3的最大化以换取K0的最大化,以期实现综合鉴定取得良好成绩;而标准差σ、α的引入确保综合鉴定成绩不失真。最后,通过本次教改研究确定主要鉴定因子K1、K2和K3的权重比为20%/40%/40%是适合高校公选课综合鉴定评价的最优权重比。
四、结论
本次教改实践研究结论如下:
1、以平时成绩K1、课程作业K2、期末笔试K3为基准,辅以复合修正系数K0的“教学全周期”综合能力鉴定改革模式适合高校公选课考核综合评价体系。
2、能力鉴定单元权重比“K1/K2/K3=20%/40%/40%”是适合高校公选课综合鉴定评价的最优权重比,复合修正系数取平时成绩、课程作业以及期末笔试的均方根取值是公选课考核评价模式的核心指标之一。
3、本次教改实践研究为推动高校公共选修课提质增效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鲁钊阳.高校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教育评论,2012(6)72-74.
[2] 黄汉芬.高校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路径选择[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73-176.
[3] 王明革.高校理工科专业法律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1)50-51.
[4] 李创.高校公共选修课繁荣背后的反思[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7(3)19-21.
[5] 石文.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高校“现代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12(10)37-39.
[6] 滑文革. 强化大学生主体的选择意识——高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教育评论, 1998(3)45-47.
【作者简介】
何必繁,男,汉族,重庆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