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动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尝试

2018-09-17许之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初中

许之安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动画教学中,常规教学的技术导向和示范模仿导向一直存在,而这些正桎梏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有将思维、技术、艺术等要素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放飞学生的内心,真正触及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 初中 动画教学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1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与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观察、记忆、分析、联想、理解等基础能力之上,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寻求答案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我们跳出原有经验、方法的束缚,综合性的开展实践活动。创造性思维具有如下特点:

(1)新颖性:创造性思维贵在创新,关键在路径选择、思考的方法、思维的结果等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较前人有崭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开创性。

(2)灵活性:在思考时有开阔的视野,遇到思维障碍或困难,善于变换思维角度,随机应变,寻找最佳方案,最优化的解决问题。

(3)批判性:敢于质疑原有的知识、专家的言论,打破惯性思维,不人云亦云,善于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放飞想象的翅膀,点燃智慧的火花。

(4)综合性:善于将事物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进行深度的分析与综合,找到蕴含在事物内部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

2初中动画教学现状及需要的转变

2.1初中动画教学的现状

在初中动画教学中主要存在两大实践误区:技术操作的误区和示范模仿的误区。运用电脑软件制作动画是一种技术,必须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但以此为导向则偏离了动画的本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按照创作的线索去实践动画技术,如此才能活用技术,不被技术所束缚。此外,老师习惯于进行详尽的示范,甚至录下视频供学生查看,而学生只是拘泥于简单的模仿,上完课所学的动画内容便又还给老师。

2.2动画教学需要的转变

(1)变枯燥教学为主动探究:在课堂教学的引入环节巧妙设置情景,展示同学们制作的具有不同表情、动作、故事的动画,让学生觉得自己可以将内心的想法通过动画表现出来。以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深入的探究学习,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

(2)变技术路线为创作路线:树立学生创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世界、善于构思有故事的情景、学会用动画元素表现自己的态度、情绪和感情。这里技术是为创作服务,冷冰冰的操作背后是充满活力的思维。

3以《可爱的小熊》一课为例阐述实践过程

本课中是南海区初中教材中《构图原理简介》一课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构图的方法、元件的使用及影片剪辑的制作方法。

3.1精心设计教学案例,用趣味引导学生

老师制作一个小熊走路的影片剪辑,小熊的头、四肢都是组装在一起的,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由这些元素可以组成一个有趣的物体,即小熊元件,但这只是静态的元件。如果要让小熊动起来,就必须在元件中分别设计手脚的动作,往前往后摆动并且手脚要协调。通过这个例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展现小熊生动形象的过程中运用技术解决问题。

3.2实践内容需留白,给学生预留创造空间

本环节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抛开示例中的情境,自由发挥想象力。有同学会问:小熊走路不就是这样的吗?还有其他走路的方式吗?老师正可以借助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大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发现“不一样”的小熊。

在教学实践中,本环节的组织方式有很多种,可以让学生分成4人或6人小组展开合作交流,先自由讨论小熊的形象、动作,调动起创作的氛围,再进入独立创作环节。也可以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以及这种想法来源于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学会联想与想象,善于发现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世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3交流评价,实现思维碰撞,总结反思“是否创造”

围绕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评析,让学生先讲自己的创作思路,由其他学生评价,再到教师点评。让学生讲自己的创作故事,有利于建立自信,并在分享中认识自我、取长补短。老师的点评也非常重要,正好可以将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与学生的创作对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随意之想”竟然如此不一般,将潜意识的想法、不自觉的创作升华为理性的思维,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具体分析学生的作品大致有两类:

(1)小熊走的很正经:与范例差不多。提交了这类作品的学生可能长期局限于常规思维,不敢越雷池半步。教师要留意这些学生,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充满勇气的跳出惯性思维,积极表现自我。

(2)小熊不正经的走:倒着走(像迈克尔杰克逊走太空部),摇晃着走(像喝醉了酒东倒西歪),坐着走(自制工具)、自己创造小熊的形象……这些创作的脚本正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就像蜘蛛向不同方向织网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固有观念的阻碍,释放内心的想法与感受——为什么小熊不可以更快乐的走、更有趣的走?倒着走可以理解成正着走的逆向思维,摇晃着走可以理解为一种情境思維(为什么摇晃),坐着走则是科幻的创作(小熊可以有魔法啊),学生在阐述自己的创作时也是表达各异、精彩纷呈,看上去幼稚的回答装着满满的可爱。

把自己的思想、感受、情感等个性化的表达出来就是创造,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简单模仿,是将技术与思想进行深加工,是将自己的创见表达出来。这不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发端吗?让我们继续行走在“创造”之路上,体验这与众不同的精彩。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初中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