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9-18张凤贻

新课程·小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张凤贻

摘 要:小学数学是整个小学课程里最重要的学科之一。随着国家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正在被大力推广。然而,如何才能提高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质量呢?从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分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都不一样,所以如何做到更加科学的分组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能力不一样,在分组的时候应该考虑差异性。目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没有按照一定的差异性分配,学习成绩好的都集中在一个小组,这种选择不利于全班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的按照学号分组,这种分组也是不科学的。首先,它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学号一般就是一次考试排名,从根本上来说它还是按照考试成绩来分组的。这种分组不利于每个学生优势的发挥,成绩差的分在一组,沒有一个学生出来指导大家学习,更没有凝聚力、向心力。这样的小组学习效率不高,还有可能会整体落后。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授课模式也需要发生改变。每个小组中没有选出一个小组长,导致整个小组缺乏凝聚力和学习的动力,一起合作学习的作用没有充分显示出来。而教师没有要求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就是目标不明确。也没有提出成绩处于什么阶段的学生应承担这个小组的什么义务。由于没有这些目标和义务,容易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迷失”,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没有目的性也就没有学习动力。这样下去可能就是一起聊天了。除此以外,有的基础知识点每个人都懂,所以没必要讨论。如果没必要讨论的也去讨论的话就是浪费时间。而有些知识点是需要发散思维的,需要几个学生一起思考、讨论才能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的知识点小组合作学习就非常有必要了。所以,什么知识点应该讨论学习,什么知识点是没有必要的,老师应该准确把握好讨论的“尺度”。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首先,应该科学的分组。比如全班50个人,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5人,在这5个人中,学习成绩好的应该占到2人,成绩相对来说差的应该有3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分组就比较科学,一方面照顾到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另一方面从整体上来说是一起进步。如果全班都这样的话,自然都是一起进步。比如,数学、语文等学科就需要这种合作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学生在一起会产生优势互补,学习成绩总体不好的同学也许某一科是他的强项,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双赢的智慧。

其次,是教学方式的改变。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任总指挥,应该掌控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也就是掌握好节奏。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什么知识点是必须小组合作学习的,而什么知识点是没有必要的。老师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到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控制程序进行,不然容易导致课堂混乱,教学的内容也不清晰,这样教学质量就会明显下降,所以成功备课对这节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出哪些是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然后让小组带着问题去讨论。老师对于小组学习的内容应该准确掌握,比如这节课的知识点是需要小组一起学习的,每个小组应该带着什么问题去讨论,具体有几个问题。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向全班讲授这个知识点。这样不仅会使整个上课的气氛活跃起来,每个人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学生也会更加自信。

老师应该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比如表现好的应该奖励一本书、一支笔等等。这样会鼓励学生参与到整个讨论中,营造出一种和谐、上进的课堂氛围。这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把这个知识点讲得非常透彻,也许比教材上的方案更简单、更通俗易懂,这就是一种尊重差异性的表现。如果这些学生当中发现几个演讲能力超群的可以鼓励他们去进行这方面的培训,这也是一种发现人才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时代在不断变化,教学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让学生担任主导角色,这既是民主的一种表现,也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潮流。

上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从科学分组到合理制定教学方法,都是在强调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成绩。老师应该科学备课,严谨上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讨论学习的,而哪些知识点是没有必要的,老师应该把握好这个“尺度”。另外在课堂上应该把主导角色让给学生,明白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要有这样的意识。应该鼓励学生提问题,奖励表现好的学生,让这些学生起着表率作用、榜样作用。给每一个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营造出和谐、上进的学习氛围。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刘伯康.解读“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若干不良现象[J].中国校外教育,2012(2):100.

[2]程胜.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合作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5):13-14.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