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2018-09-19余俊安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新时代

【摘 要】 本文在阐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纠正生态文明建设的错误认识;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手段;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

【关键词】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内涵;问题;建议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为构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所建立的一种运行机制和管理过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为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三者之间和谐发展的,是不断推动人类以及社会发展不间断的运行机制。它的诞生阐明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发生了关系上的变更,这种关系从利用、剥削到和谐相处的理性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十分广阔,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领域,主要约束经济市场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引导有利因素不断发展。从人作为一个个体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是要增强人类的生态意识、提升素养;而从政府角度来看,其内容包括文化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针政策的引导、宣传教育的推广和物质条件的配备等等。

2、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共同进步的有效举措,具有持久且深远的意义。第一,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始,生态文明的建设也被提上议程。党的十九大顺利召,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当前工作的重点。第二,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习近平同志提出过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典。而从经典的两山论就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与小康社会的必然联系。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生态危机矛盾的必然手段。要改变这种生产力发展、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

二、哲学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1、认识层面的问题

在传统的思维当中,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局限于某一种范围之内,造成了对自然界的严重破坏和损害,反思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现传统的自然观念存在一定局限。首先,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最初开始是认识自然,然后是利用自然。在最初始的自然观念中,人们对自然心存一种敬畏的态度,感激大自然的恩赐。例如,老子《道德经》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无不显示出中国古代的“天人观”;而在西方世界里,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不论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还是恩格斯的自然观念,这种对大自然敬畏的思想在当时都是主流的自然观念,也是最初始的自然观念。西方的自然观念既无视了人类的存在,也否定了自然界的独立存在。文艺复兴之后,新的自然观念形成,这种自然观念在现代可以视为“人类中心主义”,即自然是附属于人类而存在的,人类可以无休止的获取自然资源和改造自然的现状。这种自然观念同样无视了自然的独立性,无视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也正是这种自然观念的诞生,自然界开始走向毁灭。历史的演变并不能使得自然观念越来越有利于自然界的发展,而是使得其可能濒临毁灭。

2、实践层面的问题

作为人类实践对象的自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具体是实践当中人类却对自然加以伤害并且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作为人类生存以及实践前提存在的自然界,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场所、材料、能量等要素,人类的行为必须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而在当前的具体实践当中,自然的发展规律往往成为空谈,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自然界的破坏,填湖造楼、环境污染、肆意砍伐等现象依然存在。在实践过程中,依然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问题不管不顾,缺乏对自然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此外,对具体的时间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对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行为没有足够的曝光和舆论压力。缺乏严厉的惩处制度,对于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态危机和环境破坏的行为,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严厉的惩罚,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存在对生态威胁的种种隐患。

三、新时代生態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社会主义发展以及进入新时代时期,需要通过我党先进理论的指导,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当前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才能够缓解恶化的情形,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1、纠正生态文明建设的错误认识

当前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生态文明的建设的认识存在问题,特别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存在错误,因此要增加对自然的正确认识,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纠正生态文明的错误,一是要纠正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错误认识,纠正唯GDP论,政府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我党的先进思想和最新理论,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论述。二是要纠正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错误认识,纠正企业利益至上、为利益牺牲环境的错误认识。三是要纠正社会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注重与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纳入全民教育的体系,从而提升全民的生态和环保意识。

2、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手段

在生态文明的建设当中,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不仅仅是方针的制定者,还是政策的执行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监督者,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性和主导性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举措。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正确的理论思想来引领,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都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其次,政府要施行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失衡的治理工作,做到一边保护一边治理。然后,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任务是遵守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就是自然界本身,人类在自然界的范围之内活动,必须要遵守其规律,在这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主观的因素,借助自然的能动要素,对自然进行合理、有效和不突破限度的改变。学会尊重、顺应、发展自然,才是人类与自然界相处的有效路径。此外,还需要维持生态平衡。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体系和系统,一旦这个系统和体系出现问题,就会发生一系列相关且相互影响的不良现象,一种生物的灭绝可能会引起另外一种甚至多种生物的毁灭,这就造成了生态的失衡。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一定要注重生态平衡问题,不论是对资源的利用还是对自然的改造,都要建立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做到不破坏自然界固有的生态系统和体系。

3、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

在新时代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符合新时代的规律。要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积极勇敢面对自然灾害、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具有历史性的斗争。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先进理念,坚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视为人类发展的命脉,执行最严格的生态制度,培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定走科技进步和生态优良的道路,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 中央编译出版社,1971.

[2] 姜璐,陈兴鹏,逯承鹏等.浅析深层生态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生态学杂志,2017(12)3617-3622.

[3] 穆艳杰,李忠友.从哲学的视角解析生态文化内涵[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93-97.

[4] 陈云.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哲学基础及其启示[J].理论月刊,2015(12)36-40.

[5]周光迅,胡倩.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审视生态文明——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论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04)105-111.

【作者简介】

余俊安(1992-)男,土家族,湖南慈利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新时代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