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哲学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2018-09-18姜昱洲李琳
姜昱洲 李琳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运用丰富的哲学范畴、哲学思维方法以及哲学价值理念展开了对国民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批判。哲学范畴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对“异化”“异化劳动”的论述上;哲学思维方法体现在其对具体到抽象的方法以及对思辨的批判方法的运用上;哲学价值理念的导向则体现在对人的哲学关怀上。当今的研究也应掌握和运用马克思的哲学方法与哲学眼光来审视和思考问题。
关键词:异化 异化劳动 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225-02
经济学与哲学是两个有着诸多区别与联系的不同门类的学科。而哲学可以称为万般学科之母,因此,我们在对现实的经济学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时不妨带几分哲学思想,这样可以使我们对经济学研究得出的理论更加丰富,使我们对经济学研究的认识更加深刻。笔者能得出以上感悟就源于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仔细阅读和思考,本文论述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这个笔记本的内容展开的。
一、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看似以经济学研究为主的著作中,充斥着哲学理念与哲学思维方法。而借以体现出以上两点的就是哲学范畴在这篇文章中的存在。其中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马克思对“异化”与“异化劳动”这两个范畴的运用。
关于“异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近代欧洲哲学,从霍布斯提出“异化”这一概念,到黑格尔进一步将“异化”这一概念引入到自己的哲学体系,再到费尔巴哈又将这一概念用于论述宗教的异化与人的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的阐述与劳动异化的论证,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又批判并深刻发展了前人的异化理论而形成的。马克思分别从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者与劳动过程、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最后人与人的异化展开论述。
关于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也就是说随着工人生产量的加大,工人的贫困程度也随之加深了。即“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工人的劳动产品并不能体现工人的价值,并不能表现工人的生命,而却成为支配和统治工人的异己的力量,凌驾于工人之上。
关于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的异化。马克思指出了工人的劳动过程的痛苦性,指出了工人的劳动过程并不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即“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对生产行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工人对他自己的活动——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的活动”。[3]也就是说,本应该是工人自愿的实现和表现自己的活动过程,变成了挣钱方式和赖以为生的手段,在劳动过程中工人不是自由的,工人的自由成为劳动时间之外仅仅满足生物本能需要的活动,而对真正的人的自由的追求与异化了的劳动过程无关。
关于劳动者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指出类具有普遍性、自由性、有意识性、实践性以及社会性的特征。马克思具体指出“对人来说,异化劳动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4],它使自由普遍的生活和现实的人的实际生活相异化。因而导致生活本身变成生活的手段,不再具有类特征,不再是艺术的、美的、自由的意识生活的体现。
关于人与人的异化。马克思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5]马克思进一步分析指出,这种异化发生的原因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后劳动产品归他人占有并使用。简言之人同人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发生了异化之后就必然导致人与他人以及他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产品都发生了异化,因为每个人都同人的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
二、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哲学思维方法
首先是具体到抽象的方法。马克思从工人在现实中受到的苦难抽象出这些苦难产生的根源即私有制与异化劳动。并抽象出国民经济学隐藏的目的,说白了就是社会的不幸。具体来说,马克思指出了社会的几种状态下工人的处境。比如社会财富与社会发展如果正处于衰落状态时,工人将会受到最大的苦难,因为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工人要承受的不仅仅只是一定数额的剥削,而是面临更为严重的生存危机,因为除去富人继续用以为生和享受的资源之外,可拿出来养活工人的钱财就更少了。
而社会财富处于增长且社会处于向前发展状态时,虽然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对工人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工人如果想趁机赚更多的钱就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体力。“在挣钱欲望的驱使下从事奴隶劳动。这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6]所以说对工人来说也是有害的。
那么当社会处于一种完满状态时,工人又是什么处境呢?马克思给出的答案是“在达到完满的状态中,贫困持续不变”。[7]因为如果达到完满状态,资本家之間竞争不再是主要矛盾,而这时工资和资本利息都会很低,工人就要面对残酷的竞争,工人的人数也必然要受到限制。马克思由以上的分析得出了工人总是处在苦难之中的结论,而斯密的理论中,“大多数人遭受痛苦的社会是不幸福的。”[8]但国民经济学要追求的正是一种社会的完满,那么,完满社会中工人也就是大多数人是不幸的,由此得出批判的结论是国民经济学是在追求社会的不幸。
其次是思辨的批判方法的运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多次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进行对比,并通过思辨地发现国民经济学中存在的矛盾来开展批判。马克思首先指出,国民经济学家宣称,由于劳动创造价值,所以劳动产品应该是属于劳动者的。但是,国民经济学家又指出现实中的劳动付出者,也就是工人却过着只占有维持其生命的最基本的社会产品的生活。这就是国民经济学家在理论上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即产品的归属与丧失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家的第二个问题,即关于商品的购买与出卖的问题。按照其理论,所有种类的商品都是可以通过劳动来购买的,而工人是劳动的付出者,按理说工人应该具有购买商品的能力,然而国民经济学家又说工人远远不能买到所有种类的商品甚至还要为了生存出卖自己的人性。如此一来就构成了购买与出卖的矛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例子都充分证明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研究充斥着哲学的思辨与批判思想。
三、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哲学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学哲学、用哲学”,哲学思维方式可以为我们认清世界提供切实的帮助。前文中提到的具体到抽象的方法以及思辨的批判方法都可以提升我们解释和改造世界的认识水平、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同时,使用哲学的范畴来剖析世界进行研究可以提升我们对现实和理论研究的思维能力,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世界的本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始至终都没有丢弃对人的关注。马克思的经济学与国民经济学家的经济学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国民经济学家单纯对经济现象与经济概念进行解释与阐述,以社会财富的增值作为目的,而马克思则展现出更多对现实工人的哲学关怀与思考。
马克思指出“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就其一般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而言,在我看来是有害的、招致灾难的”。[9]其表达思想的深刻程度是一般经济学家不能达到的。也就是说,劳动的异化所导致的,本来应该是人自由自觉的、以人为本的、以劳动为本的劳动,变成了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单纯为挣钱,为增加财富丧失了目的性的一种手段。这是危险的也是有害的。
马克思经济学促使我们进行观念上的革命,使我们认识到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不是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当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解决好个人与企业、企业与国家的辩证统一关系,国家应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环境,企业为员工充分实现自身价值搭建平台,每个员工都应以实现共同体的利益为目标,从而实现自我追求。
在马克思看来,人们为了生存首先要进行生产,但这种生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创造活动,而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的手段,其中蕴含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因此,在当下的现实生产活动中,不能用物的价值作为衡量人类自身的标准,这对于我们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无疑提供了一种重要启示。我们在进行改革,制定体制机制时,就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和手续,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为企业发展清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强职工社会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建立企业内部奖惩机制,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最大限度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努力为企业、为国家作贡献。
这里的关键是,企业要建立健全怎样的制度机制,才能体现马克思经济学的哲学思想,实现对工人的关怀,让工人自由快乐地工作,把工作不仅仅作為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追求、一种兴趣,能够实现自身价值,能够感受到劳动的幸福。所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今天依旧有着十足的生命力和价值,马克思主义依旧可以使我们反思和认识社会的本质,同时为我们改造社会的不合理之处提供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7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0-51.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4.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
[7][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