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维与实践

2018-09-17吴能表罗欢

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维

吴能表?罗欢

摘 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本科教育观,是打好“教育改革攻坚战”的前提。近年来,西南大学立足三大教育发展理念——做面向未来的教育、做重拾灵魂的教育、做负责任的教育,构建“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归于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积极探索有特色、有成效的大通识教育路径。

关键词:创新思维;教育发展理念;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

党的十九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领域提出要打好“教育改革攻坚战”,首先要打一场艰苦的“本科教育翻身仗”。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名校对于以牺牲本科教育质量为代价的学校发展进行了集体反思,英国提出“回归教学”,美国提出“重塑本科教育”。对国内高校来说,重返人才培养轨道已是不能回避的应有主题。

一、坚持育人为本的本科教育观

四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阶段性变化,但无论发展背景如何转换,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都是做好本科教育的必要前提。

(1)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职能。纵观人类文明史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大学通过稳定、持久、大规模地向青年群体传授传统文化和专业知识,发挥着其他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从而成为大学最鲜明的特征。对于大学而言,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天然使命和首要职能,学生的受教育权和健康发展权必须高于、优于、先于其他校内群团的权利和利益。

(2)本科教育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在高校的所有工作中,教学是中心,在高校的各个办学层次中,本科是基础。“社会公众在选择报考高校或评价一所高校时,首先关注的常常是这所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特色、办学声誉和校风学风,而不是别的‘高大上的指标”[1]。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本科,没有扎实的本科教育就没有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没有优质的专业保障就没有学科建设的持续优势,高层次人才的断档必然导致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难以为继。

(3)回归教学是大学的共同需求。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原院长哈瑞·刘易斯指出,学术追求替代了大学的教育任务,“本科教育的空洞化源于大学取得的巨大成功,大学已发展成为研究的‘重镇”[2],大学同時也令人痛心地成为本科教育的重灾区。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在《斯坦福大学本科生教育研究报告(2012年)》中指出:“以前关于本科教育的讨论都陷入了把教育改革局限于如何重新安排船上的座椅,而不是对轮船的航向进行深思熟虑的讨论”。追名逐利只会带来表面繁荣,回归教学成为事关大学发展方向的根本性问题,并成为国内外大学变革的共同需求。

(4)提升质量是大学的根本出路。高等教育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人才数量已能满足社会需求,但优质教育和创新性人才仍是稀缺资源,即使是国内一流高校,也还处于“产品”性质的大规模培养,而不是“艺术品”性质的个性化创新性人才培养。只有牢固树立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在人才培养策略、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才能为高校的发展找到正确的出路。

二、树立本科教育“三大发展理念”

本科教育迫切需要改变外部资源环境“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同时也要主动破解内部运行“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提出: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3]。本科教育要革故鼎新、奋发图强,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要思考和回答人才培养定位的三个主要命题:一是本科教育如何做强?二是本科教育如何做活?三是本科教育如何做实?

1.坚持教育现代化思想,做面向未来的教育

本科教育如何做强?需要坚持教育现代化思想,做面向未来的教育。社会要发展,教育需先行。美国建校先于建国的历史尤其明显: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耶鲁大学建于1701年,而美国建国是1776年。胡鞍钢教授提出,“教育现代化将成为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先导”,“在经济追赶之前人力资本追赶已经开始,而当经济追赶开始启动时,人力资本追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这说明成功的经济追赶一般以人力资本追赶为先导”[4]。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不仅具有航空母舰式的承载作用,同时具有动力机车的牵引作用,因此,强国必先强教育,这将有利于早日实现教育先导型追赶和超越。

经济建设呼唤开拓型、创新性人才,文化科技的发展导致学科知识不断更新,技术进步导致教学手段发生深刻变化,这一切都要求高等教育做出及时调整。但是高等教育对时代要求仍然缺乏敏锐度,目前仍滞后于其他领域的快速发展。思想上守旧,方法上守缺,刻舟求剑的思维是大学必须根治的顽疾。

