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

2018-09-19

城市观察 2018年4期
关键词:意愿态度垃圾

◎ 陈 凯 胡 静

一、引言

垃圾分类治理水平代表城市发展程度,是推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是否发达一定程度上要看垃圾处理水平[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上升,城市生活垃圾也逐年增加,这给城市垃圾处理带来的负担越来越重。城市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的聚集地,其可持续发展需要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支撑。据统计,我国居民每年垃圾产生量以8%~9%的速度增长[2],大幅增长的垃圾产生量使许多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为缓解城市垃圾围城危机,政府于2000年设立北京、上海、广州等8座城市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是十几年来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吴瀚文等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显示,一方面居民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难以形成分类投放习惯,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垃圾分类系统不健全[3]。

作为我国首善之区,北京市每年产生数量庞大的生活垃圾,如何进行分类处理是一个巨大挑战。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90.3万吨,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日产生量为2.17万吨;2016年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872.6万吨,日产生量为2.39万吨,垃圾产生量增幅为10.4%。北京市自2002年推行垃圾分类迄今已有16年,但并未取得显著的效果,甚至止步不前[4]。譬如,北京市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分类设施分布不均,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轻视源头处理。北京市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制度不够科学,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链[5]。同时,北京市垃圾处理系统仍然存在正确率与投放率不高的问题,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6]。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包括北京在内的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本研究以北京市居民为调查对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概念模型,探索影响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心理因素,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并对促进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提出策略建议。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居民垃圾分类研究进展

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居民作为参与者对城市垃圾处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居民生活产生的垃圾是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因此许多学者提出应针对居民垃圾进行源头分类。国外城市化进程较早,对居民垃圾分类研究关注也较早。Callan等学者研究了居民垃圾分类问题,指出激励与惩罚措施对居民垃圾分类效果具有显著影响[7]。Schultz等学者也认为适当的宣传措施可以促进分类回收,且激励性措施对垃圾分类回收的促进作用更大[8],同时指出激励性措施具有短期回报性,长期作用不明显。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备与距离也是影响居民垃圾分类的重要因素。垃圾回收站越接近居民住所、分类垃圾桶越齐全,越容易发生垃圾分类行为,反之,则阻碍居民展开垃圾分类[9,10]。

近年来,城市居民垃圾分类问题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谭文柱分析认为生活垃圾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居民垃圾分类成效甚微[11]。政府部门垃圾分类管理投入不足、监管不到位也会弱化居民实施分类行为的意愿[12]。曲英等实证分析了情境因素对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认为情境因素在垃圾分类意愿转化为具体行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政策制度规定、良好的垃圾分类设施都能够有效促进居民垃圾分类意向转化为行为[13]。张一澜也认为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法律、加强垃圾分类管理监督与机制的完善能有效促进居民垃圾源头分类[14]。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居民个人态度、认知水平等内部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居民垃圾分类态度是实施垃圾分类行为的总体评价,直接影响垃圾分类行为实施,居民对垃圾分类态度越积极,越容易实施垃圾分类[15]。然而陈绍军基于宁波市居民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居民垃圾分类存在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即使居民有较高的分类意愿,也不一定会产生垃圾分类行为[16]。不仅如此,居民掌握的垃圾分类知识也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丁绍芳等对北京市垃圾分类现状研究指出,北京市居民虽然具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由于缺乏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对其系统认知不足导致实际垃圾分类行为效果不佳[17]。除此之外,社会规范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也会影响个体垃圾分类。社会群体的舆论压力能够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程度[18]。垃圾分类本质上是居民行为选择的结果,是主体对各种因素衡量后的决定,因此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心理因素展开分析颇为必要。

(二)计划行为理论概述

1991年Ajzen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感知行为控制变量,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感知行为控制是指反映出阻碍或利于实施某种行为的相关因素。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愿对行为有很强的预测作用,行为意愿又是由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共同决定的[19]。计划行为理论是假定不受人为控制的态度、意愿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解释人类决策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受人类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影响。因此在目前垃圾分类管理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计划行为理论。

态度是指个体执行特定行为时消极或积极的表现,对其行为意愿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垃圾分类中居民的态度是指对实施垃圾分类行为的评价。大多数学者研究证实,环境态度会直接影响人的环境友好行为意愿。Elena等研究认为环境态度能够很好地预测生态行为[20]。垃圾分类态度属于一种环境态度,对垃圾分类持有积极态度的人,往往更愿意实施垃圾分类行为,而且其最终实现垃圾分类行为的概率更大。所以本研究假设垃圾分类的态度通过作用于意愿间接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提出H1和H2:

H1:垃圾分类态度对垃圾分类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垃圾分类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决定执行特定行为时所受社会参照群体的影响,强调周围人对居民行为的影响[21]。受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影响,个体可能会为维护自身形象,放弃个人观念而接受参照群体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当重要关系人或参照群体成员呼吁进行垃圾分类并付诸行动时,个体面临较大的垃圾分类压力。他们往往会为了个人形象,保持与参照群体一致的垃圾分类行为。而且参照群体成员的行为具有模范效应。当周围人们都在进行垃圾分类时,往往会对自身产生影响,使其具有更高的垃圾分类意愿。因此,本研究作出以下假设:

