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哪些要素让未成年人不去实施校园欺凌行为?①

2018-09-18张桂蓉郑泽玮

中小学管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

张桂蓉 郑泽玮

摘要基于社会控制理论,从“未成年人为何不产生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社会控制因素与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的校园欺凌行为呈现低龄化特征,男生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语言欺凌发生率最高;未成年人的情感依恋、个人奉献、价值信念对校园欺凌行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建议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学生反校园欺凌意识和能力;构建融洽关系,增进学生与师长、同伴情感依恋度;完善制度监管,营造校园欺凌风险防控“硬”环境。

关键词校园欺凌;反校园欺凌;社会控制理论;语言欺凌;关系欺凌;情感依恋;风险防控联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8)08-0044-04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进入公众视野、引发舆论热议。寻找校园欺凌成因,开展校园欺凌风险防控工作,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者、学校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彰显了国家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治理决心。国外对校园欺凌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国内相关研究仍处于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辨识及应对阶段,实证研究较少,理论视角单一,难以从教育管理角度指导校园欺凌整治实践。

国内现有关于校园欺凌成因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为何有人被欺凌,如由于被欺凌人自身生理和心理存在缺陷,[1]被欺凌人的家庭氛围不良等;[2]二是为何有人欺凌他人,如欺凌者为获得存在感,[3]受不良的学校管理方式和社会暴力文化影响等。[4]这些对策的导向为“堵”。而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特拉维斯·赫希(Travis Hirschi)提出的社会控制理论,关注“未成年人为何不犯罪”,对策导向为“疏”。[5]

为此,本文试图借鉴社会控制理论的核心思想,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大多数未成年人不实施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整治校园欺凌行为、防控校园欺凌风险提供参考借鉴。

一、研究思路:借鉴社会控制理论进行调研设计

1. 依据社会控制理论四维度设置21个测量指标

社会控制理论的理论假设为:人先天具有攻击性,即犯罪倾向。校园欺凌行为可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早期表现形式之一。[6]社会控制理论将影响未成年人犯罪倾向的因素归纳为依恋(attachment)、奉献(commitment)、卷入(involvement)、信念(belief)四类。其中,依恋是指个人与他人或群体的感情联系;奉献是指未成年人对社会规则的服从程度;卷入是指个体被动卷入到传统活动中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信念是指个人对共同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的认同度,本文主要表现为对越轨行为的抗拒程度。

根据社会控制理论的四个维度,我们共设计了30个测量指标。经因子分析、信效度检验,选定共计21个测量指标(见表1)作为自变量。其中情感依恋包括7个测量指标,Cronbachs α系数为0.618;个人奉献包括6个测量指标,Cronbachs α系数为0.601;活动卷入包括4个测量指标,Cronbachs α系数为0.726;价值信念包括4个测量指标,Cronbachs α系数为0.89,其信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各变量均按逻辑顺序进行赋分,得分越高,表示依恋、奉献、卷入、信念程度越高。除价值信念外,根据均值分析法,调查对象每个维度的得分为此维度下各项指标得分的均值。由于学生的价值信念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本研究中学生的价值信念通过周边环境的暴力程度表示,周边环境的暴力程度又通过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频率来测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发生频率越高,其价值信念得分就越低。学生的价值信念由周边环境中校园欺凌发生的最高频率决定,用其各指标中得分的最小值来表示。

2. 从四个维度统计未成年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情况

校园欺凌行为是本研究的因变量。根据史密斯等的研究,未成年人校园欺凌行为可分为语言欺凌、身体欺凌、关系欺凌以及网络欺凌四类。[7]经专家打分和试测检验,形成因变量测量量表(见表2),其Cronbachsα系数为0.779(>0.6),信度较好。

我们根据受调查者过去一年产生校园欺凌行为的频率对其进行赋值,计分越高,表示校园欺凌行为越频繁,最低得分为1分,最高分为4分。调查对象校园欺凌行为的总体情况用其各类校园欺凌行为得分的最大值表示,公式如下:

S=Max(k1,k2,k3…,k9,k10)