教育要做强,必须通过教育现代化做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丰富,其共同的指针都是面向未来。一是关注学生的未来,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具有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对高度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二是关注教育的未来,要找准高等教育时代坐标系的象限,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突破和创新,同时具有全方位的、主动开放的格局,为教育发展注入活力。三是关注时代的未来,大学不能只是适应社会,还应引领社会,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关注教育内部变革的同时,以更宽阔的视野助力社会发展。

2.建立全面育人教育观念,做重拾灵魂的教育

本科教育如何做活?需要建立全人教育观念,做重拾灵魂的教育。不论秉持什么样的教育观,都要统整到学生观上,并最终落实到教学观。怀特海认为,“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5]。教育的作用对象是人的心灵,终极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还包括思维方法的养成、情感态度的形成、道德内涵的丰富,以及文化品位的提升。全人教育不能依靠行为主义的刺激和科学主义的训练,如果青年学生不会批判思考,不能独立判断,不懂发展创新,不讲社会公德,对于美、对于幸福感知无能,催生的只是“丢失灵魂的卓越”。雅斯贝尔斯指出,“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6]。教育是唤醒、呼应和激荡的过程,只有满足个体的多层次需求,做重拾灵魂的教育,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教育。

3.固化质量文化意识,做负责任的教育

本科教育如何做实?需要固化质量文化意识,做负责任的教育。教育是一项公益大于功利、义务多过权利的事业,需要有心人做有心事。教育要做实,就必须始终如一严把质量关。

对于办学主体来说,要有对本科教育的充分讨论、透彻理解、执着追求和定力保持,淡化功利色彩,并对本科教育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同时不断优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成效。第一,要从根本上改变对本科的忽视、对教学的轻视、对学生的漠视;第二,要建立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以及常态化的质量评估机制和认证机制;第三,要建立制度化的质量文化,并固化质量文化意识,倡导忠于事业、热爱学生的奉献精神,孜孜不倦、追求细节的工匠精神,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研究精神,秉持操守、以德为先的慎独精神,让质量文化意识深植于心。

教师的使命,就本质而言,是根植于教师主体自觉意识的对学生、对教育事业、对社会的责任担当,集中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出色的实践[7]。只有深刻认识到教学的意义,高校教师才会投入教学发展中,有意识地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学术[8]。建立一支热心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专心本科教学,潜心育人工作的师资队伍殊为必要,这关乎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高校必须大兴崇教之风,行育才之实,引导专任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和本科教学活动,才能全面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上台阶。

大学生也应该牢固建立未来建设者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担当。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提及的家国一体代表了基于高度认同感的心理归属,家国情怀永远是立身养德之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兴向学之风,立报国之志,不作历史的旁观者和空谈者,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做国家的建设者和保卫者,要成为有根的中国人,成为有贡献的中国人。

三、实施“三于”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高等教育教学使命, 以及“立德树人”“提升质量”根本要求,西南大学确立了“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養总目标,构建“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归于个性”(简称“三于”)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个性发展为中心,以综合素养、专业素质为两翼,推进“综合素养、专业素质、学生个性”协同发展、整体育人功能的落实和实现。

本科教育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三个主要指标:是否成人、是否成才、是否成长。成人、成才、成长教育只有同步实施,才能为学生日后的成功人生提供全方位支撑和持续发展动力,才是成功的教育,也是教育的成功。而要达成这三个主要指标,就必须重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三大要素:

是否成人对应学生的综合素养,主要内容为德行;

是否成才对应学生的专业素质,主要内容为才学;

