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教育琐谈
2018-09-18陶西平
陶西平
今年是中国进行超常教育研究40周年。1978年,“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促进研究课题组”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正式成立;同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破格录取年龄较小的智力超常儿童提前进入大学就读,中国超常教育的帷幕徐徐拉开。1985年,北京八中超常教育实验班(简称“少儿班”)成立,开始了中学超常教育的探索。
超常教育是对智力相对超常的儿童进行的教育。这类儿童不一定是考试成绩特别好的儿童,而是智商高于一般同龄人的儿童。如果按1~3%的比例计算,那么中国每年超常儿童的人数应该在几百万左右。这些儿童先天生理基础好,领悟能力强、掌握知识和技能快。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可能不适应一般学校的学习进度,而需要更适合他们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素质和社会体验)的特殊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方式。他们如果接受适合的教育,就可能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反之,则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厌学、孤僻甚至养成超乎正常儿童的不良习惯。
超常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对一般儿童提供优越条件进行专门教育以培养精英人才,而是对智力超常儿童进行的特殊教育。在北京八中,超常儿童的选拔是由权威研究机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智力水平认定的,不是用考试成绩简單认定的。但是,现在确实有部分学校,打着超常教育的旗号提前招收一部分学生,实际是为了猎取优质生源。这些学校仍是用普通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结果造成学生学习负担更重,对孩子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也影响了社会对超常教育的客观认识。
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上对超常儿童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许多事实证明,对超常儿童进行适合其特质和需要的适合教育,可以使他们更有作为,贡献更大。1958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中,提出为天才学生提供特殊课程,很快各种特殊教育项目在中小学相继出现。1972年,美国在联邦教育部正式成立了“天才儿童教育局”,后来又颁布了《天才儿童教育法》等一系列法规,并拨专款用于发展天才儿童教育。1974年英国“天才儿童国家协会”正式建立,1975年世界天才儿童教育协会成立,此后,许多国家的超常教育进一步发展。现在,美国是超常教育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世界超常教育最丰富和研究最活跃的国家。
相比国际超常教育的发展,中国专门的超常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从中科大少年班、北京八中少儿班举办开始,至今也有三四十年历史了。几代教育工作者持续不断地推进实验,注重加强超常儿童全面素质的提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我国超常教育的特色。但由于我国社会的教育公平观和对超常教育认识的局限,超常教育整体进展还不够理想。
目前国际超常教育的发展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比如:应当正确认识超常儿童的特殊性,正确认识超常儿童教育的必要性,在教育体系中给予超常儿童教育一定的地位,科研部门和教育部门合作加强对超常儿童和超常教育的研究。再如: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超常儿童的发展创造条件,包括组成专门的超常教育实验班,健全特招、跳级、提前毕业等各项制度;在分层走班制的学校组织专门的超常儿童学习层,提供超常儿童需要的选修课程和课外教育等;在师范教育中增加超常儿童教育的课程和研究。
实践证明,我们应当支持超常教育的研究和试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常教育形式,只要创造适合这部分天资聪慧学生的教育,一定可以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过去,我们以跳级、特招等形式,也曾对一部分智力超常学生进行了特殊教育。比如:上世纪50年代,北京四中对智力超常的马希文同学进行特殊教育,华罗庚教授亲自对其进行数学辅导,他两次跳级,三年读完中学,15岁进入北大,后来担任北大数学研究所所长,是中国最早研究汉字输入的专家。
从1985年开始,北京八中隔年(2003年起每年)招收大约30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成为八中少儿班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四年内(2014年后改为五年内)完成普通学生需要八年完成的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并在他们14岁左右的时候参加高考。第一届少儿班32名毕业生中的25人在国内外一共取得15个博士学位、25个硕士学位,最小的学生11岁上大学、19岁取得硕士学位、22岁取得博士学位。北京八中第一届少儿班毕业生陈曦于2008年12月19日获得美国总统青年科技奖(PECASE)。北京八中在国际超常教育会议上多次介绍他们的理念和实践,是中国参与世界超常教育研究的代表。
由于超常儿童教育班的设立需要具备高水平师资条件和特殊教育方式,因此我想,我们既不要不予关注,也不宜盲目大力发展。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