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闽东三都澳茶叶贸易发展历程
2018-09-19薛繁洪
薛繁洪
青岛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266071
近代三都澳商埠是中国重要的茶叶出口地之一,自清末开埠后,闽东地区的茶叶大量销往国内外。从1899年福海关设立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三都澳的茶叶输出量呈波浪式曲折发展。本文结合有关档案资料,对近代各个时期三都澳商埠的茶叶贸易发展进行简要的梳理。
一、近代三都澳及茶贸概况
三都澳位于福建省东部宁德市境内,是世界上少有的天然良港。又因邻近产茶大区,闽东各县茶叶荟萃于此,三都澳遂成为重要的茶叶输出中心。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5月,清廷批准三都澳自开商埠,设立福海关,这成为继福州的闽海关、厦门的厦海关之后近代福建开放的第三个海关。福海关开放,刺激了列强掠夺闽东经济的野心,欧美有13个国家的21家公司在此设立子公司或商行。福海关的设立为闽东地区的茶叶贸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三都澳所处的闽东地区,清末为福宁府辖地,包括宁德、霞浦、福安、福鼎、寿宁5县,至民国中后期已发展成9县。各县因地处山区,茶树广布,是红茶、白茶、绿茶的重要产地。据《福建建设报告》[1]记载:“福宁府属产茶之地,除宁德之三都岛,福鼎之沙埕,霞浦之三沙,及濒海附近之山地岛屿,因海风、气候变动太速,云雾甚重,及土壤多含盐质,不适合于种植茶树外,其余虽穷乡僻壤,莫不见茶树之交错,产地之遍布,几于无处无之。”著名的“天山绿茶”“白毫银针”“白琳工夫”“坦洋工夫”等名茶皆出于此,“所产之茶,销行国内外,久负盛名,红绿各茶,畅销于英德法俄诸国,莲心茶风行安南一带,白琳茶尤为德俄所嗜,对外贸易,颇占重要地位。”
近代福建的茶叶外销口岸有福州、厦门、三都澳,当三都澳崛起时,福州、厦门口岸茶贸已渐趋衰落。1900年后,厦门的年输茶量已不足1万担(1担=50 kg),故福州和三都澳成为茶叶输出的主要集散地。据有关资料记载,单从茶叶的海关纯输出量来看,三都澳与福州相差不过2万~3万担,在以后的年份里三都澳茶叶出口量不断逼近福州以至于反超。开埠前期,三都澳只是作为茶叶外运的中转站,各县茶叶运到三都澳,经此转口运到福州,再由闽海关销往国内外。但自20世纪30年代起,时局日益紧张,日寇封锁沿海许多口岸,作为东南沿海重要商埠的福州更是首当其冲,茶路中断,货物囤积。而三都澳地处僻壤之地,所受影响小于福州,茶农或茶商遂将茶叶直接从三都澳福海关出口,输出量占福建全省茶叶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在战争时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近代三都澳茶贸的艰难历程
1.清末开埠至一战前茶叶贸易状况
三都澳开关之初,尽管呈现一片萧条的景象,但外贸潜力相当大。据相关资料记载:“1899年5月8日正式开关至年底的8月中,港口贸易实际上只有几笔帆船贸易的统计记录,虽然贸易量不大,但很有可能发展成为轮船贸易,因为福州活跃的茶叶贸易,将会因有最廉价的茶叶而将贸易中心移向三都澳。”[2]
1899—1914年三都澳海关历年茶叶出口量[3]见图1。从图中可知,1899—1914年,三都澳茶叶输出量总体上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在1910年达到了年输出量近12.4万担的最高值。1902年出口茶叶仅约8.8万担,数量虽有下降,但“贸易总值有相当增长,总值为152.10万海关两,比1901年增加27.40万海关两,但与往年一样,只有一项增长,即出口茶叶,仅此一项即有148.80万海关两,占总额的98%”[2]。可见,开埠初期,除了茶叶一宗贸易,基本上没有其他农产品从这里输出。这一时期,茶叶出口量变动受气候影响并不明显,茶叶年均出口量稳定在10万担的水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政权更迭,三都澳茶叶输出量略有下降。据相关资料记载:“除三沙外,各地都有骚乱发生,但从贸易统计看,这些骚乱影响不大。1910年的繁荣延续到今春,生意兴隆。今年气候都很好,茶叶获利甚大。”[2]民国成立后3年间,茶叶出口量虽有小幅下降,但仍维持11万担左右的水平。
2.一战爆发至20世纪30年代初茶叶贸易状况
图2 1914—1931年三都澳海关历年茶叶出口量
一战爆发至20世纪30年代初,正是中国历经北洋军阀统治到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初期这一段时期。这个时期,三都澳茶叶贸易经历两次兴衰阶段。由图2所示1914—1931年三都澳海关历年茶叶出口量[3]可见,第一次起落即1915—1921年,1915年茶叶出口达到了开埠以来的极值,共输出142 586担。然而1916—1921年,茶叶输出又呈明显的下滑趋势,虽然在1919年有短暂的增量,但至1921年仅为88 533担。第二次起落即1922—1930年,从1922年起,茶叶出口量又开始增加,1923年达到了140 821担。1924年之后,茶叶输出量略有下降,到20世纪30年代初,又回到了开埠初的水平。这一时期茶叶出口量的巨大变动是在国内、国际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
