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9-17李红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互联网政府

李红梅

摘 要 互联网如今已成为我国社会公共生活中表达民意、畅通民情、集中民智的重要途径,渗透到了公众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等各个领域之中,并已俨然成为广大公众喜闻乐见、不可或缺的社会生活方式。网络媒体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时期,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频率更高、领域更广、影响力也更强。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互联网 政府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1网络舆情概述

网络舆情的传播相比传统媒介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传播的即时性。传统的媒介由于受到时空限制,有着较慢的传播速度,而传统的媒介大多是采用科层制的传播方式,信息难免会受到发稿的时间、版面大小等因素的制约,这回=会致使新闻传播造成滞后。独特的开放式平台功能,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发言新闻人。网络媒体的这种即时性、交流广泛性和频繁互动性为网络舆情事件的随时爆发提供了有效的基础。因此,一旦有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的信息、图片或视频就会立刻被放到网络中,远比专业传媒更迅速、及时。

2网络舆情与政府公共管理的关系

2.1网络舆情事件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

从传统做法来看,出于稳定政治或社会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政府为了维护公共序或弥补公共管理的缺失会对信息有选择的公开,社会公众掌握的信息往往不是全面的,政府与公众的信息并不对称。然而,政府息公开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如今却由于网络媒体的出现而受到极大挑战和冲击。网络信息传递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对信息传递内容、时限、方式以及传播范围的种种限制。如果我国政府无法认清这一现状,仍然选择性地发布信息,甚至采用封、堵方式试图隐瞒事实,那么一旦公众从网络渠道获取事实真相后,政府的公信力就会严重受损,甚至在口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恢复、重建。

2.2网络舆情危机对政府管理能力的考验

保护好公民的人身急财产安全以及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秩序的良好,使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是政府基本的职责。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就在于能够获得国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而这是对我国政府应急处理、综合协调以及危机公关等能力的重大考验。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政府的应急水平能全面地反映出政府所具备的能力限度。舆情危机若成功化解,则标志着政府具备了较高的应急与综合管理能力,相反,若舆情危机矛盾升级,所以,网络舆情危机已经成为了政府公共管理过程中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3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

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面对突发性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成熟的应急机制,总体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同时,还要发挥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将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向积极方面引导,展示出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决心和勇气。伴随着突发事件发生的,往往是舆论的浪潮,需要不同部门的共同努力领队,整合各种资源,从而形成一股整体力量。此外我国还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也导致了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协调的问题,也不具备专业的教育背景和成熟的公关经验。专门机构、专业人员的缺失以及应对机制的不健全,都使得网络应对情况仍有待改善。

4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分析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媒介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相比于以前,公民更加注重知情权和更加具备参与意识。在对待公共事件上,政府如果只想着如何回避媒体、如何封锁消息、如何有效的隐瞒真相或者如何以消極方式平息事端,会不断的丧失公众的信任而成为一个没有公信力的政府,危政府执政的合法性。这些年来的公共危机事情不断给予我们警示,任何一个不重视应对网络舆情,不能以积极态度及时给予公众确定回应的政府,都将为之付出更深远而沉重的代价。因此,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得失,就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磊.刍议自媒体时代的政府危机公关[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4,5(03):33-36.

[2] 王向阳.新兴媒体环境下的政府网络公关研究[J].理论建设,2014(02):23-26.

[3] 肖敏.一次“化危为机”的政府网络舆情公关——对会理县“悬浮照”事件的思考[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学版),2013(02):36-39.

[4] 许恒.网络环境下如何塑造政府形象[J].公关世界,2012(02):38.

[5] 陈少卫,徐殿.试论网络舆情分析在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9(19):149.

[6] 唐棠.政府公关与新闻传播[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3):53-54.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互联网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