H3:主观规范对垃圾分类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感知行为控制是对采取最终行为的阻碍或促进因素的感知程度,将直接影响个体对此行为的意愿以及是否实施此行为[22]。反映在本研究中即居民对实施垃圾分类行为感觉到的阻碍或促进因素,包括信息、能力等内在因素和时间等外在因素。具有较高垃圾分类意愿的人,并不一定会采取垃圾分类行为,与其所感知到的垃圾分类行为的阻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有很大关联。如果居民感知到的实施垃圾分类行为的阻碍越小、促进越大,那么垃圾分类意愿很容易实现对行为的转化,相反垃圾分类行为则很难实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感知行为控制对垃圾分类意愿有正向影响。

H5:感知行为控制对垃圾分类行为有正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成熟量表,结合垃圾分类的具体情况设计研究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与垃圾分类行为相关的5个变量,包括垃圾分类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垃圾分类意愿和垃圾分类行为,每个变量的测量均借鉴了国内外成熟量表。同时,为探究居民垃圾分类中可能存在的态度—行为差异,在“垃圾分类行为”变量中,设置了4个题项,其中2个属于较易的垃圾分类行为,包括“对于家中的报纸、饮料瓶等,总是拿到废品回收站去卖”和“对于塑料袋、购物袋等,我总是重复利用”;另外2个属于较难的垃圾分类行为,包括“对于家里的厨房垃圾,我总是单独处理”和“在外面,我总是严格按照垃圾桶分类要求扔投垃圾”。这种题项设计,在于探索一般的垃圾分类行为后,分别按照较易和较难的两类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分析。最后,针对居民获取垃圾分类信息渠道、居住小区是否有垃圾回收站点等问题设计相关测量题项。调查问卷采用的是Likert5点量表法,根据被调查者对问卷描述内容的认可程度进行赋值,认可程度越高,数值越大。5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同意,3表示不确定,2表示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为筛选出有质量的问卷,感知行为控制测量题项设置为反向陈述。

(二)数据回收

问卷正式发放前首先在互联网上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调查反馈信息对问卷不合理部分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最终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并进行调研。正式问卷的发放包括在线问卷调研和发放纸质问卷两种方式。在线调研主要是将问卷链接发放到网络社群中进行调研;发放纸质问卷主要是在学院路附近的高校家属区进行访问。正式调研一共回收287份问卷,其中在线回收229份,纸质问卷回收58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5.66%。回收的287份正式问卷中,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接近1∶1,各个人口统计变量比例分布较均匀,因此本研究问卷数据较为合理。

四、数据分析

(一)信度效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垃圾分类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意愿以及行为5个变量进行了信度检验,各变量的Cronbach α系数均大于0.7,其中态度、主观规范、垃圾分类意愿Cronbach α系数大于0.8,说明问卷信度良好。进一步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效度检验,发现各变量测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大于0.5,各变量组合信度均超过0.7,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均大于0.5,其中感知行为控制和垃圾分类行为AVE数值最高,分别是0.675、0.674;同时,模型与数据的适配度拟合指标良好,表明问卷效度通过了检验。

(二)结果分析

本研究应用AMOS22.0软件构建基于协方差的结构方程模型,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假设模型进行分析,模型适配度检验主要指标通过检验,表明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良好,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1所示,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垃圾分类态度到垃圾分类意愿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19,说明垃圾分类态度对垃圾分类意愿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因此接受假设H1。垃圾分类意愿到垃圾分类行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88,说明垃圾分类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因此接受假设H2。主观规范与垃圾分类意愿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69,说明主观规范对垃圾分类意愿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且与垃圾分类态度相比,主观规范对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更强。因此接受假设H3。感知行为控制与垃圾分类意愿、垃圾分类行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是0.280、0.193,可见感知行为控制对垃圾分类意愿和垃圾分类行为同时存在正向的直接影响,且感知行为控制对垃圾分类意愿正向影响作用更强,因此接受假设H4、H5。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垃圾分类行为过程符合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

根据数据结果,垃圾分类态度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正向的作用,不存在居民态度—行为差异。但是根据Guagnano等研究结果,当实施行为存在困难时,不论居民是否有积极态度都会对行为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23]。因此,垃圾分类行为的难易程度影响垃圾分类态度对垃圾分类行为的转化程度。较容易的垃圾分类如塑料瓶、废纸等简单易分类的垃圾,垃圾分类态度通过意愿的间接作用更容易转变成行为,但是如果垃圾分类实施比较困难,如厨余垃圾等,即使较高的垃圾分类态度也很难转变成行为。因此,在探索了影响一般垃圾分类行为的心理因素后,本研究进一步对较易与较难两种实施困难程度不同的分类行为展开分析,分别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数据进行检验。较易、较难的垃圾分类行为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其中较易垃圾分类行为的变量间路径系数在括号外,较难垃圾分类行为的变量间路径系数在括号内。