第一次起落原因在于政局的动荡。1916年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全国各地掀起讨袁运动,难免波及到商业发展。同时,一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在华经济利益暂时收缓。国内政局动荡加上欧战的双重影响,致使茶叶出口受阻,生产颇受影响。
另外,英、俄两国对中国的茶叶需求量急剧减少也导致了三都澳茶叶输出量降低。1916年起,英国改变以往从中国输入茶叶的策略,对华茶实行禁运,从其殖民地印度和锡兰进口大批茶叶,“1920年从中国输入的茶叶只占英国茶叶进口量的四十分之一”[2]。俄国自清代以来就是中国主要的茶叶输入国,先前就有福建茶运到外蒙古转口销售给俄国。1917年11月(俄历十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欧洲诸国对俄采取军事制裁,封锁了俄国边境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导致中俄茶叶贸易的中断。所以1918年以后中国茶叶对外输出急剧减少,出口量仅为之前的1/3。
1919年,福海关采取开辟国内市场并免税3年的政策,优质的宁德天山绿茶源源不断地输往北方地区,稳定了茶叶的产销体系,增加了茶叶的产量和销量。到了1923年,茶叶输出量又达到新的高度,“1923年春,欧美各国所存红茶无多,故华茶之销路甚形畅旺,且自民国8年特许红茶免税以来,茶业逐见起色,同年出口之数较上年多至两倍有奇。计全年普通贸易总额曾由180万(海关两)增至280万(海关两)”[2]。
从1924年起,茶叶出口又出现了衰落趋势,归因于国民革命形势的发展,各地罢工罢市不断,致使茶叶贸易深受其影响。“(1927年)全国各地,政工风潮,迭相发生,三都一隅,尚无此现象,然影响所及,无免时呈不安之状,商务之受其打击者,亦复不少。闽东虽无军事行动,而望春季商业畅旺之时,常川往来轮船,动被封差,加以施行新捐,商业遂大受影响”[2]。
另外,自然灾害频发也是影响茶叶输出量的一个原因。1928年8月,30年未遇的暴风大雨席卷而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茶树难以幸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部分茶叶滞销,茶农和茶商大多亏本,但绿茶在北方销售颇为良好,因此外贸总量尚未出现太大变动。
3.抗战爆发至新中国成立前茶叶贸易状况
20世纪30年代前期,三都澳茶叶输出出现了短暂的提升,一直保持在11.1万~11.6万担之间,茶叶贸易一度呈兴旺景象。但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茶叶出口量急剧下滑,1937年降至84 566担,1939年更是急降至42 954担。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茶叶输出量仅剩4万余担,不及1899年的一半[4](图3)。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但形势未过多波及福建沿海,茶叶出口未受太大影响。国内外花茶需求量的扩大使得闽东各县茶商运茶至三都澳,然后转口至省城福州或北方地区。从1931年至1936年,三都澳茶叶出口量基本保持在11万担左右。
图3 1931—1949年间三都澳海关历年茶叶出口量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大举侵华,11月上海失守,海路阻塞,茶叶滞销,茶商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1938年8月,日寇开始轰炸三都岛,岛内外国洋行迅速关停,店铺倒闭,茶商也随之撤离,曾经繁华的三都澳各码头逐渐萧条下去。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42年6月7日颁布了《管理全国茶叶办法大纲》,对茶叶实行战时统管,茶叶市场移至香港。抗战期间,全国茶叶总销量降低,福州港茶叶出口严重衰落,福建各地大部分茶叶取道三都澳转口运至香港销售,很少直销国外。1942年4月,三都澳福海关降为闽海关的分关,后迁至赛岐港,抗战胜利后迁回三都澳。茶叶贸易曾一度恢复。然而,因战争破坏,三都澳港口设施严重损坏,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始终未能恢复。直至1952年,因响应国家需要,三都澳关闭,正式完成了历史使命。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1898年三都澳批准开埠至1949年建国前夕,近半个世纪的福海关茶叶贸易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曲折历程,或因时局变动,或因自然灾害,或因人力因素,茶叶输出呈现波浪式发展。三都澳福海关不仅是福建茶叶外运的重要口岸,也是近代与上海、福州、汉口等相媲美的重要茶埠之一,在近代中国外贸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都澳因港而兴,因茶而起,开辟了近代海上茶叶之路。通过三都澳口岸,闽东各县的名茶,如宁德的“天山绿茶”、福鼎的“白琳工夫”等纷纷运往国内外,十分畅销,声名在外。总而言之,半个世纪的三都澳茶贸兴衰史是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缩影,无论在中国还是国际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