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超声与MRI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大小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8-09-18尚晓娜朱香妮邵亚军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病理学符合率直径

尚晓娜 朱香妮 邵亚军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女性癌症中占第六位[1]。目前认为,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肿瘤大小密切关系到治疗计划的制定及预后的评估[2]。肿瘤直径>2 cm是切除盆腔淋巴结的指征,而肿瘤直径>4 cm预示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3]。既往已有研究证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在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方面均有重要价值,且MRI一定程度上优于阴道超声[4],但在回顾文献时鲜少见到有关MRI和阴道超声用以评估肿瘤大小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了阴道超声和MRI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大小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术前阴道超声、MRI及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②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整;③病理学上获得完整肿瘤;④术前未进行诊刮及放化疗等。按以上标准从2013年8月至2017年3月867例病例中选择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92例,年龄38~67岁,平均(59.6±7.3)岁,术后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74例,子宫内膜浆液性癌16例,混合性癌2例。

1.2 检查仪器与方法

使用美国GEVOLUSON730EX彩超检查仪,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7.0MHz。行纵、横、斜多切面扫查,在矢状切面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及其与肌层的交界面清晰与否,在发现病灶后,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边缘、回声及血流情况,判断肌层浸润程度,在肿瘤的最大层面固定图像,测定肿瘤的最大直径。

应用SiememsSkyra 3.0TMR扫描仪和体部相控阵线圈,距阵256×224,层厚4~7 mm,行横轴位T1WI、矢状位T2WI扫描及增强扫描。观察子宫内膜有无增厚,观察结合带是否完整,若结合带分裂或部分中断说明有肌层浸润,根据肌层-内膜分界线与肿瘤所延伸至最远点的距离确定浸润的深度。测定肿瘤病灶的直径。

所有患者根据病情行分期手术,术中获取完整肿瘤标本以5 mm厚切片,肉眼下用直尺测定直径。将阴道超声和MRI测定结果与病理学测定结果作对照,若相差范围在5 mm内为符合,若影像学测定的最大直径小于病理学测定的5 mm以上为低估,若影像学测定的最大直径大于病理学测定的5 mm以上为高估。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术前阴道超声、MRI检查对肿瘤分期(以2009年FIGO分期标准为准)的符合率分别为93.47%(86/92)、97.83%(90/92),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P=0.181)。阴道超声对肿瘤直径的检测符合率、低估率、高估率分别为56.52%(52/92)、30.43%(28/92)、13.04%(12/92),MRI对肿瘤直径的检测符合率、低估率、高估率分别为77.17%(71/92)、4.35%(4/92)、18.48%(17/92),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130,P=0.000)。阴道超声、MRI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17、0.260。见表1、2。

表1 三种检查方法结果比较

表2 阴道超声和MRI与病理学测定肿瘤最大直径之间的回归系数

3 讨论

阴道超声和MRI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方法,二者在评估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是否受累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现阶段,研究报道多为阴道超声和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曹廷志等[5]研究中阴道超声和MRI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分别为66.03%、88.68%,但蒋丽娜等[6]研究中阴道超声的符合率可达到98.08%,本研究中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3.47%、97.83%。由于受到各研究样本数、检查方法自身特征及检查人员操作技巧的影响,不同研究的结果有所差异,但不可否认阴道超声和MRI在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癌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MRI因其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作切层扫描且参数多,信息量丰富等特点,一定程度上优势更强。

阴道超声和MRI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肿瘤大小的研究报道很少见。手术病理测量肿瘤大小能够做到准确无误,但只能在肿瘤切除后进行,从而无法对术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作出指导。因此,明确阴道超声和MRI术前评估肿瘤大小的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阴道超声无创伤、无辐射、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经济实惠,对子宫内膜癌病灶的显示一般为实性低回声或不均质回声团块,内膜线紊乱、粗细不均,可伴宫腔积液[7]。通过持续旋转探头找到肿瘤长轴纵切面即可测出肿瘤最大直径,无病灶放大作用[8]。但对肿瘤的描述比较模糊,特别是不能特异地描述宫腔内低回声团,同时部分还可能伴随宫腔积液,使得肿瘤最大直径较难准确地测量出。此外,对于较大的肿瘤,一旦超出探头视野则不能被测量到,而且由于超声波不易穿透大肿瘤,容易衰减,所以边界变模糊,对检查人员来说要准确测出的难度较大。本研究中阴道超声与病理学测量值的符合率为56.52%,与杨媛等[9]研究接近,说明阴道超声术前评价肿瘤大小与肿瘤实际大小的误差较大,低估率、高估率分别达到30.43%、13.04%,提示阴道超声更容易将肿瘤最大直径测小。

MRI测量恶性肿瘤最大径与病理学检查间的相关性是众多检查方法中最好的。MRI对子宫内膜癌病灶的显示多为子宫内膜增厚,个别为凸向宫腔的团块[10],因为是设定好的模型自动化完成,所以对病灶的描述及测量的准确性较高。本研究中MRI与病理学测量值的符合率为77.17%,刘婷等[11]研究中MRI的高估率为44.90%,本研究中低估率、高估率分别为4.35%、18.48%,提示MRI更易将肿瘤最大直径测大,术前评估肿瘤大小及分期时应注意到高估的可能。MRI的回归系数大于阴道超声,准误更小,说明MRI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大小的评估准确性更高,但检查费用高,检查时间较长,且对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心脏疾病患者等有禁忌。

综上所述,MRI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大小的评价更为准确、可靠,但应充分认识到各检查方法的特征,综合应用。

猜你喜欢

病理学符合率直径
各显神通测直径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山水(直径40cm)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爱虚张声势的水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