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09-18张春丽
张春丽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及数学思想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及学习意义重大。数字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探索、分析及尝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教学经验,浅谈数字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抛砖引玉,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字化资源;应用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与提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工作效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各个行业、部门、环节中的渗透,而数字化资源的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结合教学主题,灵活多变地将数字化资源加以应用,从而实现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数字化资源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与枯燥、单调的课堂氛围比较,小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习兴趣更高,教学效果更好。愉悦的学习氛围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如何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首先,师生关系融洽。师生关系融洽,是营造课堂氛围的关键所在。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连带着也喜欢在课堂上聆听、反思、互动,课堂教学轻松自然。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观念,主动“放低自己”,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课余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多鼓励少批评。从学生的年龄、心理角度分析,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同、肯定、赞美。反之,学生的心理素质没有成年人成熟,接受打击的能力弱。因此,教学中应当以鼓励为主,实施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热情。
数字化资源的运用,能快速且有效地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极大地缩短了“预热”时间。例如,教学一年级学生“加减法”时,笔者利用数字化资源,以小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引导。具体为:课前在课间上制作若干个气球,而气球上标注有不同的数字。上课时,笔者随机将两个气球组合在一起,学生则依据上面的数字相应地计算。笔者发现,虽然只是“形式”上简单变化了一下,学生的参与程度却大相径庭。待学生计算完毕之后,笔者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轮流让学生上台来操作一下。由于“身份”一下转变,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此外,这一教学方式还能有效调节学生情绪,让学生适当放松。比如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学生明显有点累了,昏昏欲睡,此时,笔者会播放一小段舒缓的音乐,或者有趣的小视频,帮助学生恢复学习状态。
二、应用数字化资源构建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教学情境,因“情”入“境”,由“境”生“情”,可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從而将被动灌输改为主动探索。此外,教学情境还是“抽象”连接“具体”的有效桥梁。通过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能轻松进入主题内容之内,帮助学生尽可能消除对陌生信息的排斥心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教师可通过言语渲染、信息技术、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灵活开展。教学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就必须将娱乐、趣味、生活常态等元素融入“问题载体”中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回答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分析学生的兴趣点,并抓住学生学习心理需要,设计具有生活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兴趣与课堂提问相互挂钩、相互关联。
倘若教师构建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背景、教学内容、教学主题等方面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则无疑导致“教”“学”信息不对称,从而造成流于形式的弊端和缺陷。为此,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如此,才能确保在利用数字化资源构建教学情境时,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小学二年级“认识时间”的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笔者利用数字化资源“看电视”为切入点,具体为:小明同学在家喜欢看电视节目,特别是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但小明同学的妈妈要求小明把作业完成之后,才允许看电视。如果小明5点半开始做作业,6点15分看电视,那么小明做作业的时间是多少?8点20电视结束了,小明看了多久的动画片?通过抓住学生好看动画片这一心理,创设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提高学生回答问题及互动反馈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数字化资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开始,而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应重视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基础的数学思维能力。所谓:“墙高基下,所得必失。”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有利于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在教学活动中强化课堂互动,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从而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所需,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应用性的特有属性。利用数字化资源的丰富性和灵活性,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想象力十分丰富,但却过于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而想象能力并不等同于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通过数字化资源的应用,能循序渐进、持续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确保学生一步一脚印地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而不至于出现思维“断层”。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笔者利用数字化资源中的一则故事,对学生展开引导:“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阳光明媚,绿草如茵。牧民在阳光下歌唱,马儿悠闲地吃着青草。这时候,一只可怜的小马驹由于犯了错误,受到了牧民主人的惩罚。主人将它拴在木桩上,小马驹暂时失去了自由。拴着小马驹的绳子长6米,如果你就是这匹小马,当你饿的时候,你能吃多大面积的青草?”学生对这样的教学“传输”兴致昂扬,因而思绪随之飞扬,若有所思。有的学生凝神思考,有的学生拿出纸笔……因为学生有了浓烈的求知欲,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又如,教学“分数”相关知识时,笔者以数字化资源的迁移性,为学生讲述“倒牛奶”:杯中装满牛奶,先喝掉1/2,然后注满水,再喝掉1/3,请问整个过程中,喝水多还是喝的牛奶多?问题虽然简单,但紧密联系生活,相比较单纯的“分数加减运算”,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强。待学生计算之后,有学生特别聪明,提出了“烧绳计时”的问题:“一根绳子粗细不均匀,任意点燃一端,待其燃烧完毕之后,所需时间刚好一个小时。倘若现在需要计时半小时,应如何处理?”学生用联想的方法,由倒牛奶而想到这类有关分数的问题,从而引导更多的学生展开对分数知识的思考和探究。
四、数字化资源引导融合生活实践
小学生反应敏捷,然而柔韧性不足。长时间的失望感、挫败感,容易摧毁其自信心,导致学生在心灵深处害怕接触数学,从而演变为抵制或逃避学习数学,甚至是出现厌学现象。小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可见、处处可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生活即教育。”课堂固然是学习的重要场所,然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则不仅可以有效巩固知识,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精神。
教学是相互反馈、消化、创新的动态过程,笔者从学生的生活化学习过程中也受到诸多启发。例如,教学“角的认识与理解”相关知识点时,笔者转换思路,大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教学伊始,笔者为学生布置任务: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角”吗?生活中哪些事物、例子可以当做“角”?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任务,同学们回去后,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将自己所见到的“角”记录下来,明天我们一起汇总之后,再展开学习。如此,以学生的视角为出发点,以学生收集的内容为素材,在此基础上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十分积极,课堂氛围相当活跃。学生搜集了“角”的相关资料后,笔者将之设置在课间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出来,并在介绍到每一处知识点时,笔者刻意让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搜集工作思路和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极大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努力后所回报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因而课堂参与程度很高,积极性十分明显。
五、结语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循序渐进,从细节入手,以小事开始,进而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个人的行为模式由其思维方式驱动,因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个人,逐渐形成处事原则,最终发展成个人习惯。自主学习意识,其意义就在于凸显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从“管理下”学习转变为“管理自己”学习,一反一正之间,学生的参与欲望及学习效率悬殊巨大,而其学习结果更是大相径庭。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字化资源开展教学,就应当从多个角度培养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联想、反证、归纳、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养成上下求索而孜孜不倦的良好学习习惯,乐于与他人分享、合作,模仿、借鉴、吸收他人的优点长处。在面对问题时,不害怕问题,不回避困难,学会尝试性去接触问题,分析其中的差异性,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独立思考,不生搬硬套数学公式及定理,能够举一反三,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凤梅.浅析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5(8).
[2]范金进.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浅析[J].才智,2015(23).
[3]尹龙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4]张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4(32).
[5]张娜.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J].学周刊,2014(22).
[6]尚有贤.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字化资源点亮小学生的心智[J].同行,2016(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