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迤儿女浴血台儿庄
2018-09-17郑学富
郑学富
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4月8日后,中日双方集结重兵于鲁南,台儿庄战役第二阶段拉开序幕。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致电蒋介石,要求调60军开赴台儿庄增援。60军军长卢汉率将士北上抗战,自4月22日到明19日,在台儿庄周边地区浴血奋战27天,重创日军第5、第10师团。战况惨烈,日月无光,出滇四万,伤亡过半,其中14000余壮士为国捐躯,长眠禹王山麓。60军以两万将士的生命和热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谱写了一曲不怕牺牲,不畏强敌,抗击外侮的壮丽史诗。
开仗第一天全营5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1938年4月22日夜,第60军183师乘火车到达台儿庄南站。按照命令,183师要集结于陈瓦房、邢家楼、五圣堂、小庄一带。师长高荫槐命令部队于拂晓前通过临时搭建的浮桥渡过运河,前往集结地。上午8时许,其先头部队542旅1081团2营刚赶到陈瓦房村头,即与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的一支搜索队遭遇。营长尹国华一看尽是平原,无险可守,一面命令部队立即进入村内,构筑阵地准备战斗,一面率领尖刀排向敌搜索队奋勇攻击,消灭了这一小股敌人,夺回了陈瓦房。这时日军的一个大队赶来包围了陈瓦房,并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向庄内发起疯狂进攻。冲在最前面的是10多辆坦克。因为云南山地较多,在平原作战还不是很习惯,更何况大多数官兵还是第一次见到坦克。战士们面对这个“庞然大物”的到来,先是用机枪扫射,却连皮毛都没能伤到,有的战士甩出了手榴弹,在爆炸后,坦克仍然“轰隆隆”地往前压了过来,官兵们成片成片地倒了下去。尹国华高喊:“弟兄们,上刺刀,揭开手榴弹盖,跟我来,冲呀!杀!活捉铁王八!”战士们成班成排地端着步枪冲了_上去,他们以小组为战斗单位,各自围住一辆坦克,用血肉之躯和枪刺迎击疯狂的日军坦克。这种舍身的壮举令鬼子恐惧万分,将滇军士兵惊呼为“云南猴子兵”,所谓“猴子兵”是指滇军战士像猴子一样机灵,成串地爬上敌人坦克。士兵们把手榴弹绑成几捆,等坦克开到面前时,他们就将这集束手榴弹塞进坦克底下,有的人干脆抱着手榴弹滚到坦克车下'与这钢铁怪物同归于尽。一声声巨响之后,几辆坦克被炸毁了。
尹营与敌展开激战,反复肉搏,阻止了日军的进攻。团长潘朔端接到报告后,立即带领郑祖志的第一营前卫增援,可是在小庄与另—支日军遭遇,遂展开激战,团副黄云龙阵亡,潘朔端负重伤。在陈瓦房尹营只有孤军奋战,尹营只装备步枪、手榴弹、轻重机枪等常规武器,面对的是几倍于己、且配有坦克、大炮的日军精锐部队。全营官兵抱着以身殉国的决心,凭借着房屋、院落,沉着应战,他们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日军坦克,与四面冲来的敌人白刃搏斗,逐屋逐院争夺。从早上一直战斗到傍晚,没有后退一步,营长尹国华及全营5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仅陈明亮_人生还。尹营以牺牲500多人的代价,为60军展开备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怀着丧父悲痛上阵杀敌
在云南省档案馆收藏着一封卢汉和龙云的往来电报。卢汉在1938年1月31日给龙云发去一封电报:“昆明,司令长官龙钧鉴,壮密。顷据职军陈旅长钟书函呈称,该员先父昨在籍逝世丧葬事宜,亟待筹办,查该员远征在外,职务重要,而后方料理乏人,拟请令饬安宁县长就近代为照料一切,以示体恤,谨电乞核。职卢汉叩。”过了一天,龙云复电:“汉口,六十军卢军长,壮密。世电悉,陈旅长钟书之父丧,早经派员照料,并发款代办矣,特复。云冬密印,二月二日。”
