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2018-09-17张弛
张弛
摘 要:文章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引入完备的人文精神教育机制是解决“复合型外语人才”名不符实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提出建构中西合璧的人文课程体系,创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人本外语课堂,建设人文素养卓越的师资队伍等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外语教学;复合型人才;人文精神
一、建构中西合璧的人文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受制于当前的社会语境,对外语人才现存价值的过分强调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倾斜,忽视了人文知识课程的潜在价值。的确,增加人文知识的输入确实是培养外语类人才人文精神必不可少的环节。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不少高校就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强了人文知识教学的投入,开设了一系列涉及外国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领域的课程,如“外国文化通论”“外国文学史”“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英美概况”“西方思想史”等。这些人文课程侧重于传播西方人文精神,强调目的语的正迁移,以及目的语文化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积极影响,忽视了作为母语的中文以及作为母语文化的中国文化所承载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的学习重点集中在目的语输入和目的语文化习得上,而中国文化在其知识体系中始终处于不在场的状态。虽然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人文课程一直以母语文化为核心,但在严重的应试倾向影响下,人文知识的讲授始终与考纲挂钩,考纲之外的知识一直游离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之外。这就使得学生虽然在基础教育阶段长期接受母语文化输入,但其能够掌握并自如运用的知识却少之又少。当学生毕业进入高校的外语类专业学习时,他们对母语文化的摄入更多依靠微博、微信、知乎等互联网平台提供的碎片化知识。这些被简化的信息碎片往往缺乏逻辑,在降低认知成本的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换言之,应试化的母语文化知识主体和零散的母语文化知识碎片,使不少外语专业毕业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束手束脚,患上了母语文化失语症。有专家坦言,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在双向的跨文化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含量几乎空白的现状对国际交流产生了严重的负面
影响[1]。
众所周知,外语专业过于强调目的语语言文化环境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诸如外语讲座、外语配音比赛、外语演讲比赛、外语辩论赛等形式多样化的目的语文化学习活动,常见于国内各高校外语院系的日程安排中,使学生迷失在带有强烈意识形态价值的目的语文化产品中,从而弱化了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在其个体文化身份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有鉴于此,高校外语专业人文课程体系改革并不是要简单增开几门人文知识课程,而是要构建体系化、关联性强、中外知识比重合理、实用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群。这些课程应贯穿外语专业学生本科四年的学习时间,由浅入深,从母语文化发散至目的语文化,使学生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提高文化差异敏感性,深入学习和借鉴目的语承载的文化本质,从而具备鉴别外来文化潜在危害的能力。
二、创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人本外语课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笔者的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和学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主、客体关系,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笔者不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组织、引导、督促学生主动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还格外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同时,笔者要求学生积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快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此外,为了避免学生在诸如人格、意志、理想、新年、价值观、人生观等人文精神层面出现断层,或是变成只知道学习语言技能而精神空虚的空心人,笔者在英语专业低年级精读类课程教授过程中增加了“人文社科第二课堂”这一模块。笔者以课本中涉及的人文背景知识为切入点,按照时代、学科的分类遴选出相关极具代表性的中西方文学、文化或社科经典作为第二课堂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精读或泛读任务,并以不同形式作出反馈。如在教授英国作家王尔德(Oscar Wilde)童话名篇《夜莺与玫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时,笔者在课堂中介绍了作家生平及其文学创作理念,同时在第二课堂中引入《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ey)作为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在完成文本阅读之余思考王尔德唯美思想的表现形式,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网络视频会议进行线上反馈。又如在教授卡逊(Rachel Carson)代表作《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时,笔者在第二课堂线上会议梳理了卡逊的生态思想以及当代生态文学发展的脉络,引入姜戎的《狼图腾》作为延伸阅读材料,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比较中西方生态文学和中西方生态思想的异同,最后完成格式规范的小论文。通过人文社科第二课堂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在专业层面巩固和提升课堂所学的外语知识和技能,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从而显著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而且在人文精神层面也能通过小组合作机制自主养成健全完善的心理素质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时,为期两年的人文社科第二课堂还能让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了解必要的人文知识发展脉络,并将之与英语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形成合理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具备中西合璧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为高年级的专业学习和日后的学术深造打下坚实的
基础。
三、建设人文素养卓越的师资队伍
不论是在传统的课堂,还是在多样化的教学场域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构建连接学生与社会、历史、文化的桥梁。换言之,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是教师引导学生塑造理想人格、正确理解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理性对待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只有教师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文意识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才能正确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与课堂模式的桎梏,引导他们树立起高远的人生理想,塑造独立的文化人格。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世俗化,不少高校外语教师存在人文精神意识淡薄,知识结构单一,学术精神功利化等问题。囿于科研压力,尽管高校外语教师大多具备完备的专业素养和纯熟的语言技能,但他们不愿涉足其他人文和科學领域,在各类教学活动中也只满足于培训学生的语言技能,更有不少人放弃一线教学工作,全身心地投入科研活动中去。一些外语教师之所以从事科研活动,其关注点不在研究成果本身的学术价值,而在成果工具价值的积累上,并以此作为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资本。在他们的教育下,学生同样只注重锻炼本专业的语言技能,缺乏跨领域的学术视野和自主创新的思辨能力,其中一些学生选择从事教师行业,这使外语教师队伍中人文素养的匮乏问题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结合当前社会对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的要求与外语教学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的独特性,高校外语教师首先应该重塑自我,拥有长远的教育理想,铸就优良的教学品格,保持饱满的育人情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以高尚的品格和宽厚的胸怀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外语教育涵盖伦理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其次,高校外语教师应确立跨文化意识和跨领域的研究视野,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和鉴别力,丰富自身的人文知识储备,促使知识结构实现动态平衡,从而使外语教学不再局限于技能训练和本专业的知识积累,得以从语言本身上升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而使学生在全球化进程中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突破单一文化的局限性,具备独立、动态的思辨能力,培养科研兴趣和学术精神。多元化的知识储备也能增强教师的学术科研意识,提升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同时,学术科研意识的增强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产生正迁移作用,形成科研与教学共同进步、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最后,高校外语教师需具备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各方面关心学生,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进度和生活状况,将关爱、理解与平等沟通融入教育生活中。换言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不仅要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深入理解以开展教学,还要对课堂教学所处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环境有深入的认识,更要理解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脆弱境遇[2]。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技术对外语教学不断渗透,在促进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教师的人文精神,压抑了教师的创造性和自主能动性,削弱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意义,使本该灵活生动的教学活动成为机械化、教条化的程式,进而消解外语教学承载的人文底蕴。因此,外语教师要正视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认清教育的核心所在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对话和平等交流,用教学实践中的理性反思指引教学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属性为外语教学活动中的人文价值底蕴服务。只有超越教学的技术化操作,摒弃知识的功利价值观,赋予教学以师生的生命气息与情感,才能让教学活动回归本真,彰显教学的人文情怀[3]。
参考文献:
[1] 從丛. 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 [N]. 光明日报,2009-10-19.
[2] 张华军,叶菊燕.论西方教师教育研究的人文主义取向——第16届ISATT年会会议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14(1):103-108.
[3] 付强. 论教学技术的人文向度 [D]. 山东大学,2013:104.
[基金项目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一般项目“基于文学的基础英语生态化教学改革”(00644-11-00899)。本文得到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