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报告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探析

2018-09-19侯文莉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十九大报告

【摘 要】 民本思想是古代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着丰富的爱民、为民、共富、共享等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包括保民、爱民、养民、富民的思想。接着分析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使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最后分析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

民本思想是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继承并发展这一思想有助于政治稳定、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通过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判断,折射出丰富的爱民、为民、共富、共享的思想,体现出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一、傳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政治文化资源,其中优秀的政治传统可以成为今天启迪智慧、涵养道德、滋润文明的有益支撑。民本思想就是中国古代优秀政治传统中的精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在追求保民、爱民、养民、富民的思想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养份。当然,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建立在君权本位前提下的主张,与当代社会主义制度下,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继承并超越这一政治传统,使古老的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为今天的政治实践,是我们的应有态度。民本,就是以民为本。《尚书·五子之歌》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了民对国家的根基性作用。到了先秦时期,进一步提出了舟水之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舟水之喻成为后来历代君王明鉴的古训。孟子更明确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进一步强调了君对民的依赖关系和民的重要地位。由此,民本思想成为古代中华政治文明的重要传统,为历朝历代思想家和开明君主所秉持。它的主要内涵包括:

1、保民爱民。关于这一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曾告诫康叔:“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意思是说,要想江山永固,必须世世代代保民爱民。君主要待百姓如亲人,爱民如子。

2、养民富民教民。先秦时期,孔子在其仁爱的思想指导下,主张将仁爱贯穿在养民的过程中。孔子称“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中“养民也惠”(《论语·公冶长》)是一个原因。孔子养民主张在途径上主要包括裕民生、轻赋税、惜力役、节财用等。孔子还主张实行平均主义政策,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在孔子看来,对于国家而言,财富寡少并不足为患,而财富不均却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孔子主张国家要养民,进而再主张富而教之,认为国家之目的不仅在充裕民众之衣食,更为重要的是要使人民养成高尚而美好的道德德性。孔子在回答冉有关于民众人口众多以后的问题时说:“富之”、“教之”(《论语·子路》)提出了对民众的教化思想。

3、重视民心民意。古代政治思想家认为,取得民心、顺应民意是保持君主统治、实现国家兴旺的关键。孟子曾讲:“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强调了取得天下的办法在于取得人民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要顺应人民的意愿,根据人民的喜乐决定政策的取舍,孟子的主张蕴含着民心的相背决定社稷的安危的道理,也成为历史上的开明君主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人类社会就是在一个个矛盾的出现、解决中不断向前进步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也是普遍存在的。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次要矛盾,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重要的方法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是党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表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深刻判断。

当前,我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的需要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应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同时,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人民的需要也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立体化的特点,人民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文化需要的提高,还是对民主、公平、安全、舒适、健康、环保等更高层次、更加多样、更宽领域的需要,因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对这一时代状况的精准概括。可以说,只有处理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系,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健康快步发展,才能为实现新时代的新“两步走”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撑。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判断,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蕴含着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通过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核心要义。

三、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提出标志着新时代、新要求、新起点的开始。对党的各项事业提出了全新要求,围绕这一主要矛盾,党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建设、对外关系、党的建设等多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接力奋斗。同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也标志着传统民本思想的升华,使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以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党紧紧依靠人民、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成功地取得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的初步胜利。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上,落实到增进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其中,“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生产力标准。“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生产力标准的直接现实表现。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首要和最根本的价值标准,体现了党的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与立场。“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最高价值取向和根本归宿。

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也继承并发展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重要思想。从十九大报告中可以看出党爱民、为民、共富、共享的情怀与追求,党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本的使命担当,传统民本思想在新时代的深化与转化。首先,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美好生活结合起来,使执政为民理念更加深化、更加具体化、更具现实性与操作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还提出了共富与共享相结合的思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其次,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也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情怀与追求。共富,就是指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提出的,它的主要内容就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进而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提出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最后,共享思想是对共富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共富、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将为人民服务的主要目标具体化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 新民本——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灵魂 [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 李娅涵.动态管理模式在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3(9)94-95.

[3] 冯丽,王海东:民为邦本循道治国致平天下——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看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5).

[4]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591.

【作者简介】

侯文莉(1969.2-)女,漢族,江苏扬州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政治思想史.

猜你喜欢

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十九大报告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贡献
《孟子》折射出的契约精神
浅析彭德怀庐山上书事件体现出的民本思想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儒家民本思想浅析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