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毕业生求职成败影响因素分析

2018-09-18代启兵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求职者毕业生因子

代启兵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0)

李克强总理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应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然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实现职业技能型人才与社会企业的无缝对接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高职学生的素质、高职的培养模式以及求职成功与否。本文初选出影响大学生求职的27个指标,并将27个指标采取李克特5级正向计分方式,按照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设置等级,对应的分数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在此基础上,研究编制了影响大学生求职因素自我评价问卷,探讨影响高职毕业生求职成败的共因,为接下来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方法

通过对高职毕业生求职过程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每个专业按照30%的比例随机发放问卷,实际发放问卷15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342份,有效回收率89.47%。运用因子分析法判定不同影响程度的因子,以便进行深入分析。经KM0检验(KMO=0.893)和Bartlett’s球性检验(P<0.01),说明该调查适合作因子分析(表1)。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碎石检测准则,提取方差特征值大于1有6个公共因子,采用方差极大化原则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变换,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对各主因子轴中因子载荷较高的指标进行因子命名(表2和表3)。

表1 KMO检验和Bartlett’s球性检验

二、影响高职毕业生求职成败的因子解析

通过毕业生、用人单位访谈来探讨影响高职毕业生求职成败影响因素,为接下来全方位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高职毕业生求职成败能力的因素由6大模块组成,分别为能力因子、学校因子、主观因子、社会因子、经历因子及材料因子。

表2 方差被解释的程度

表3 因子分类命名表

(一)能力因子

高职毕业生综合能力因子是求职者的就业能力。谢志远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即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1]。

高职毕业生综合能力是毕业生求职成败的关键。任何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脱离不了社会,交往是人类从事社会活动必备的基本能力和自我需求。因此,毕业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用人单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文字表达能力是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工作能力,例如方案计划、工作总结等。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像时间管理、团队管理。面试是用人单位可以了解面试者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处世能力以及其他一些不能通过简历或笔试反映出来的个人能力。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求职者的家庭教育能反映其在工作中的表现。因此,影响高职毕业生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求职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学校因子

高等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2],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要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高等学校实习实训内容效果决定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的高低,也决定他们求职岗位的高低;高校实习实训的环节有多种形式。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从学校层面到学院层面,都有专人负责,尤其是就业教材的编纂、就业创业课程设置和帮扶就业困难学生。高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大学成功的关键,而高校的课程设置决定了培养学生的方向。

(三)主观因子

在学术界,求职成功的定义最早是由Schwab等(1987)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求职成功指获得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并实现人与就业机会良好的匹配。求职是一个劳动者选择职业的过程,根据劳动者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能力、市场需求等情况来决定。高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是否合理,关系到他们是否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根据笔者六年来的工作经历,结合学生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书。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动机大多数是想找专业的相关工作,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往往影响学生求职的方向及成功率。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对他们的求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态度是他们能否学好专业知识的关键,也是他们在专业工作岗位是否能胜任的关键。

(四)社会因子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升级和产业机构升级,就业需求也产生结构性变化[3]。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对毕业生的求职影响巨大,高校的地理位置影响毕业生求职的地点,政府政策可以左右一个行业的兴衰成败,而同学或朋友的就业情况对毕业生求职有促进作用,高校的社会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五)经历因子

学生干部是负责沟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贯彻学校各项方针政策、管理措施的执行者,也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组织者,在校期间与教师和其他学生接触较多,因此工作经历较丰富。在心理学界,兴趣常被描述为个体与其所在环境中的人、事件、观点等的互动关系,它既是一种状态和倾向,又包含情感和认知[4]。大学生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如今,许多公司将“形象”作为选择员工基本素质的依据,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留给面试官的第一印象是决定面试成败的关键因素。

(六)材料因子

毕业生的求职材料应多侧面、多角度、准确全面地反映自己的专业水平、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5]。面对诸多竞争对手,求职者要想暂露头角、脱颖而出,必须在求职材料上下足功夫。求职者要独具匠心,通过新颖独特的构思、清爽漂亮的设计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锻炼的一个阶梯,更是每位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6]。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提升职场竞争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职毕业生求职成败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能力因子、学校因子、主观因子、社会因子、经历因子、材料因子,其影响作用依次减弱。

(二)建议

其一,政府在高职院校的选址和建设上,要打造结合区域经济或特色的院校,鼓励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

其二,鼓励高职毕业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多参加社会活动。在求职材料的准备上下功夫,注重外在形象和面试技巧。

其三,高职院校开设与社会接轨的专业和培养计划,多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猜你喜欢

求职者毕业生因子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