是否成长对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主要内容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要素之间既有边界区分,又相互呼应;既有各自的独立发展脉络,又相互影响。要突出大学生全面发展三大要素,就需要实施与此对应的三种教育形式,即人格教育、专业教育和生涯教育。因此,“三于”人才培养理念的内在含义概括为:围绕“成人教育、成才教育、成长教育”三个主要指标,根据“综合素养、专业素质、个性发展”三大发展要素,同步实施“人格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培养通识宽厚、专业扎实、个性鲜明的学生,实现学生综合化、专业化、个性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基础,人格教育助力学生成人——基于综合;以强化学生专业素质为依托,职业教育助力学生成才——立于专业;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指归,生涯教育助力学生成长——归于个性。通过实施“三于”兼顾、“三于”结合、“三于”贯通,从而实现高等教育整体育人功能。

为了将“三于”人才培养理念落实到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中,学校进行了阶段性规划,即“基础阶段突出综合素质、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培养,提高阶段突出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发展阶段突出学生多样化需求、社会适应和特长发展的培养”。经过实践,“三于”育人理念在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专门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四、构建大通识教育格局

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学界有不同认知:有人认为是金字塔形,先通识后专业;也有人认为是倒金字塔形,先专业后融通。我们认为,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多种来源,也被各种力量塑造,具有多因一果的性质,更接近于连绵的山脉形状。基于对学习过程的建构主义认识,学校贯通“三于”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构建大通识教育的概念和格局,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品格养成,学有所学、各得其所的才学教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个性培养三大部分统筹为大通识教育。

1.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1)强化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校构建起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个性化选修课程、自主创新学习六大类别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以解决课程结构扁平化与学生综合发展需求的矛盾问题。同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公共计算机、公共体育等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进行专项改革,提高公共课教学的有效性。

(2)充实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校利用学科齐全的资源优势,将通识类选修课程分为文史经典、哲学智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济管理、生态环境、艺术审美、教师教育、技能技巧九大模块,拓展通识教育领域。同时,学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开发通识教育网络在线课程,设置通识教育实验课程,丰富了通识教育课程资源。

(3)推行专业核心课程毕业制度。学校要求每专业遴选并重点建设6~12门专业核心课程,实现全部核心课程高品质化,学生只要修完核心课程即可在全校任选其他课程修读,并从本专业顺利毕业。专业核心课程毕业制度淡化了专业界限,盘活了全校的课程资源,真正实现了学生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选课,极大地拓展了通识教育课程领域。

2.搭建文化科技教学资源平台

学校构建了素质教育“雨僧计划”和科学探究“光炯计划”相结合的第二课堂,搭建研究性教学、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三大文化科技教学资源平台,通过“雨僧讲坛”、学行论坛、科技文化竞赛、创新实践学分等项目载体,推动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学术能力训练,强化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学术探究能力。初步形成社团文化育人创特色,科技文化育人树品牌,校园文化育人成格局的新局面。

3.优化教学运行和管理制度

学校构建了“培养目标分层、学科教育分類、教学内容分级、培养过程分段、学生管理分流”的“五分”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因材施教,突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和开放化;开创“学业规划体系、课程资源模块、教学方法改革、学习资源平台、制度政策保障”联动的自主学习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迁移性,增加学生个体辨识度;推动3~6年弹性学制、专业分流制和转专业制、主辅修学位制、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双轨教学制、“免修免考”“学分互认”“学分替换”等课程替代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制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增设学生个性化发展路径,扩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空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本科教育改革攻坚克难在于决心和行动。只要高校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实质要求,真正坚守育人职责,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定位做好顶层设计,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新颖有效的方法为指导,以新的信息技术为突破,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为引导及以目标明确的评价为向导,形成组合拳,运用合力,推动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产生新实效”[9],本科教育改革就有了成功的基础和改进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4):4-8.

[2] 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 候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3] 黄达人,等.大学的根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0.

[4] 胡鞍钢,王洪川,鄢一龙.教育现代化目标与指标——兼谈“十三五”教育发展基本思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21-26.

[5] 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M]. 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1.

[6]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

[7] 黄蓉生.论教育、教师与师德[J].西南大学学报,2012(9):41-47.

[8] 陈时见,周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6(8):35-39.

[9] 韩筠.创新教与学 推动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6):11.

[责任编辑:周晓燕]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维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