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品析品味

2018-09-18奚婵君

新课程·小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品析品味语句

奚婵君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守住语文教学的“根”,即立足语言文字训练,对文章进行品读、品析、品味,做好语言文字运用的引导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水平。

关键词:品读;品析;品味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在浓浓的语言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充分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浸润式的品读,全面感受语言的韵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近年来阅读教学也返璞归真,专家都提倡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悟语。

1.改变原文对比读

《长城》一课中,把原文“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当时没有火车、汽车,缺乏大型施工设备,仅依靠人们的肩膀和双手,肩挑背扛地抬到山岭上。汇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方能建成这座世界闻名、绵延万里的万里长城。”改成“单看这条石,每一块都很重,那时候没有车和机器,就靠肩膀和手,抬上山岭,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万里长城。”这样改变后对比读,马上能让学生感受到建长城的不容易,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提示关键承接读

《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师可抓住关键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引导学生品读。师引读,生跟读。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老人的遗像附近突然飞来了一群海鸥,不断翻飞盘旋并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空中的海鸥就像前来吊唁的亲属一样,挥舞着自己的翅膀轮流来到老人遗像之前。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在空中盘旋的海鸥突然都快速地飞向老人的遗像前,不断鸣叫和舞动翅膀,我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摆脱了这群失控的海鸥。

3.逻辑提问引导读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文中描写“凤辣子”外貌的段落,师可引导:看看这丹凤眼,看看这柳叶眉,多美的人啊!把她读得美一点。(生读)

——丹唇未启笑先闻,想象一下,“凤辣子”正笑眯眯地看着你呢,读得再美一点。(生读)

4.以读代讲深入读

《秦兵马俑》一课,文章气势恢弘,词语简洁有力,句子锵锵激越,排比激昂,节奏强烈。这样的文章,不宜做过多的讲解,反复用各种形式品读即可。

5.根据结构分合读

在讲《生命 生命》中心句时,老师可和学生根据结构合作读这一段。老师先来读。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憾!”同学们,你听——(播放心跳的声音)这心跳——

生:沉稳而有规律。

师:你静静地再听。(播放心跳的声音)这心跳——

生:沉穩而有规律。

师:尽管病情每时每刻都在静静地煎熬着,但她听到的心跳,依然——

生:沉稳而有规律。

师:就是这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让作者想到了,读——

生: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6.以讲引渡启发读

师:各位同学,假如你们是印第安人,如果面临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神圣土地即将被转让,从此以后离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时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引读,师:是呀!这是深深的无奈呀,指名读——;这是万分的不舍呀,指名读——;这是不放心的叮嘱呀,齐读——。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感受语言文字,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出文章蕴含的韵味。

二、深度式的品析,充分理解语言的内涵

语文学科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要培养学生深度地品析语言文字。

1.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在汉语语法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有8种,当以不同语境描述时起到的作用也存在较大区别。例如比喻法,在介绍一个相对抽象且深奥的事物时,在找到某种相似点之后通过浅显、易懂、大众的事物来说明这个事物。作用:使用比喻法能够让深奥的事物以一个生动具体的形象进行展示,能够加深人们的印象和理解。再以排比法为例,在进行语意表达时使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类似、语气相符以及存在关联性的短语或语句排列到一起。作用:起到强化语言表达效果的目的。在叙事写人时使用排比法可以将人物刻画得更为细腻;如果用作抒情,可以启发读者的内心情感,加强文章的感染力;用来说理,可以叙述翔实,能让观点逻辑清晰。

2.从结构作用的角度品析

在叙述一段话时,如果要让内容包含多层意思,做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那么就可以借助某些词语或者是句子达到这个目的。按照句子结构的区别,一句话的作用主要有:对上下文进行总结、每句话的中心思想、前后文相互照应关系、铺垫、内容过渡以及总领全文等。因此在进行语句分析时要从总领、过渡以及总结三个方面来分析结构的作用。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