183师542旅旅长陈钟书随卢汉出征在武汉整训期间,家里来人报信父亲病亡。来人告诉陈钟书:“老人在临终前嘱咐你不要回来送殡,要上前线多杀鬼子。”陈钟书接到噩耗后如五雷轰顶,怎么办?如果此时回家奔丧,部队正是用人之际,即将开赴抗日前线;如果不回家送殡,父亲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为自己操了一辈子的心,于心何忍?军长卢汉得知后,对陈钟书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此正是我们杀敌报国之时。我电告龙主席令安宁县长替你照料一切。”陈钟书眼含热泪点点头:“也只有这样了,烦劳军长通融。”于是卢汉在1938年1月31日给龙云发去一封电报“拟请令饬安宁县长就近代为照料一切,以示体恤”。龙云接电后立即安排办理并复电卢汉。
陈钟书,这个放牛娃出身的旅长怀着丧父的悲痛,踏上了抗日战场。可是父亲那饱经沧桑、憔悴疲惫的身影时时浮现在他的脑海,陈钟书兄妹八个,家境贫寒,父亲给地主当长工,陈钟书11岁就当上了放牛娃,17岁那年,陈钟书愤然以12吊铜钱的代价将自身抵入户籍兵,帮家里还债。由于他作战勇敢,得到提拔,并被保送到云南讲武堂深造。他常对家人说:“日本鬼子欺负我们太甚,我要上抗日前线,不打败日本鬼子决不回家。”
4月24日下午,日军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发动更大规模的疯狂进攻。陈钟书看到日寇的坦克横冲直撞,无数士兵被辗成了肉泥,惨不忍睹。由于我们缺少打坦克的武器,士兵们就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向敌坦克,与敌人同归于尽。陈钟书见状,端起上了刺刀的步枪一跃而起,大吼一声:“弟兄们,给我杀!”战士们看到旅长身先士卒杀人敌阵,增添了十分的豪气和勇猛,冲出战壕与敌展开肉搏战。
陈钟书向来以骁勇善战著称,练就了一身拼刺刀的硬功夫。他左刺右挑,一连捅翻了十几个鬼子。弟兄们看见旅长如此神勇,更是无所畏惧,所向披靡,喊杀声响成一片,惊天动地,刺刀所向,鬼子应声倒下。这时,日军一个骑兵大队,迂回到我军后面包抄过来。陈钟书立即命令左翼部队阻击日军骑兵,正面部队继续追杀。士兵们向日军骑兵密集扫射,弹飞如雨,日军骑兵只能后退。日军抵挡不住陈旅的猛烈反击,纷纷后退。陈钟书命令部队追杀逃窜之敌。正当他率军拼杀时,敌人的一颗流弹飞来,从他的右眼打进,后脑穿出。陈钟书应声倒地,不省人事。侍卫兵连忙把他背下了阵地。可是还没有到医院,这位少将旅长已经牺牲了0他成为滇军将士在抗战中第一个壮烈殉国的高级将领,時年47岁。遗体运到徐州后,由于时间紧迫,就埋在了东关乱葬岗,至今没有找到他的遗骸。抗战胜利后,陈钟书被追赠中将衔。1984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陈钟书为革命烈士。
兄弟连长
在陈钟书旅的1084团有两个同胞兄弟连长,哥哥赵继昌和弟弟赵克。4月22日,1084团和日军突然遭遇,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日军在数十辆坦克的掩护下,几路并进,疯狂扑来。60军官兵誓死不退,坚守阵地,从上午到晚上,直杀得尸横遍野,满地鲜血浸透了黄土。当时部队的建制已经完全打乱,战场上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赵继昌只好在战场上呼喊着弟弟的名字,但是没有回应。
赵继昌忘不了临出征时母亲含泪拉着他兄弟俩的手,嘱托他照顾好弟弟。赵继昌发疯般在死人堆里寻找,终于找到了弟弟的遗体。赵继昌把弟弟的遗体从土里扒出来,在他的衣袋里发现了一封信,这封未寄出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双亲,现在我们已经加入台儿庄战场了,儿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去和敌人肉搏。此后战场上的消息,请您老人家别担心。飞机不停地抛炸弹,大炮不住地咚咚响。不写了。敬祝福安。不肖儿师韩跪禀。”(注:赵克又名赵师韩)