二、調研发现:校园欺凌行为呈现新特征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与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于2017年3~4月联合开展的“全国校园安全与欺凌状况调查”,选取中部某省调查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85份,回收779份,有效回收率达99.24%。调查对象为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在校学生,其中小学生占59.80%、中学生占40.20%。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分别为50.20%和49.80%。

1. 校园欺凌行为表现:男生高于女生,小学高于中学,语言欺凌突出

由表3可知,未成年人校园欺凌行为均值为1.70,在不同性别、学龄阶段均有分布。经比率分析,有19.4%的未成年人经常、总是欺凌他人,说明未成年人校园欺凌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男生校园欺凌行为均值为1.82,高于女生,且常采用关系欺凌。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均值为1.83,高于中学生,说明校园欺凌行为呈现低龄化特征。此外,语言欺凌总体平均值达1.51,为校园欺凌主要形式。

2. 相关性分析结果:四维度与校园欺凌行为显著负相关

表4为控制性别和学龄阶段后,情感依恋、个人奉献、活动卷入、价值信念四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结果显示,情感依恋、个人奉献、活动卷入以及价值信念均与未成年人校园欺凌行为呈现显著负相关。

3.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依恋、奉献、信念对校园欺凌行为具有预测作用

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我们按照相关系数绝对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引入自变量,并将回归分析的置信区间控制在95.0%。数据结果显示:(1)未成年人所秉持的价值信念对其是否会产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较高的预测作用;(2)未成年人的个人奉献程度越高,其产生的校园欺凌行为越少;(3)情感依恋维度对未成年人的校园欺凌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活动卷入维度由于显著性系数大于0.1,未能通过引入条件,表征其无法预测未成年人的校园欺凌行为(见表5)。这可能是因为在高考指挥棒作用下,我国未成年人较少真正投入到兴趣小组、社会公益组织等活动中,活动卷入维度无法精准代表其对课余时间的支配方式,故而无法预测他们的校园欺凌行为。

三、建议与对策:“软”“硬”兼备,构建校园欺凌风险防控联盟

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可知:未成年人对父母、学校、同伴情感依恋程度越高,学习目标越清晰,越少有不良行为记录,周边校园欺凌行为越少,就越少产生校园欺凌行为。据此,笔者针对校园欺凌风险防控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学生反校园欺凌意识和能力

其一,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鼓励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树立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志向,提高个人奉献程度。其二,加强公民权利教育,开展校园欺凌相关教育活动,使学生知晓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提高抵制校园欺凌行为的意识和能力。其三,建立反校园欺凌学生自组织,鼓励学生亲身参与校园欺凌风险防控工作,强化其抵制校园欺凌行为的价值信念。

2. 构建融洽关系,增进学生与师长、同伴情感依恋度

其一,组织家长反校园欺凌培训班,使其认识到亲子关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重视亲子关系的培养。其二,鼓励教师与学生(尤其是行为异常的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依恋程度,使其在遭受欺凌时能够主动求助于教师。其三,开设行为礼仪讲堂,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能,掌握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自觉与师长、同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产生情感依恋。

3. 完善制度监管,营造校园欺凌风险防控“硬”环境

其一,明确校规校纪,对校园欺凌行为要依规严惩,真正发挥校规校纪的警戒、教育作用。其二,加强对校园欺凌多发场所的监控,尽量减少校园周边暴力行为的发生概率,降低周边环境对学生价值信念的消极影响。其三,建立校园欺凌风险防控预案,指导家长、教师有效参与校园欺凌风险防控,构筑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园欺凌风险防控联盟。

参考文献:

[1] 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2] 冯帮,李璇.我国近十年校园欺凌问题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7,(4).

[3] 蔡连玉.“逃离文化”视角下校园欺凌治理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4] 杨岭,毕宪顺.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16,(11).

[5]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6] Krohn M D,Massey J L.Social Control and Delinquent Behavior:An Examination of the Elements of the Social Bond[J].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1980,(4).

[7] Smith P K,Mahdavi J,Carvalho M,et al. Cyberbullying:Its nature and impact in secondary school pupils[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8,(4).

注釋:

① 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委托课题“新时期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成因及应对策略
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应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校园欺凌”
法律规制校园欺凌的若干思考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