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尘螨滴剂联合加味玉屏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41例临床观察

2018-09-18许树深陈志强黄志昂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许树深 陈志强 黄志昂

【摘 要】 目的:观察粉尘螨滴剂联合加味玉屏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粉尘螨滴剂治疗,研究组采用粉尘螨滴剂联合加用加味玉屏风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TNSS评分、TM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研究组疗效评分量表内流涕、喷嚏、鼻炎、鼻塞、TNSS、TMS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30.4%(P<0.01)。结论:加味玉屏风汤辅助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明显缓解应变性鼻炎患者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玉屏风汤;粉尘螨滴剂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2-0100-03

近年来,由于空气质量下降等原因,导致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发生率逐年上升[1]。AR是一种IgE介导的多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下的鼻粘膜非感染性炎症导致的疾病,由于其过敏原检测复杂且难以避免等特点,在临床上无法根治[2]。有研究表明[3],以玉屏风汤为基础上衍生出的加减方(以下称:加味玉屏风汤)在对AR的治疗上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对症状的持续控制效果较好,但存在有起效慢、治疗周期长等缺点。笔者选取41例患者,观察尘螨滴剂联合加味玉屏風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变应性鼻炎中、重度患者8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关于中重度鼻炎的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治疗前6月内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未发现鼻部畸形(如:鼻中隔偏曲、先天性鼻甲肥大等)或发生器质性改变;未发现妊娠或者半年内准备妊娠。排除标准: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精神异常不能生活自理。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纳入,纳入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1例。其中对照组年龄范围为12~54岁,病程0.37~3.43年,研究组年龄13~52岁,病程0.24~3.23年,两组在年龄、性别、平均病程及过敏原种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粉尘螨滴剂(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20060012)1次/d,将药液滴于舌下,含服2 min后吞咽,服药后20 min 内禁食水。14岁以上患者:第1~3周分别使用粉尘螨滴剂1号(1 μg/mL)、2号(10 μg/mL)、3号 (100 μg/mL),每周7日按1、2、3、4、6、8、10滴逐渐递增服用;3~4周用粉尘螨滴剂4号( 333 μg /mL),3滴/次,5周后改用滴剂5号(1000 μg /mL)作为维持剂量长期服用,2滴/次;未满14岁患者:前3周使用类型同14岁以上患者,3周后改用粉尘螨滴剂4号(333 μg /mL)作为长期维持量,3滴/次。

研究组:在使用粉尘螨滴剂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汤(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我院药剂科统一机械煎药后服用)治疗,基础方:炙黄芪20 g,白术9 g,防风3 g,辛夷3 g,党参15 g,菟丝子15 g,僵蚕5 g,蝉衣5 g,玉竹10 g,炙甘草3 g。出现口燥、鼻涕脓稠则加桑叶5 g,生地10 g;鼻衄则加茜根5 g,侧柏叶8 g;腹胀、便溏加陈皮5 g,砂仁3 g,枳壳5 g;四肢不温、舌苔淡胖、脉细弱者加巴戟5 g,肉丛蓉5 g。1剂/d,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t1)、治疗后6个月(t2)、12个月(t3)及18个月(t4)四个时间点通过应变性鼻炎症状评分量表对患者症状以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分。

症状评分标准:参照《过敏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的症状,得分总和即为症状总评分(TNSS)。具体见表2。

药物使用评分标准:参照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专家共识制定[5]。对患者使用的药物种类进行评价,口服抗组胺类药为1分,口服抗白三烯类药为1分,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为 2 分,口服糖皮质激素为3分,累计分数即为药物使用评分(TMS)。记录此时间段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流涕、咳嗽、精神不振、头痛、腹泻;然后对4个时间段的症状评分量表得分情况以及整个治疗期间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过敏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4]。病情评价:总分3分为无或轻度;3~7分为中度;8分以上为重度;下降率=(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其中下降率≤25% 为无效,65%~26% 为有效,≥66% 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TNSS及TMS对比 两组治疗前4组症状得分、TNSS及T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4项症状得分、TNSS以及TMS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得分呈持续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2~t4三个时间点的4组症状得分、TNSS以及TMS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情况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应变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由于鼻腔黏膜非感性炎症导致。目前,国内变AR发生率逐年上升,针对多个城市的AR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人群对AR的认识不深,对病情不重视[6-7],常将其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多当症状严重干扰到正常工作生活时才进行治疗。但大部分AR患者的过敏原为无法规避的自然因素,所以导致AR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AR的手段为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这3种方式[8]。其中免疫治疗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方式,但在治疗前期由于免疫反应会导致患者症状加重以及起效慢且对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要求较高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末被广泛推广。

中医治疗AR效果显著并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中医把变应变性鼻炎归为“鼻鼽”的范畴,又可称为鼻嚏[9],以突然而反复的鼻痒、鼻塞、喷嚏、鼻流清涕为主要症状。其病因为脾气虚弱, 脾虚损及肺气,而致肺气不足,肺失宣降,引津液停聚,使寒湿久凝鼻部。玉屏风汤为中医治疗AR的常用基础方,《古今名医方》记载玉屏风汤“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得防风,走表祛邪,风邪去而不复来”。加用党参补气健脾;菟丝子、玉竹滋补肺肾;辛夷、蝉衣祛风止痒通窍;僵蚕祛风通络散结;甘草调和诸药,共凑温肺固表、补气健脾之效。且药理学研究认为,加味玉屏风汤能提高人体免疫力[10]。

本研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症状、TNSS、T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加味玉屏风汤能有效提高粉尘螨滴剂治疗AR的效果,且能明显缓解症状,减少患者对抗过敏药物的依赖;两者联合治疗的起效时间快,能早期缓解应变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加味玉屏风汤能通过辨证加减针对并发症进行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粉尘螨滴剂联合加味玉屏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罗,顾之燕,郑铭,等.过敏性鼻炎现状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11(16):665-668.

[2] 徐佩茹,李敏.过敏性鼻炎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临床儿科学杂志,2007,25(1):4-7.

[3] 朱旭东,益气固表中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276-277

[4]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6):67-68.

[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12):976-980.

[6] 张卫东.郑州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患者认知现状[J].医学综述,2016,14(22):2862-2864.

[7] 鲍晓林,郭家亮.天津市滨海新区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J].继续医学教育,2016,11(30):107-108.

[8]韦木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7(11):479-498.

[9]李胜朴,刘小河.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7,17(17):131-132.

[10]陈泉芳,覃寿明,邹小英,等.玉屏风颗粒联合百令胶囊对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力调节的疗效观察[J]中成藥,2013,35(2):249-251.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护理研究
变应性鼻炎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从寒郁少阳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不同疗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的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气道炎症及预后分析
舌下含服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扁桃体切除术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