看完信后,赵继昌悲痛欲绝,抱着弟弟的尸体痛哭了一场,暗下决心:我_定要把弟弟背回家!就是骨灰也要让父母看一眼。他把还没有烧尽的木头架在一起,在大火中把弟弟火化后,用干粮袋装好弟弟的骨灰,背在了身上。第二天天刚亮,日军的进攻又开始了。赵继昌背着弟弟的骨灰在阵地上继续与日军奋战,周围的弟兄死伤越来越多,大家抱定“与阵地共存亡”的信念,英勇地与日军搏斗。到了夜里,日军的探照灯扫来扫去,赵继昌开枪击灭了探照灯,在夜色中突出了日军的重围。他盲目地跑着,不知道部队在哪里。突然他听到了云南口音的说话声音,他惊喜地跑了过去,见到了184师的师长张冲。张师长得知他才从阵地突围出来,就让他先坐下休息一下再去找部队。赵继昌说,陈旅长已经牺牲,团长、营长也不见了,弟兄们都被打散了'不知道到哪里去找部队。张冲对他说,现在的旅长由马继武接任,并给他指明了542旅所在的位置。赵继昌找到自己的部队后,知道营长也牺牲了,新任旅长马继武指定他代理营长,在后来的战斗中,他带的一个营只剩下了28个人,其中一个连在攻占一个高地经过一片树林时,中了日军埋伏,全部牺牲。赵继昌自己也负了重伤,他一直背着弟弟的骨灰到了汉口医院,最后背回到了老家。
新婚三天出征人未还
1938年4月22日,当1081团在陈瓦房、小庄一带与日寇血战时,第1082团在凤凰桥一带设下了防御阵地。当天晚上,1081团撤了下来,1082团成了183师最前沿的部队,官兵们在战壕内枕戈待旦。连长黄人钦从怀里掏出洁白的手帕,放在鼻子上深情地闻着,一股芳香袭来,他幸福地回忆着。这手帕是临出征时爱妻送给他的。
黄人钦与妻子商幼兰举行婚礼刚过去3天,就随60军誓师出征抗战。亲友们劝他请假,他慨然答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他对妻子说:“为国家保全领土,为民族争取生存,好男儿自当献身沙场!”
4月23日晨,日军的炮弹就像暴雨一样倾泻而来,阵地上顿时成了_一片火海。炮击刚一停息,日军便在十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开始了进攻。黄人钦连长立即指挥战士们进入被炸成蜂窝状的阵地,迎击潮涌而来的日军。战士们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敌人坦克,轻重机枪密集开火扫向正在进攻的敌人。炮兵们配合步兵,把炮弹准确地打向接近阵地的日军。面对涌向阵地的敌人,黄人钦率队奋勇冲杀,与敌肉搏,血战终日,不幸在冲锋时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
战友们在给黄人钦整理遗物时,在他的衣服口袋里,发现了一封浸透鲜血的遗书。这是一封写给他新婚妻子的信,上面写着:“幼兰爱妻:倭寇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幸勿自误。”
黄人钦牺牲后,国民政府明令褒奖,追赠其为陆军少校。他所在的部队,将他的血衣和遗书寄回了他的家乡——云南姚安。乡亲们在其祖坟地里,为他建了_一座衣冠冢,以示悼念。战地黄花分外香
在60军里,活跃着一支由滇籍女兵组成的“云南省妇女战地服务团”,她们共60名成员,是从千余报名者中选出的,在前线为战士们表演文艺节目,为官兵们缝补衣服,抢救伤员,有的还拿起武器上前线打鬼子。她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染Y60军的官兵们,鼓舞着战士们更加英勇杀敌。龙云称她们为“当今的花木兰”。
在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中,有12名小姑娘偷偷从武汉爬上去徐州的火车,于4月23日来到了台儿庄前线,她们是宋志飞、刘佩兰、刘先德、彭明绪、张丽芬、陈琼芬、孟昭文、黄自仙、姜笛芬、苏志贤、汤炳贤、马少良。她们在车辐山车站下车后,步行来到黄家楼60军军部,见到军长卢汉后,整齐地向卢汉敬礼。卢汉说道:“谁让你们来的?”宋志飞回答:“我们自愿来的,花木兰、穆桂英都能上前线,我们也能杀鬼子。”卢汉说:“你们这些小姑娘要上前线打鬼子,很好。马上去军医处报道,做好抢救伤员、转运伤员到后方医院的工作。”12位小姑娘立正敬礼高声喊道:“保证完成任务!”