图1 垃圾分类行为路径系数图

数据显示,当垃圾分类行为较容易时,垃圾分类态度与意愿、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63和0.721,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垃圾分类态度通过意愿正向影响垃圾分类行为,垃圾分类行为不存在垃圾分类态度—行为差异。当垃圾分类行为较难时,垃圾分类态度与意愿、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399和0.149,且后者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垃圾分类态度对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垃圾分类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作用不强,表明当垃圾分类行为较难时,存在显著的垃圾分类态度—行为差异。

(三)描述统计分析

在分析了影响垃圾分类行为的心理因素后,本文对态度、主观规范等变量进一步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旨在表明被调查者的垃圾分类态度等状况。数据表明,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垃圾分类持有积极态度,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垃圾堆积会带来环境污染,另有60%左右的被调查者对垃圾的最终去向等具体现象表现出较为关注的正面态度。在主观规范变量描述统计中,对于“我周围的很多朋友都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这一具体问题的均值较低仅为2.89,侧面反映了很多居民仅仅把垃圾分类停留在态度层面,“只动口不动手”,并不主动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表明城市居民目前的垃圾分类行为仍有很大的提升和促进空间。

针对居民所在小区是否有垃圾回收点、居民垃圾分类知识的获取渠道等具体问题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61.3%的被调查居民反映所在小区没有固定的垃圾回收点,这充分表明目前固定的、专业的垃圾分类回收点覆盖面仍然较小,这也是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没有固定的垃圾分类回收点,居民进行垃圾回收很不方便,这就对居民垃圾回收行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在对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的获取渠道问题上,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70%和58.9%的被调查居民从电视传媒和互联网两种渠道获取垃圾分类信息与知识,这两种方式是大多数居民获取垃圾分类渠道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

图2 较易、较难的垃圾分类行为路径系数图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垃圾分类难易程度对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较大

垃圾分类行为容易实施时,感知行为控制对垃圾分类意愿与垃圾分类行为标准化路径系数较大,即居民实施垃圾分类行为感知到的外界阻碍较小,此时居民容易实施垃圾分类行为。反之,当垃圾分类行为较难实施时,感知行为控制对意愿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从0.446下降为0.207,对垃圾分类行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从0.274下降为0.181,降幅明显。可见,降低实施垃圾分类行为的困难程度,更容易增强居民的感知行为控制从而引发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

2.垃圾分类意愿受垃圾分类态度、主观规范影响较强

研究发现,垃圾分类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均对垃圾分类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前两个变量的影响较强,受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较弱。因此,垃圾分类态度越积极,感受到的舆论压力越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愿也就越高。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被调查者对垃圾分类持有积极态度,认为垃圾分类可以改善环境污染,同时表示家人、朋友支持自己进行垃圾分类,从而有利于垃圾分类意愿的提高。

3.居民垃圾分类存在态度—行为差异

居民垃圾分类存在态度—行为差异,积极正向的垃圾分类态度并不必然导致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实施。在垃圾分类实施较易的情境下,持有积极垃圾分类态度的居民往往会实施垃圾分类行为;在垃圾分类实施困难的情境下,即使居民对垃圾分类保持积极的态度,实际上付诸行动的人却很少。调查数据也显示,尽管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持有积极态度,但真正实施垃圾分类的居民仍是少数,城市垃圾分类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二)对策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阻碍了生态城市构建的进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是一个重要应对措施。为提升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促进垃圾分类行为,依据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垃圾分类教育

加强垃圾分类的教育是促进城市居民垃圾行为转化的有效方式。应充分重视态度与主观规范对垃圾分类意愿的正向影响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态度,同时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风气与氛围。政府、学校、社会等多主体长期通过宣传画册、讲座、公益广告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激发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从而促使全民参与。多样化与常态化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公众参与垃圾分类,还能提高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不仅对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推广,也可以将相关的知识增加到国民教育的体系中。将类似于垃圾分类这样的低碳消费相关知识融入到已有的课程中,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垃圾分类行为,并且清楚具体该如何实施[24],这对于实现垃圾分类的可持续性,提升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行为具有深远意义。

2.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规划基础设施的配备,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以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便利性。应充分注重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作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将较难的垃圾分类行为转化为较易的垃圾分类行为,从而减少垃圾分类中的态度—行为差异现象。从前端垃圾箱、垃圾装运车的配备到中端中转站的设置至末端的垃圾处理厂的建设都需要科学系统的规划,并逐步改善我国城市社区垃圾回收设施。注重垃圾分类的源头治理,建立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完整链条,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

3.健全法律体系,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权责明晰的垃圾分类管理法律是垃圾分类工作成功的前提。依据日本垃圾分类管理的成功经验,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成功实现垃圾分类的保障。因此可以借鉴日本经验,不断健全和完善垃圾分类管理法律体系,明确各部门责任,加强执法力度。出台垃圾分类管理实施细则,对如何投放和何时投放类似的具体垃圾分类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引导居民按照法律、制度规范垃圾分类行为[25]。同时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采用激励机制动员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管理;对违规、违法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加快形成以法制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制度。

猜你喜欢

意愿态度垃圾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倒垃圾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态度决定一切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