想要理解一句话的含义,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学会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比如通过数量词、动词、形容词等理解语句传达的中心思想,这是在阅读中加深对语句理解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对文章中的句子进行品析时,首先要对文章的总体思想有一定的理解,而不建议脱离课文,仅对一句话进行分析,下面以几个在教学中的实例来说明词语运用的重要性。

A.课文原句:奔腾而来的浪潮,仿佛就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呼啸而来,那震耳欲聋的声响,脚下的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品析:“千万匹白色的战马”,写出了潮水的形状和颜色将潮水的颜色以及形状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呼啸而来”表现出了潮水的气势;“震耳欲聋”形象地体现了潮水的声响。这段文字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大潮来临的壮观景象形象地展示出来。

B.课文原句:气势磅礴的潮头霎时离去,但是持续不断的余波仍漫天卷地地袭来,宽阔的湖面依然风号浪吼。

品析:“风号浪吼”和“气势磅礴”完美地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气势。使用“漫天卷地”又进一步强化了大潮壮美的景象。

C.课文原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品析:“堆”字表现了树叶的繁密,“不留一点儿缝隙”表明树叶挨挨挤挤、密密麻麻;这句话体现了大榕树的叶子又多又密。

三、感悟式的品味,完全领略语言的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才能真正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魅力。笔者认为,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1.揣摩语言文字,于细微处品“真味”

对于语文老师而言,首先自己要成为一名具有一定文学鉴赏水平的读者,能够体会到语文作品中的精髓,发现作品中的“趣味和真味”。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抓住语句中的关键字或者词语,提升学生对细节的掌控能力。

下面以笔者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匆匆》来讲,“细细想来,以往的八千多个日夜已然离我而去;仿佛像随风而逝的沙子一样,在我的世界里无声无息的就消失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品味:这段文字的精髓是作者通过比喻的方式,将自己以往的数千日比喻成细小的沙子,将消逝的时光比喻为无影无形的风,感叹日子怎会如此渺小,表现出作者对大好时光无声无息就溜走的无尽感叹及惆怅。

2.推敲关键词句,于关键处领会“美味”

在进行语文阅读时,不能独立地去思考每一句话的含义,而是需要串联起上下文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要提升自己的求知意识,在阅读时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用这个词而不是其他相似的词语,他作品的内容为什么是这种布局和安排的”。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人物性格的描绘、风景和事物的特点、段落大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快速寻找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和词语的能力,通过反复练习能显著提高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

下面以《珍珠鸟》这篇文章为例,作者在体现人与鸟类和睦相处、彼此依赖时,运用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在文章里是这样描绘的:“一个小小的脑袋突然间从树叶里探了出来,哈,原来是雏儿这小家伙!”作者在这句话中巧妙地使用了“探”,通过这个传神的动词体现出了鸟类的可爱。所以,笔者在课堂上就向学生提出:同学们,你们认为用“探”这个字和“露”“冒”有什么差别吗?此时学生对这三个动词的含义进行了分析,以及考虑鸟儿在发现人类时的心理,认为“探”更能表现出鸟儿发现人类时惊慌的窘态和呆萌的表情,简单的一个“探”字为人与鸟类这种相互关爱、相互信赖的美好情感打开了一扇窗户。除此之外,文章还写道:鸟儿在“探”了又“探”后干脆钻出来跑到了我的桌子上,甚至还把我的“茶”喝了,并靠在“我”肩膀上休息。在引导学生对“探”字进行品味之后,学生都能感受到人和小鸟是怎样建立起相互信赖这份情感的。在这节课中,通过笔者的引导和对关键词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3.知人论世,于难点处体会“情味”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在阅读文章时切忌一味地咬文嚼字,笔者并不是对咬文嚼字进行否定,而是强调在教学中要体现“语文味”,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品鉴的角度掌握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性,从文学和文化的双向维度来分析文章的要点所在,体会出作品的“情味”。比如,从《桥》中老汉多次向年轻人吼叫的情境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老人对晚辈的深切關爱之情,不由感叹这位老人伟大的思想境界。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以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为基础,培养学生对文章品读、品析、品味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驾驭能力,让学生在写作时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水平。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品析品味语句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重点:语句衔接
品味桂峰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品味四季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