当天下午,她们来到离前线约10里的车辐山军医处报道。此时,我军正在陈瓦房、五圣堂、邢家楼一带与敌人激战,运下来的伤员很多。可是这个村子仅有几户人家,人已经跑光,房子少,安排不了多少伤员。她们就把打谷场、牛棚等能住人的地方打扫干净,铺上晒干的稻草,安顿伤员。她们给伤员包扎伤口、换药、送水送饭,尽快地把他们抬送上火车,转运到后方医院治疗。她们昼夜抢救伤员、运送伤员,顾不上休息,眼睛都熬红了,可是她们没有一个人叫苦。一位马连长与鬼子肉搏时受了重伤,生命垂危,被抬到医院还昏迷不醒,嘴里不停地喊着:“打,狠狠地打鬼子!”就这样牺牲了。姑娘们为马连长清洗整容后,掩埋在附近的松林里。
4月底,日军改变主攻方向,全力攻打禹王山阵地,一天之内,发起几次冲锋,攻防战异常激烈。12位姑娘决定去前线慰问,为士兵们鼓劲。于是她们准备好慰问品,打理好行装,向禹王山前线进发。她们到禹王山附近的麦地时,一阵炮弹打来,姑娘们忙趴在麦地里隐蔽。宋志飞说:“就是再危险,就算连命都搭上,我们也要把慰问品送到战士们手中。”她们解下腿上绑带,把慰问品绑在身上,匍匐前进,爬到运河边,过了浮桥,来到了山脚下张沖师长的指挥所。张冲说:“前边危险,姑娘们快回去!”她们回答:“弟兄们不怕死,我们也不怕!”张冲把她们送出指挥所,来到运河边,说:“你们这一去不知还能不能回来,我们就在这里合影留念吧。”
这时已经是下午5时了,12个姑娘3人一组,分成4个小组,继续向山顶进发。她们来到半山腰团指挥所,团长杨洪元热情地和她们握手,说:“姑娘们辛苦啦。在战场上牺牲是光荣的,我们决心与禹王山共存亡。”她们走出团部掩体,登到了山顶,走过弯弯曲曲的交通壕,来到前沿阵地。战士们正持枪密切注视前方,严阵以待。姑娘们走到他们中间,把慰问品送到战士的手中。战士们在异地他乡,见到家乡人民亲手制作的云南大头菜、饼干,见到家乡来的姑娘们,异常兴奋,纷纷表示誓与鬼子拼到底!姑娘们还给战士们唱起了家乡的歌曲。黄昏时允日军的炮击又开始了,连长李佐对她们说:“鬼子要开始进攻了'姑娘们快下去吧。”姑娘们齐声说:“我们和你们一起战斗!”说着姑娘们趴在战壕里,跟在战士身边学扔手榴彈。炮击过后,日军开始冲锋。我军奋勇还击,顿时,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激战半个小时,日军在阵地前留下一片尸体,龟缩回去。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姑娘们与战士们依依告别,趁着黑夜返回驻地。战地爱情
帮助12名姑娘在武汉乘上去台儿庄火车的是60军军部副官处副处长黄丽天,他与有“将门虎女”之称的杜浩然有着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黄丽天在任云南省政府警卫队队长期间,因为相貌堂堂、文采出众而被称为“军中才子”。一天,黄丽天在昆明举行的“抗日献金会”上,看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走上献金台,把身上佩戴的全部金首饰捐献出来,义晾全场,黄丽天暗暗记下了这位姑娘。经过打听,这位姑娘是昆华女中的学生,名叫杜浩然,其父为国民革命军少将,由于杜浩然性格豪爽、为人仗义,被誉为“将门虎女”。黄丽天对其产生了爱慕之情,通过其在滇军中任中校副团长的哥哥结识了杜浩然。杜浩然对英俊有为的黄丽天也产生了好感。两人虽然出身不同,但是,共同的理想将二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滇池之滨、圆通山麓,两人倾诉衷肠,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60军出征前夕,黄丽天多次请缨抗战,被分配到军部副官处任副处长。杜浩然也抛弃了学业,离开殷实的家庭,毅然报名当了一名女兵。在出征前,两人相约来到昆明艳芳照相馆,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此后,两人投身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戎马倥偬,聚少离多,靠着鸿雁传书倾诉彼此的思念之情。黄丽天在一次掩护军部转移的战斗中,挺身掩护卢汉军长而身负重伤。杜浩然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临危不惧,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